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对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多重功能的作用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7105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03.生物地理与土壤地理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 has emerged as one of hot issues in current ecological studies. This project will be conducted based on existing Forest Dynamics Plots established in different successional stages of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Pinus Koraiensis) mixed forest. Based on long term, consistent monitoring data, we will plan to evaluate the status of forest growth, carbon storage, water conservation capacity and understory plant diversity maintenance ability, and discriminate and analyze their inherent relationships using Pareto efficiency curve. Several approaches of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 measurement (single function approach, turnover approach, averaging approach and thresholds approach) will be used and compared to identify the effect of biodiversity and species interactions on single function and multiple functions and determin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Combining phylogentic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we also discuss the external ecological conditions and internal biolog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forest function, and construct the models that can better explain and predic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 Our aims are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s driving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ommunity function in natural temperate forests, and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sources for efficient utilization and scientific protection of natural forestry resources.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重功能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项目拟以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依托已建立的不同演替阶段的固定样地,在对群落连续、长期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评估树木生长、碳库储量、水源涵养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维持等生态系统功能现状,使用帕累托效率曲线定量识别和分析各功能之间及功能内具体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平均值法、物种-功能替代法和阈值法等测度生态系统的多重功能,探讨各物种及种间交互作用对各个功能及整体功能的作用及相对重要性。结合谱系和功能多样性,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能够解释和预测多样性-多重功能关系的模型,探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多重功能的内在生物学要素和外在生态条件,阐明长白山温带天然林生态系统功能形成的生态学机制,为科学保护和高效利用天然林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高物种多样性普遍认为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必要条件。早期的大量研究多关注地上植物属性(如物种数量、物种质量、物种间亲缘关系)及其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等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单一功能(如生产力)。然而,只考虑了生物多样性对单一生态过程的影响,忽视了生态系统同时提供多项功能和服务的事实,往往会低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不仅是地上植物多样性,地球上很大一部分生物隐藏在地下, 土壤生物类群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并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目前,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如何共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多重功能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依托长期固定监测样地,测定了森林生产力、植物/土壤碳库、土壤/凋落物持水能力、种子/凋落物产量等8种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运用均值法、多阈值法(50%,75%和95%)和单功能法度量了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分析了植物多样性、林分结构、树种性状组成和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线虫)对生态系系统功能的直接和交互影响。结果发现:尽管8种单一功能受到不同因子的驱动,森林多重功能与木本植物谱系多样性和林分结构呈正相关关系,与资源获取型性状相关的树种组成(如比叶面积)呈负相关。谱系多样性通过提高林分结构复杂性而间接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土壤微生物对多功能的均值没有直接影响,但其是维持高水平多功能性的关键驱动者。局域非生物因子则主要通过调控植物结构和组成来间接影响生态系统功能,例如复杂地形会降低林分结构多样性,而土壤肥力会增加物种多样性并降低资源获取型树种的优势度。该研究突破以往专注于生物多样性单个营养级(如植物或微生物)对单个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揭示了林分结构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维持温带天然林功能中的重要性。在该项目的资助下,实际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11篇,包括Ecology, Journal of Ecology和New Phytologist等国际主流期刊,中文核心论文2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R统计编程入门》1本;获得授权专利一项。系列研究结果可为科学保护和高效利用天然林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3)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Testing mechanisms of compensatory fitness of dioecy in a cosexual world
同性世界中雌雄异体补偿适应性的测试机制
  • DOI:
    10.1111/jvs.1273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Wang Yunyun;Mazer Susan J.;Freckleton Robert P.;Yuan Zuoqiang;Wang Xugao;Du Yanjun;Lin Luxiang;Wang Xihua;Sang Weiguo;Liu Xiaojuan;Hao Zhanqing
  • 通讯作者:
    Hao Zhanqing
Similarity between seed rain and neighbouring mature tree communities in an old-growth temperate forest
古老温带森林种子雨与邻近成熟树木群落的相似性
  • DOI:
    10.1007/s11676-019-01027-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Wang Y.;LaMontagne J.M.;Lin F.;Yuan Z.;Ye J.;Wang X.;Hao Z.
  • 通讯作者:
    Hao Z.
Few large trees, rather than plant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drive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stock and dynamics of temperate forests in northeast China
驱动中国东北温带森林地上生物量储量和动态的因素是植物多样性和组成,而很少有大树
  • DOI:
    10.1016/j.foreco.2020.118698
  • 发表时间:
    2021-02
  • 期刊: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Zuoqiang Yuan;Arshad Ali;Anvar Sanaei;Paloma Ruiz-Benito;Tommaso Jucker;Lei Fang;Edith Bai;Ji Ye;Fei Lin;Shuai Fang;Zhanqing Hao;Xugao Wang
  • 通讯作者:
    Xugao Wang
Abiotic and biotic determinants of coarse woody productivity in temperate mixed forests
温带混交林粗木生产力的非生物和生物决定因素
  • DOI:
    10.1016/j.scitotenv.2018.02.12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9.8
  • 作者:
    Zuoqiang Yuan;Arshad Ali;Shaopeng Wang;Antonio Gazol;Robert P. Freckleton;Xugao Wang;Fei Lin;Ji Ye;Li Zhou;Zhanqing Hao;Michel Loreau
  • 通讯作者:
    Michel Loreau
Ectomycorrhizal fungus-associated determinants jointly reflect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a temperature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外生菌根真菌相关决定因素共同反映了温度阔叶混交林的生态过程
  • DOI:
    10.1016/j.scitotenv.2019.135475
  • 发表时间:
    2020-02-10
  • 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9.8
  • 作者:
    Bai, Zhen;Yuan, Zuo-Qiang;Yuan, Hai-Sheng
  • 通讯作者:
    Yuan, Hai-Sh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残留片段木本植物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师帅;张昭臣;匡旭;邢丁亮;原作强;蔺菲;蔡成军;王绪高;郝占庆
  • 通讯作者:
    郝占庆
东北阔叶红松林地表葬甲群落多样性及其空间变异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梅香;叶妍妍;孙佳欢;宋国华;金光泽;原作强;王绪高;张卫国;周利军
  • 通讯作者:
    周利军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木本植物繁殖特征及其关联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原作强;叶吉;王绪高;郝占庆
  • 通讯作者:
    郝占庆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凋落物组成及其季节动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原作强;李步杭;白雪娇;蔺菲;师帅;叶吉;王绪高;郝占庆
  • 通讯作者:
    郝占庆
典型温带树种固碳速率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原作强;王星;毛子昆;蔺菲;叶吉;房帅;王绪高;郝占庆
  • 通讯作者:
    郝占庆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原作强的其他基金

林冠模拟氮沉降对长白山温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多重功能的影响
  • 批准号:
    32171581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林冠模拟氮沉降对长白山温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多重功能的影响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温带森林谱系和功能多样性与群落生产力的关系-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例
  • 批准号:
    41301057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