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上游典型区近30年来生计多样化与土地利用变化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071066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4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105.景观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
- 结题年份:2013
- 批准年份:2010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1-01-01 至2013-12-31
- 项目参与者:马震越; 廖兴勇; 周春江; 陈兰; 刘祥;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本项目选择大渡河上游河谷农区的2个村和半农半牧区的3个村,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该区1979年土壤普查档案,1982年土地承包簿,遥感影像等资料,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问卷调查、地块调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1984年以来该区农牧民如何根据宏观社会经济变迁调整生计策略和土地利用的过程。分析不同时段主要的宏观社会经济变迁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通过生计资产与生计多样化水平关系的分析,识别影响生计策略的关键因素;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特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和原因;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手段,分析宏观社会经济变迁,农户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解释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变化。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土地利用变化综合研究的途径,提出该区可持续生计和可持续土地利用策略。
结项摘要
项目选择大渡河上游河谷区和半农半牧区的5个典型村为研究区,围绕“宏观政策-生计资产-生计策略-土地利用变化”的主线,通过农户调查和地块调查,揭示了宏观社会经济条件变化对农户生计策略和土地利用的影响过程,探索了小农经济背景下土地利用研究的新范式。(1)分析了宏观社会经济条件变化对农户生计资产和生计策略的影响。国家的系列涉农政策对人力资产的改变最为明显。农村水、电、路、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农牧民的物质资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各种扶贫项目改善了农牧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退耕还林(草)政策、“废赋税”与“施补贴”均增加了农户收入,改善了金融资产。新品种良种的引进,农业综合开发及土地整理等项目改善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农牧民的自然资产。近30年来,农户的生计策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本型农户明显减少,发展型农户明显增多,从依赖于耕地和草地的基本型生计模式,演变为依靠人力资产的发展型生计模式。人力资产的改变是农户生计策略变化的主要原因。(2)定量分析了生计资产和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生计策略的非农程度越高,生计资产总值越高。人力资产、自然资产、金融资产是导致生计策略选择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其中人力资产和金融资产有正向影响,自然资产对生计策略选择有负向影响。(3)河谷区和半山区在耕地利用集约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资本集约度还是劳动集约度,河谷区均高于半山区。影响河谷区与半山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的因素有承包耕地面积、人均实际耕地面积、家庭固定资产、离集镇的距离、二三产业收入、家庭整体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年需换工数量、人情往来支出等。(4)1980年代以来,典型区的劳动力不断析出,引起了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导致了少量地块的撂荒。劳动力的析出导致劳动集约度降低,土地利用普遍向粗放化转变,复种指数降低。最显著的变化是“玉米-小麦”的二熟模式变为只种玉米的一熟模式。资金替代劳动力的趋势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增产性投入和省工性投入的快速增长。(5)综合农户数据和地块数据,定量分析了复种指数降低的影响因素。人口规模、务农劳动力年龄、水浇地比重、地块平均面积对复种指数有正向影响,非农劳动力比重、非农收入和离集镇距离对复种指数有负向影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大渡河上游河谷与半山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花晓波;阎建忠;王琦;张叶生
- 通讯作者:张叶生
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脆弱性评估
- DOI:--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地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阎建忠;喻鸥;吴莹莹;张镱锂
- 通讯作者:张镱锂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TVDI的羌塘高原夏季土壤湿度变化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地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彩瑛;阎建忠;刘林山;李兰晖;张镱锂
- 通讯作者:张镱锂
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森林转型及其解释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宏;阎建忠;李惠莲
- 通讯作者:李惠莲
大渡河上游生计方式的时空格局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农业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阎建忠;张镱锂;摆万奇;朱会义;包维楷;刘燕华
- 通讯作者:刘燕华
基于植被演替的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 -大渡河上游的森林采伐、更新和退化.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国科学D辑
- 影响因子:--
- 作者:阎建忠;张镱锂;摆万奇;刘燕华;包维楷;刘林山;郑度.
- 通讯作者:郑度.
土地流转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投资的影响: 基于四省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农业现代化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杨柳;吕开宇;阎建忠
- 通讯作者:阎建忠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阎建忠的其他基金
青藏高原近20年来政策措施对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影响:寻求气候变化适应的新框架
- 批准号:42171098
- 批准年份:2021
- 资助金额:59.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青藏高原近20年来政策措施对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影响:寻求气候变化适应的新框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1
- 资助金额:59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气候变化影响下青藏高原种植区的扩张:监测、模拟和适应对策研究
- 批准号:41571093
- 批准年份:2015
- 资助金额:7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青藏高原东部典型样带农牧民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8个村的综合研究
- 批准号:40601006
- 批准年份:2006
- 资助金额:28.0 万元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