多重电荷分离界面结构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机理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61177032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F0502.光子与光电子器件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钟建; 张磊; 黄江; 王娜娜; 臧月; 王婉; 于欣格; 赵娟; 官志强;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多重电荷分离界面(MCS)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能有效发挥多种有机光敏材料的优点,如先使用激子和载流子传输性能优秀的材料作为主体光敏层,后使用低HOMO能级的修饰层对异质结界面进行改性,对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方面将有显著的效果。本项目拟从MCS器件的基础理论、结构设计和优化以及应用等方面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包括:1、结合新型等效电路模型、光学理论和有机光伏理论,对PHJ和混合异质结MCS器件进行模拟仿真,建立MCS器件方面较为完整的光伏机理;2、研究光敏层间的激子能量转移机理,探索具有三线态激子的磷光材料应用于光伏方面的可能性;3、采用溶剂蒸汽退火等薄膜处理工艺和MCS器件结构,为提高器件的性能提供新思路;4、拓展表面等离子效应的纳米技术的应用范围,同时融合纳米微粒修饰层和MCS结构的优点;5、根据模型仿真研究并综合薄膜处理技术和纳米技术,研制并优化混合异质结的MCS器件。
结项摘要
针对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较低的瓶颈性难题,本项目构建了多重电荷分离界面(MCS)的器件结构,该种器件能够有效发挥多种有机光敏材料的优点,如首先使用激子和载流子传输性能优秀的材料作为主体光敏层,使用低HOMO能级的修饰层对异质结界面进行改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了MCS结构的二维物理模型,并结合二维光学理论、二维激子和载流子传输方程,研究了薄膜中激子和载流子的运动过程,揭示了MCS结构中电子给体-电子受体异质结界面电荷转移态激子的形成、分离和辐射复合机理;2、研究了磷光光敏层的能级匹配以及电荷输运能力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主体光敏层与掺杂修饰材料之间的电荷传输机理,提升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性能和光电转换效率;3、研究了热退火和溶剂添加剂两种方法对方酸小分子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原位退火技术在低温条件下实现了对有机薄膜的晶体成分和相分离的控制;4、研究了有机光敏材料和金属电极以及无极氧化物电极之间的界面匹配基础科学问题,结合多种有机材料作为超薄的界面修饰层,在界面修饰材料与金电极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欧姆接触;5、研究了基于P3HT、PTB7等聚合物和富勒烯作为主体光敏层和方酸小分子SQ、荧光染料、TIPS-pentacene作为客体光敏材料构建了混合MCS体系的太阳能器件,并结合原位退火技术对有机薄膜形貌的控制,构建了具有高性能的MCS太阳能电池。.科学意义:本项目全面推进了MCS器件的基础理论、结构设计和优化以及综合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理论方面:建立了MCS结构的理论模型,掌握了影响MCS器件性能的关键因子;在材料方面:充分挖掘了具有三线态激子的磷光材料应用于光伏方面的潜力;在器件方面:构建了混合异质结型MCS器件结构,并最终获得了8.1%的光电转换效率。.重要结果与关键数据:该项目的相关研究结果共发表SCI论文41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共19篇,SCI他引次数共计430次,申请发明专利19项,授权专利14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博士研究生10名,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7次,国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5次,超额完成了项目计划和任务目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20)
专利数量(0)
Highly efficient and heavily-dop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based on an orange phosphorescent iridium complex
基于橙色磷光铱配合物的高效重掺杂有机发光器件
- DOI:10.1016/j.jlumin.2014.05.029
- 发表时间:2014-10
- 期刊:Journal of Luminescence
- 影响因子:3.6
- 作者:Qi Wang;Ming Li;Zhiyun Lu;Junsheng Yu
- 通讯作者:Junsheng Yu
Effect of ultraviolet/ozone treatment on polystyrene dielectric and its application on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紫外/臭氧处理对聚苯乙烯电介质的影响及其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 作者:Wei Huang;Huidong Fan;Xinming Zhuang;Junsheng Yu
- 通讯作者:Junsheng Yu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pentacene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 through introducing polymer buffer layers
通过引入聚合物缓冲层提高并五苯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
- DOI:10.1007/s10854-014-2341-0
- 发表时间:2014-10
- 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 作者:Lufeng Shu;Wei Shi;Wei Huang;Junsheng Yu
- 通讯作者:Junsheng Yu
Fill factor of planar heterojunction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varied donor materials
不同施主材料的平面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填充因子
- DOI:10.1088/0022-3727/45/17/175101
- 发表时间:2012-05
- 期刊: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 影响因子:--
- 作者:Junsheng Yu;Jiang Huang;Rong Jiang;Ganqin Huang
- 通讯作者:Ganqin Huang
A hybrid photodiode with planar heterojunction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ZnO nanoparticles and CuPc thin film
一种由 ZnO 纳米颗粒和 CuPc 薄膜组成的平面异质结结构的混合光电二极管
- DOI:10.1016/j.cap.2012.03.011
- 发表时间:2012-09
- 期刊:Current Applied Physics
- 影响因子:2.4
- 作者:Zhaolin Yuan;Junsheng Yu;Nana Wang;Yadong Jiang
- 通讯作者:Yadong Ji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奋斗者符号的营销价值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奋斗者形象明星林书豪的视角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中国软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于军胜;王海忠;何浏
- 通讯作者:何浏
芴-咔唑新型共聚物/PVK掺杂体系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物理学报, 2007, 56(11), 6685-6690.
- 影响因子:--
- 作者:锁钒;于军胜;邓静;蒋亚东;王
- 通讯作者:王
解释水平对消费者产品功能数量偏好的影响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中大管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于军胜;王海忠;闫怡;江红艳
- 通讯作者:江红艳
一种防倾斜MEMS平行板静电执行器(英文)
- DOI:10.13250/j.cnki.wndz.2016.03.005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微纳电子技术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强;汪为民;邱传凯;于军胜
- 通讯作者:于军胜
氟助色团对芴类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光电性能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郭国君;张清;娄双玲;于军胜;蒋亚东
- 通讯作者:蒋亚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于军胜的其他基金
基于复合微纳结构的高性能柔性半透明有机光伏电池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2
- 资助金额:53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基于复合微纳结构的高性能柔性半透明有机光伏电池研究
- 批准号:62275041
- 批准年份:2022
- 资助金额:53.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柔性OLED显示与紫外探测双功能光电子器件技术研究
- 批准号:U21A20492
- 批准年份:2021
- 资助金额: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电场调控变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设计和双向激子调控研究
- 批准号:61675041
- 批准年份:2016
- 资助金额:6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