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可可西里第四纪强过铝质流纹岩的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

批准号:
41073029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负责人:
王强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D0308.岩石地球化学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DerekWyman、唐功建、姜子琦、马林、苟国宁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青藏高原新生代强过铝质岩浆岩的形成时代主要为渐新世-中新世(28-10 Ma),极少量为上新世(约4Ma)。拟通过对可可西里晚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 1.5-1.0 Ma?)强过铝质流纹岩进行细致深入的地质调查、岩石学、矿物学、元素与Nd-Sr-Pb-O同位素研究和单颗粒锆石微区、富钾矿物的40Ar-39Ar精确定年以及锆石微区Hf-O同位素分析,深入剖析强过铝质岩浆岩的岩石、矿物与地球化学特征,并与典型地区的强过铝质岩浆岩进行对比,然后结合实验岩石学的成果,探讨强过铝质流纹岩的源区成分、熔融的温压条件,分析可可西里新生代强过铝质流纹岩的成因及地壳深熔机制,然后结合区域地质、岩浆岩、地球物理资料,进一步探讨岩浆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其对青藏高原地壳中低速、高导层的成因和 "通道流"或下地壳流动乃至高原隆升模式的启示。
英文摘要
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发现高原中-下地壳15–50 km深处存在异常薄弱(低速高导)层。该地壳薄弱层通常被认为是地壳熔融的结果。然而,这种解释却存在激烈的争论,特别是在地壳起源的岩浆岩非常稀少的青藏高原北部地区,该争论更为激烈。本次工作详细研究了靠近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南部布喀大坂-马兰山冰川出露区的含电气石二云母和黑云母流纹岩,其地理位置接近2001年可可西里地震的震中心和破裂面,这些岩石形成于中新世-第四纪(9.0 – 1.5 Ma),地球化学上类似于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纯的地壳熔体),如强过铝质成分、高硅和明显负的Eu、Ba和 Sr异常等。这些岩石与全球海洋沉积物和藏北元古代-三叠纪沉积岩有类似的Nd-Sr-Pb-Hf同位素组成。温压计算表明,这些流纹岩由变质沉积岩在0.5–1.2 GPa(相当于地壳16.5–40 km深处)和740–863 ºC条件下经白云母+黑云母脱水熔融形成。该研究不仅揭示在青藏高原北部中下地壳中存在部分熔融层,而且限制地壳熔融从中新世持续到第四纪,从而从岩石学上证实了青藏高原北部中-下地壳深处的地壳薄弱层是地壳熔融的结果。该研究也在青藏高原北部厘定出一条沿昆仑山南部断裂带分布的东西向中新世-第四纪的地壳熔融岩浆岩带,其岩石类型、特点类似于青藏高原南部高喜马拉雅中新世淡色花岗岩。该岩浆岩带的存在表明,深部地壳流动在高原生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熔体弱化的中下地壳向北流动受到北部冷的柴达木地块的阻挡,导致了地壳深部韧性膨胀、表面隆升作用和高原的北向生长;同时,熔体弱化的中下地壳向北流动也受到了西北部冷的塔里木地块的阻挡,诱发地壳的向东流动,导致昆仑山南部断裂带的左旋走滑运动、地震的频繁发生和高原的向东扩展。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10.1016/j.chemgeo.2012.04.029
发表时间:2012-10
期刊:Chemical Geology
影响因子:3.9
作者:Qiang Wang;Xian‐Hua Li;Xiaoliang Jia;D. Wyman;G. Tang;Zheng‐Xiang Li;Lin Ma;Yue-heng Yang
通讯作者:Qiang Wang;Xian‐Hua Li;Xiaoliang Jia;D. Wyman;G. Tang;Zheng‐Xiang Li;Lin Ma;Yue-heng Yang
Early Late Cretaceous (ca. 93 Ma) norites and hornblendites in the Milin area, eastern Gangdese: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interaction during slab roll-back and an insight into early Late Cretaceous (ca. 100-80 Ma) magmatic "flare-up" in southern Lha
冈底斯东部米林地区晚白垩世早期(约93 Ma)的苏长岩和角闪岩:板片回滚过程中岩石圈-软流圈的相互作用以及对晚白垩世早期(约100-80 Ma)岩浆“爆发”的洞察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Lithos
影响因子:3.5
作者:Ma, Lin;Wang, Qiang;Li, Zheng-Xiang;Wyman, Derek A.;Jiang, Zi-Qi;Yang, Jin-Hui;Gou, Guo-Ning;Guo, Hai-Feng
通讯作者:Guo, Hai-Feng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Lithos
影响因子:--
作者:Tang G.J.;Wang Q.;Wyman D.A.;Li Z.-X.;Zhao Z.-H.;Yang Y.-H.;
通讯作者: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影响因子:--
作者:Tang G..J.;Wyman D.A.;Wang Q.;Li J.;Li Z.X.;Zhao ZH.;Sun W.D.;
通讯作者: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Chemical Geology
影响因子:--
作者:Gou G.N.;Li X.H.;Jia X.H.;Wyman D.A.;Tang G.J.; Li Z.X.;Yang Y.H.;Jiang Z.Q.;Ma L.;
通讯作者:
陆内岩石圈演化与浅表响应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
- 资助金额:1000万元
- 批准年份:2020
- 负责人:王强
- 依托单位:
青藏高原中北部Sn波不发育区地幔演化及深部过程
- 批准号:91855215
-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328.0万元
- 批准年份:2018
- 负责人:王强
- 依托单位:
青藏羌塘中部沱沱河新生代侵入岩的时空格架、成因及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 批准号:41630208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30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6
- 负责人:王强
- 依托单位:
西天山阿希金矿区赞岐岩类(sanukitoid)的成因及其动力学、成矿意义
- 批准号:40673037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39.0万元
- 批准年份:2006
- 负责人:王强
- 依托单位:
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三叠纪高镁安山岩的成因
- 批准号:40572042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43.0万元
- 批准年份:2005
- 负责人:王强
- 依托单位:
扬子地块东部强烈亏损重稀土元素的中酸性侵入岩成因
- 批准号:40273019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31.0万元
- 批准年份:2002
- 负责人:王强
- 依托单位:
武夷隆起区北段碱性岩浆活动及壳幔作用与岩石圈伸展
- 批准号:4017202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24.0万元
- 批准年份:2001
- 负责人:王强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