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硅基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纳米聚焦及非线性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61775005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F0502.光子与光电子器件
- 结题年份:2021
- 批准年份:2017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8-01-01 至2021-12-31
- 项目参与者:李心白; 白博文; 杨丰赫; 陈睿轩; 崔积适;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s, silicon photonics technology promotes the miniatur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optoelectronic devices continuously. However, due to the diffraction limit and weak nonlinear effects, most silicon-based waveguide-type nonlinear devices are still in the order of millimeters or even centimeters scale. There is no good solution for its on-chip miniaturization so far. This project will first focus on two key problem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field confinement based on hybrid surface plasmonic waveguide(HPW); ultra-small hybrid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 mode excitation. Utilizing the strong confinement ability of SPPs for optical field to break through the diffraction limit, a two-dimensional on-chip nanofocusing scheme will be proposed. Based on the theory, an nanofocusing device with high conversion efficiency will be designed, fabricated and tested. In addition, we will study the nonlinear transmission theory of silicon-based ultra-small HPW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high power density and local field enhancement and provide a novel and effective solution for silicon-based nonlinear devices miniaturization. This project expands the nonlinear research field of silicon waveguides and paves the way to realize hybrid integration of plasmonic-based devices and dielectric-based devices.
硅基光电子技术以其独特优势,不断推动着光电子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发展。然而,受衍射极限和非线性效应较弱的影响,绝大多数硅基波导型非线性器件的尺寸还处于毫米甚至厘米量级,如何实现其片上小型化尚无很好的解决方案。本项目首先围绕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光场局域特性,超小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模式激发这两大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对光场的强限制能力突破衍射极限,实现片上二维纳米聚焦结构。在理论研究指导下,设计并实验制备、测试具有高耦合效率的纳米聚焦器件。在此基础上,研究高功率密度,局域场增强条件下超小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非线性传输理论,为硅基非线性器件的小型化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本项目拓展了硅波导的非线性研究领域,为介质器件与表面等离子体器件的混合集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意义。
结项摘要
由于传统的光学器件和回路都受到衍射极限的制约,光电子芯片的集成度长久以来无法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硅基波导型器件,其非线性效应需要在很长的传输距离上积累才会比较明显。本项目利用SPP对光场的强限制能力来突破衍射极限,提出超小型HPW结构,研究SPP局域场增强条件下光场与硅波导的相互作用,探索其中的非线性效应,建立硅基HPW非线性传输理论。.在纳米聚焦方面,提出了一种利用MIM等离子体本征模反射器的新型模斑尺寸转换器件。当下沉Au厚度bm为80nm时,|E|2比DW增加了约75倍,消光比高达29.3dB,插入损耗仅为1.29dB。在实验中,设计、制备并表征了一种片上超小型硅基混合表面等离激元纳米聚焦器件,仅利用了长度约为1.23μm的锥形渐变结构,将传统硅条形波导中的光场聚焦到硅基混合表面等离激元波导中,在1550nm附近的近红外波段中的非谐振光场增强最高可达约20倍,器件的整体损耗约为4.6dB,这是基于硅基混合表面等离激元的纳米聚焦器件的首次报道。对于中央细硅波导宽度WSi=120nm的设计,损耗最小可达约2.8dB。.在非线性方面,分析了MIM纳米聚焦器件的聚焦性能以及MIM中的gap材料为聚合物材料时相应非线性效应的强度。定量计算了不同聚焦区域不同光强下的非线性有效面积Aeff和非线性相移的变化率Δφ,发现混合MIM纳米聚焦器件适合在较短的传播长度内产生很大的非线性相移。混合MIM纳米聚焦器件具有较大的非线性参数和可接受的传输损耗,可以比传统硅波导更快地产生非线性相移,这些优势将在减小非线性光学器件的尺寸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项目组通过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对光场的强限制能力突破衍射极限,设计并实验制备、测试了具有高耦合效率的纳米聚焦器件,研究了超小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非线性传输理论,为硅基非线性器件的小型化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A controllable coupling structure for silicon microring resonators based on adiabatic elimination
基于绝热消除的硅微环谐振器可控耦合结构
- DOI:10.3788/col202018.013601
- 发表时间:2020-01
- 期刊:Chinese Opt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3.5
- 作者:杨丰赫;孙鹏斐;陈睿轩;周治平
- 通讯作者:周治平
硅基光电计算
- DOI:--
- 发表时间:2020
- 期刊:中国激光
- 影响因子:--
- 作者:周治平;许鹏飞;董晓文
- 通讯作者:董晓文
Kerr effect in ultra-compact hybrid plasmonic metal-insulator-metal nano-focusing structure
超紧凑混合等离子体金属-绝缘体-金属纳米聚焦结构中的克尔效应
- DOI:10.3788/col202220.031903
- 发表时间:2022
- 期刊:Chinese Opt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3.5
- 作者:朱科建;孙鹏斐;许鹏飞;刘兴鹏;孙堂友;李海鸥;周治平
- 通讯作者:周治平
硅基光电子:微电子与光电子的交融点
- DOI:--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
- 影响因子:--
- 作者:周治平;杨丰赫;陈睿轩;朱科建;许鹏飞;孙鹏斐
- 通讯作者:孙鹏斐
Low-loss hybrid plasmonic TM-pass polarizer using polarization-dependent mode conversion
使用偏振相关模式转换的低损耗混合等离子体 TM 通偏振器
- DOI:10.1364/prj.392654
- 发表时间:2020-07
- 期刊:Photonics Research
- 影响因子:7.6
- 作者:陈睿轩;白博文;周治平
- 通讯作者:周治平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一种基于手机加速度传感器的三维手势身份认证方法
- DOI:10.13873/j.1000-9787(2014)08-0037-04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传感器与微系统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尧;孙子文;周治平
- 通讯作者:周治平
双波导耦合微环传感器灵敏度及探测极限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曜;夏志轩;易华祥;周治平
- 通讯作者:周治平
基于超像素的目标跟踪方法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光电工程
- 影响因子:--
- 作者:周治平;施小凤
- 通讯作者:施小凤
融合边缘特征的Prim快速目标定位算法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周方正;周治平
- 通讯作者:周治平
基于改进多目标萤火虫算法的模糊聚类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计算机应用
- 影响因子:--
- 作者:朱书伟;周治平;张道文
- 通讯作者:张道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周治平的其他基金
用于超高速矩阵乘法的硅基光电芯片系统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0
- 资助金额:296 万元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基于混合等离子体波导的硅基集成偏振控制器件研究
- 批准号:61377049
- 批准年份:2013
- 资助金额:81.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基于二元闪耀光栅的垂直耦合器和导模共振窄带滤波器的研究
- 批准号:61177058
- 批准年份:2011
- 资助金额:6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面向微纳光电集成的硅基二元闪耀波导光栅的研究
- 批准号:60977018
- 批准年份:2009
- 资助金额:1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