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化三钴纳米晶的表面结构调控及其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60616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809.光化学与电化学工程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 performance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PEMFCs)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ctivities of the catalysts. The development of non-Pt catalysts provided an effective route for reducing the cost of the PEMFCs. This proposal is focused on the cobalt oxide nanocrystals and their related activitie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s. A novel synthetic route for preparing cobalt oxide with high-energy surfaces exposed would be developed by tuning the reaction kinetics through the seed-growth method. The shape evolution law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as-prepared catalysts will b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pe-controlled cobalt oxide and their performances towar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will help to explore the routes for O2 conversion, uncover the active sites of cobalt oxide, and fabricate systematic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for cobalt oxide. In addition, the doping of other metals, surface structure control, and the types of support will be carefully characterized to study their impacts on the on-set potentials, current densities and stabilities of the catalysts. Based on the above fundamental researches, we will try to cooperate and optimize the three routes, and promote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 cobalt oxide to a new level.
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活性直接决定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非铂催化剂的开发能够减少铂的消耗并降低整体成本,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研究项目以四氧化三钴为研究对象,拟从催化剂的设计、表征及反应优化等方面入手,利用晶种生长法,通过反应动力学的调控,获得具有高表面能晶面裸露的四氧化三钴纳米晶体,分析晶体生长过程的演变趋势,并系统认识不同晶面的四氧化三钴纳米晶体形成机理。通过性能测试,研究特定形貌和表面结构对于ORR反应路径影响的微观机制,建立晶面与催化反应动力学的模型体系。探讨四氧化三钴催化剂的活性位点信息,确定其表面调控对于催化剂整体性能提升的作用。将晶面调控与金属掺杂、载体改善等途径联用,系统研究晶面、掺杂、载体对于四氧化三钴催化剂催化起始电位、电流密度、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三种途经对于改善催化剂活性的能力以及相互协同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最优化催化剂性能,将催化剂的活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结项摘要

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活性直接决定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非铂催化剂的开发能够减少铂的消耗并降低整体成本,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研究项目初期以四氧化三钴为研究对象,从催化剂的设计、表征及反应优化等方面入手,通过反应动力学的调控,获得一系列具有不同晶面裸露的Co3O4纳米催化剂,系统认识不同晶面的四氧化三钴纳米晶体形成机理。通过对其电催化氧还原(ORR)活性进行了测试,发现其活性相对Pt基催化剂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性能测试。之后,通过动力学调控出发,将一步法调控不同裸露晶面的Co3O4纳米颗粒转变为以Mn3O4纳米颗粒为晶种,利用Co2+,Mn2+离子置换反应,进行钴锰混合氧化物壳层生长。设计的催化剂在ORR反应中活性有所提升,但仍然无法与Pt商用催化剂媲美。另一方面,我们也测试了制备的Co基催化剂电催化水氧化(OER)性能,发现这些催化剂表现出异常优异的OER性能。设计合成了Se-NiCoS/(OH)纳米片材料,进一步探究形貌与缺陷位结构对氧/氢析出活性的影响。.此外,我们将催化剂设计方法应用于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制备中,从尺寸效应、组分效应和晶面效应三方面对纳米晶进行理性设计,有效提升了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还原中的活性和选择性。例如,我们设计了超薄的六方型钯纳米片,利用其低配位原子,在-0.5V标准氢电势下实现了94.3% 的一氧化碳法拉第效率;合成了Pd@PdAu核壳结构,其中PdAu合金壳层可控制在原子级厚度且合金程度可控,该结构充分发挥Pd-Au之间的集团效应和配位效应,展现了优异的CO选择性。到项目结题时, 申请人在JACS(2篇), Angew. Chem.(2篇),Adv. Mater. (2篇)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论文总共14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Low-Coordinated Edge Sites on Ultrathin Palladium Nanosheets Boost Carbon Dioxide Electroreduction Performance
超薄钯纳米片上的低配位边缘位点可提高二氧化碳电还原性能
  • DOI:
    10.1002/anie.20180643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u Wenjin;Zhang Lei;Yang Piaoping;Hu Congling;Luo Zhibin;Chang Xiaoxia;Zhao Zhi-Jian;Gong Jinlong
  • 通讯作者:
    Gong Jinlong
Edge Sites with Unsaturated Coordination on Core-Shell Mn3O4@MnxCo3-xO4 Nanostructures for Electrocatalytic Water Oxidation
核壳Mn3O4@MnxCo3-xO4纳米结构上具有不饱和配位的边缘位点用于电催化水氧化
  • DOI:
    10.1002/adma.201701820
  • 发表时间:
    2017-09-27
  • 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29.4
  • 作者:
    Hu, Congling;Zhang, Lei;Gong, Jinlong
  • 通讯作者:
    Gong, Jinlong
Formation of Enriched Vacancies for Enhanced CO2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over AuCu Alloys
AuCu 合金上富集空位的形成增强 CO2 电催化还原
  • DOI:
    10.1021/acsenergylett.8b01286
  • 发表时间:
    2018-08
  • 期刊:
    ACS Energy Letters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Zhu Wenjin;Zhang Lei;Yang Piaoping;Hu Congling;Dong Hao;Zhao Zhi Jian;Mu Rentao;Gong Jinlong
  • 通讯作者:
    Gong Jinlong
Crucial Role of Surface Hydroxyls on th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in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表面羟基对电化学 CO2 还原活性和稳定性的关键作用
  • DOI:
    10.1021/jacs.8b13786
  • 发表时间:
    2019-02-20
  • 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Deng, Wanyu;Zhang, Lei;Gong, Jinlong
  • 通讯作者:
    Gong, Jinlong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for Heterogeneous Electr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and their Related Reaction Mechanisms
用于多相电催化CO2还原的纳米结构材料及其相关反应机制
  • DOI:
    10.1002/anie.201612214
  • 发表时间:
    2017-09-11
  • 期刊: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 影响因子:
    16.6
  • 作者:
    Zhang, Lei;Zhao, Zhi-Jian;Gong, Jinlong
  • 通讯作者:
    Gong, Jinl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温度对13Cr不锈钢在高CO_2分压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 DOI:
    10.13374/j.issn2095-9389.2015.11.011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工程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大朋;张雷;石凤仙;王竹;李辉;路民旭
  • 通讯作者:
    路民旭
中国严寒地区细颗粒物细菌群落特征研究
  • DO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19.042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雨薇;吕阳;陈茜;王海峰;陈滨;刘涛;何欣;张雷
  • 通讯作者:
    张雷
大民屯凹陷沙四下段矿物组分与脆性特征研究
  • DOI:
    10.14101/j.cnki.issn.1002-4336.2018.02.01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锰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雪松;张雷;刘兴周;金科;李金鹏
  • 通讯作者:
    李金鹏
青春期发育时相和发育速度与行为问题关联的随访研究
  •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0.06.005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龚纯;方姣;张雷;苏普玉;万宇辉;陶芳标;孙莹
  • 通讯作者:
    孙莹
连续波太赫兹成像系统的单幅图像超分辨重建
  • DOI:
    10.3788/irla20220292
  • 发表时间:
    2023
  • 期刊:
    红外与激光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欢;郞利影;庞亚军;张雷;郑伟;席思星
  • 通讯作者:
    席思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雷的其他基金

基于两性离子材料的新型冷冻保护系统对T淋巴细胞超低温冻存及保护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光动力-铁阻断双重机制的新型高效抗菌剂的研究和开发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14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