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关键参数间的定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614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4.生物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Chlorophyll a, carbon biomass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phytoplankton in marine primary production. Compared to chlorophyll a, the carbon-based community structure have mor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arbon cycle,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major phytoplankton groups is directly decided the functions of ecosystems. However,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have not been clarified. Based on the previous work, we consider “Differences on the contributions to chlorophyll a, carbon biomass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different phytoplankton groups, what is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is a key scientific problem. The project intends to focus o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basin area, compare continental shelf and basin ecosystems, combined with the incubation experiments,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lorophyll a, carbon biomass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s of dominated groups of both biomass and production, and discuss the effects of community structure on thes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The project will assess the key groups of primary production processe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provide a mor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regulation mechanism on phytoplankt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marginal seas,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the integration of ecosystem study, boost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coastal ecosystems and global change.
叶绿素a、碳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是海洋初级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几个浮游植物参数。相比叶绿素a,基于碳生物量的群落结构与碳循环关系更密切,而优势类群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则直接与生态系统的功能相关。但至今国内外对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仍不够深入。在青年基金工作基础上,我们提出“浮游植物优势类群对叶绿素a、碳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其相互间差异的调控机制”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拟以南海北部海盆为重点海区,陆架-海盆为对比系统,通过现场研究结合培养实验,分析叶绿素a、碳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等关键参数间的定量关系,讨论群落结构变化对这些定量关系的影响,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评估初级生产过程的关键类群,最终阐明南海北部初级生产过程关键参数的定量关系及其调控因子。项目提升对边缘海浮游植物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认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整合研究提供关键数据支持,助推我国海洋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

结项摘要

围绕“浮游植物优势类群对总叶绿素a、碳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其相互间差异的调控机制”这一科学问题,项目团队在前期基础上,首先完善了中国边缘海浮游植物生态学数据集,并通过优化统计分析模型探究各变量(时空信息、环境因子、生物要素等)与研究对象(浮游植物群落的生物量、生产力和群落结构)间的数学关系,从大量现场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的角度打开思路。同时,针对统计分析的结果,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航次,重点从关键生物类群响应物理过程入手,研究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群落结构-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机理,揭示了在不同时空尺度下浮游植物主要类群的分布格局和初级生产过程的调控机制。项目取得四点成果:1)集成现场实测数据,获得了南海主要区域准气候态分布模式和环境调控机制;2)聚焦初级生产过程,从生理-生态响应角度揭示了“叶绿素a-碳生物量-初级生产力”等关键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3)紧扣物理驱动-化学响应-生物变化的耦合过程,在生态系统水平揭示了物理主控上行控制和生物作用下行控制相耦合的双重调控过程机制;4)优化了卫星遥感算法,获得了适用于中国海的浮游植物分类群遥感产品。四年内,项目共计搭载20个航次,累计海上作业920人*天;已在Water Research,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Letters, 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IC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等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项目论文21篇(SCI收录19篇,1区/2区论文17篇)。与此同时,项目在青年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学术交流和科普传播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提升了项目团队科研水平和影响力。总体来看,项目已按计划完成全部研究内容,达到预期目标,部分内容取得较突出研究进展。研究成果面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需要,为海洋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推动了学科交叉,为进一步深化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of phytoplankton cells and zooplankton fecal pellets to POC export fluxes during a spring bloom in the East China Sea
东海春季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细胞和浮游动物粪便颗粒对 POC 输出通量的潜在贡献
  • DOI:
    10.1016/j.csr.2018.08.001
  • 发表时间:
    2018-09
  • 期刊: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Yong Qiu;Edward A. Laws;Lei Wang;Dazhi Wang;Xin Liu;Bangqin Huang
  • 通讯作者:
    Bangqin Huang
Revisiting the 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 of Chlorophyll-a in the Adjacent Luzon Strait With a New Gap-Filled Remote Sensing Data Set
利用新的空白遥感数据集重新审视邻近吕宋海峡叶绿素 a 的季节内变化
  • DOI:
    10.1109/tgrs.2021.3067646
  • 发表时间:
    2021-04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 影响因子:
    8.2
  • 作者:
    Tianhao Wang;Peng Yu;Zelun Wu;Wenfang Lu;Xin Liu;Qian P. Li;Bangqin Huang
  • 通讯作者:
    Bangqin Huang
南海SEATS站超微型浮游植物类群及其碳生物量和叶绿素a浓度比值的变化
  • DOI:
    10.6043/j.issn.0438-0479.20180503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尚毅威;肖武鹏;柳欣;黄邦钦
  • 通讯作者:
    黄邦钦
Plankton community responses to pulsed upwelling events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浮游生物群落对台湾海峡南部脉冲上升流事件的反应
  • DOI:
    10.1093/icesjms/fsz142
  • 发表时间:
    2019-12
  • 期刊:
    IC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ong Y.P.;Hu J.;Laws E. A.;Liu X.;Chen J.X.;Huang B.Q.
  • 通讯作者:
    Huang B.Q.
Uncoupling of Seasonal Variations Between Phytoplankton Chlorophyll a and Produc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东海浮游植物叶绿素a与产量的季节变化脱钩
  • DOI:
    10.1029/2018jg00492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Biogeoscien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u X.;Laws E. A.;Xie Y.;Wang L.;Lin L.Z.;Huang B.Q.
  • 通讯作者:
    Huang B.Q.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纤毛虫摄食对浮游植物光合色素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6(增刊1). 144-148, 2007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皓洁;胡俊;陈纪新;柳欣;黄
  • 通讯作者:
基于ACJT方案构造高效多群签名方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通信学报, 26 (4): 38-44, 200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欣;徐秋亮;尚久庆
  • 通讯作者:
    尚久庆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定量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海洋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欣;王磊;胡俊;黄邦钦
  • 通讯作者:
    黄邦钦
人体运动生成中的深度学习模型综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淑娟;周兵;柳欣;钟必能
  • 通讯作者:
    钟必能
不可克隆的动态k次匿名认证方案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通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欣;徐秋亮
  • 通讯作者:
    徐秋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柳欣的其他基金

应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东海主要浮游植物类群时空格局和调控机制
  • 批准号:
    41406143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