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T细胞的抗原决定簇在抗肾小球基底膜病发病中的启动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17064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504.继发性肾脏疾病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是抗GBM病的致病性抗体。我们的前期工作发现该抗体的免疫学特性的转换,如亲和力的成熟、抗体亚型的转换以及抗原决定簇的扩展与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自身抗体免疫学特性的转换受到T细胞调控,而自身免疫性T细胞所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其活化及增殖的启动因素,并介导B细胞产生针对此线性肽段的自身抗体,随后发生抗原决定簇扩展。我们推测,在疾病初期,自身免疫性T细胞及自身抗体所识别的线性抗原决定簇可能是疾病发生的关键,后期的抗原决定簇扩展则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本课题拟利用正常人、肾损害较轻直至肾衰竭的患者组成的疾病演变过程,研究自身免疫性T细胞及抗GBM抗体的线性抗原决定簇及其表位扩展规律,阐明起病最初的关键抗原靶位,寻找可能的致病因素;同时以核心氨基酸为探针,明确自身免疫性T细胞介导抗体产生以及对肾脏的直接损伤机制,共同阐明线性抗原决定簇启动疾病发生发展的免疫炎症机制。

结项摘要

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是病情最重、预后最差的肾小球疾病。我们的前期工作发现抗GBM自身抗体的免疫学特性的转换与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我们推测,在疾病初期,自身免疫性T细胞及自身抗体所识别的线性抗原决定簇可能是疾病发生的关键,后期的抗原决定簇扩展则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本课题中,我们将正常人、肾损害较轻、较重、直至肾衰竭的患者分成不同组,形成了疾病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1)我们检测了抗GBM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发现在疾病发病过程中,自身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存在分子内的抗原表位扩展;(2)81%的患者血清中能够检出识别α3(IV)NC1上线性肽段的自身抗体,其中识别率最高的是P14、P16和P18;(3)这些线性肽段同时能够刺激抗GBM病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其中具有显著意义的是P14和P19,因此我们发现P14是自身免疫性T细胞和B细胞同时识别的抗原表位,可能是起病最初的关键抗原表位;(4)我们进一步利用P14免疫WKY大鼠,成功地诱发了抗GBM肾炎的大鼠模型,证实了P14的致肾炎作用;免疫后大鼠会出现抗原表位扩展,这些大鼠的肾脏损害更为严重,肾组织中新月体的比例更高,证实了我们在患者中的发现以及本研究的假设。(5)随后,我们将P14上的22个氨基酸进行逐一替换,鉴定每一个氨基酸的致病性,确定了T细胞识别的关键氨基酸基序为WIxLW;(6)同时,我们利用患者的循环抗体检测和氨基酸替换,确定了B细胞识别的关键氨基酸基序为GFxF。本研究首先发现了Goodpasture抗原上具有致肾炎作用的T细胞抗原表位,并且确定了该抗原表位上的关键氨基酸基序,同时证明了抗原表位扩展在抗GBM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成果为进一步通过分子模拟机制阐明抗GBM病的病因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开发具有疾病特异性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线索。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ssociation of Epitope Spreading of Anti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Antibodies and Kidney Injury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表位扩散与肾损伤的关联。
  • DOI:
    10.2215/cjn.05140512
  • 发表时间:
    2013-01-01
  • 期刊:
    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 影响因子:
    9.8
  • 作者:
    Chen, Jun-liang;Hu, Shui-yi;Zhao, Ming-hui
  • 通讯作者:
    Zhao, Ming-hui
Coexistence of Anti-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Antibodies and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in a Child With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Susceptibility and Detailed Antibody Description: A Case Report.
人类白细胞抗原易感儿童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共存及抗体详细描述一例报告
  • DOI:
    10.1097/md.0000000000001179
  • 发表时间:
    2015-07
  • 期刊:
    Medicine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Xie LJ;Cui Z;Jia XY;Chen Z;Liu XR;Zhao MH
  • 通讯作者:
    Zhao MH
The distribution of IgG subclass deposition on renal tissues from patients with anti-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disease.
抗肾小球基底膜疾病患者肾组织中IgG亚类沉积的分布。
  • DOI:
    10.1186/1471-2172-14-19
  • 发表时间:
    2013-04-15
  • 期刊:
    BMC immunology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Qu Z;Cui Z;Liu G;Zhao MH
  • 通讯作者:
    Zhao MH
Identification of critical residues of linear B cell epitope on Goodpasture autoantigen.
Goodpasture 自身抗原上线性 B 细胞表位关键残基的鉴定
  • DOI:
    10.1371/journal.pone.0123277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Jia XY;Cui Z;Li JN;Hu SY;Zhao MH
  • 通讯作者:
    Zhao MH
The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combined anti-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disease and membranous nephropathy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合并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
  • DOI:
    10.1038/ki.2013.364
  • 发表时间:
    2014-04-01
  • 期刊:
    KIDNEY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19.6
  • 作者:
    Jia, Xiao-yu;Hu, Shui-yi;Zhao, Ming-hui
  • 通讯作者:
    Zhao, Ming-hu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Patients With Combined Membranous Nephropathy and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Have Comparable Clinical and Autoantibody Profiles With 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
合并膜性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患者具有与原发性膜性肾病相似的临床和自身抗体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Medicine (Baltimor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顾秋华;崔昭;黄婧;张宜苗;曲贞;王芳;王鑫;王素霞;刘刚;赵明辉
  • 通讯作者:
    赵明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崔昭的其他基金

足细胞高表达磷脂酶A2受体在膜性肾病中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070732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7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膜性肾病中M型磷脂酶A2受体的T细胞抗原表位研究
  • 批准号:
    81870486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补体系统活化在抗肾小球基底膜病肾脏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370801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免疫学特性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 批准号:
    30700752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