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纳米复合共振基元增强有机光伏器件的宽谱光吸收效率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20420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206.微纳光学与光子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on large-scale use of solar energy and supply of cheap electricity. Currently, its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is hindered due to the low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limited by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exciton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optical absorption efficiency. The use of light trapping mechanisms, like metallic nanostructures, can effectively resolve this contradiction. Such metho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light absorption efficiency in the active layer without chang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active layers and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solar energy in recent years. ..Most of previous works adopted metallic nanostructures of single size or single morphology which caused surface plasmons resonating at single frequency and thus the enhancement of light absorption in the active layer was relatively weak. This could cause some waste of the incident solar energy because the solar spectrum is of broadband. This project proposes to introduce compound gold nano-resonators into the 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s, to research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urface plasmons generated by the compound gold nano-resonators and the coupling and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broadband surface plasmons and the photoactive layer, and to achieve substantial increase of th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ver broadband sunlight in the photoactive layer, and finall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or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s. This project provides the basis and hel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ly efficient or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s.
有机光伏电池对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并提供廉价电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机光伏产业化由于其能量转换效率较低而受到限制,原因在于激子分离效率与光吸收效率之间存在矛盾。使用金属纳米结构等光捕获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在活性层厚度不改变的情况下,该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光在活性层内的吸收率,这已经成为近年来太阳能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迄今为止,已发表的相关研究均基于单一尺寸的金属纳米结构,所激发的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峰单一,只能在较窄频段内改善活性层的光吸收效果。这无法满足对宽谱太阳光的捕获需求,浪费了大量的入射能量。本项目提出在有机光伏器件中引入金纳米复合共振基元,开展金纳米复合共振基元中表面等离子激元的物理特性及其与光活性层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研究,实现OPVs活性层对宽谱太阳光吸收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进而从整体上改善OPVs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本项目为开发高效有机光伏器件提供基础和帮助。

结项摘要

有机光伏电池对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并提供廉价电能具有重要意义。有机光伏能量转换效率较低,原因在于载流子迁移效率与光吸收效率之间存在矛盾。使用金属纳米结构等光捕获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在活性层厚度不改变的情况下,该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光在活性层内的吸收率,这已经成为近年来太阳能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基于单一尺寸的金属纳米结构,所激发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峰单一,只能在较窄频段内改善活性层的光吸收效果,无法满足对宽谱太阳光的捕获需求,浪费了大量的入射能量。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在有机光伏器件中引入金属纳米复合共振基元,开展金属纳米复合共振基元中表面等离子激元的物理特性及其与光活性层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研究,实现OPVs活性层对宽谱太阳光吸收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进而从整体上改善OPVs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截止目前,我们在此方面已经发表了近10篇学术论文。具体地,我们将金纳米棒、银纳米球、银纳米三角、银纳米立方以单一或复合的方式掺入到OPV中,从光电性能、光谱性能、电子性能、微观形貌等多个方面对其性能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得出结论宽谱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的确有利于活性层光吸收的提高,进而大幅度提高了激子的产生率。研究还表明,这些金属纳米颗粒的引入会影响载流子的传输性能,从而对外量子效率的提高起到进一步的增强作用。另外,我们还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探究了不同类型的纳米结构引入OPV中对活性层光吸收的影响,通过系统的场分布性能分析,得出结论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模式、腔模式、布洛赫模式等光学模式的杂化是活性层在宽谱范围内获得吸收增强的原因所在。实验上,我们通过自组装与纳米压印的方法实现了OPV功能层的微观图案化,提高了电池效率。以此项目为依托,我们还将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模式用于设计宽谱光吸收体,并以基于金属纳米结构的光吸收体为主题撰写了一篇综述论文,发表在Laser&Photonics Review期刊上,选为封面论文,且为ESI高引论文。.本项目为开发高效有机光伏器件提供基础和帮助。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Broadband light absorption enhancement in moth#39;s eye nanostructured organic solar cells
蛾的宽带光吸收增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AIP Advances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Qingyi Yang;Ming-Fai Lo;Chun-Sing Lee;Furong Zhu
  • 通讯作者:
    Furong Zhu
Band offsets of Er2O3 Er2O3 films grown on Ge substrates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通过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在 Ge 基底上生长的 Er2O3 Er2O3 薄膜的能带偏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Applied Physics A-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
  • 影响因子:
    --
  • 作者:
    Peng, Lining;Fang, Zebo;Cui, Yanxia;Hao, Yuying
  • 通讯作者:
    Hao, Yuying
Improved performances of CuPc/C60-based solar cell by using randomly and irregularly embossed PEDOT:PSS as anode buffer layer
使用随机和不规则压花PEDOT:PSS作为阳极缓冲层提高CuPc/C60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 DOI:
    10.1016/j.optcom.2015.02.033
  • 发表时间:
    2015-07
  • 期刊:
    Optics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Haiqing Zhang;Yuying Hao;Fan Zhang;Qinjun Sun;Zhanfeng Li;Yanxia Cui;Hua Wang;Fang Shi
  • 通讯作者:
    Fang Shi
Plasmonic broadband absorber by stacking multiple metallic nanoparticle layers
通过堆叠多个金属纳米颗粒层的等离激元宽带吸收器
  • DOI:
    10.1063/1.4919106
  • 发表时间:
    2015-04-20
  • 期刊: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Ji, Ting;Peng, Lining;Hao, Yuying
  • 通讯作者:
    Hao, Yuying
Improving working lifetime and efficiency of phosphor dop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提高磷掺杂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寿命和效率
  • DOI:
    10.1364/oe.21.017020
  • 发表时间:
    2013-07-15
  • 期刊:
    OPTICS EXPRESS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Li, Yunfei;Hao, Yuying;Huang, Wei
  • 通讯作者:
    Huang, We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二维层状钙钛矿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娜;冀婷;崔艳霞;李国辉;张恒康;郝玉英
  • 通讯作者:
    郝玉英
有机光电倍增探测器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秀云;张叶;崔艳霞;刘艳珍;李国辉;石林林;郝玉英
  • 通讯作者:
    郝玉英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光电子器件的钝化技术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半导体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车韬;李国辉;冀婷;郝玉英;崔艳霞
  • 通讯作者:
    崔艳霞
单晶钙钛矿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微纳电子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微纳电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娟;冀婷;李国辉;范明明;郝玉英;崔艳霞
  • 通讯作者:
    崔艳霞
全无机钙钛矿CsPbX3纳米晶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发光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悦;李国辉;梁强兵;冀婷;郝玉英;崔艳霞
  • 通讯作者:
    崔艳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崔艳霞的其他基金

金属氮化物表面等离激元热载流子效应实现碳化硅全光谱光电探测
  • 批准号:
    U21A20496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26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纳米结构调控光电子器件性能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130 万元
  • 项目类别: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结合超材料滤色片的高性能单晶钙钛矿纳米线光电探测器的研制
  • 批准号:
    61775156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利用阳极氧化铝模板纳米压印方法在倒置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引入偏振不敏感亚波长光栅的研究
  • 批准号:
    61475109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