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癌影像学GTV定义的断层病理解剖验证及校准实验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071827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3.0 万元
负责人:
郑小康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1817.肿瘤物理治疗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朱晓霞、刘英、周文兰、陈斌、吴坤成、邓晓刚、叶峰、陈佩娟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准确定义GTV是头颈癌调强放疗成功的重要前提。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FDG-PET的融入显著改变了根据MRI/CT所定义的GTV,可避免靶区遗漏、提高靶区定义的准确性。然而,我们的前期研究结论乃基于"FDG-PET更能准确代表真实肿瘤侵犯范围"的假设。事实上,各种影像方法GTV定义的准确性尚缺乏可靠的病理验证。应如何验证各种影像方法GTV定义的准确性呢?勿容质疑,整体标本断层病理解剖是验证各种断层影像GTV定义准确性的最直接可靠的方法。本项目拟采用EGFP转染VX2细胞株,建立兔可视化头颈癌模型;以数字人图像采集技术获取整体标本断层病理解剖图像,再将断层病理解剖图像与CT、MRI、FDG-PET图像融合,以验证各种影像方法GTV定义的准确性;并以断层病理解剖结果为金标准,寻求校准各种影像方法GTV定义准确性的解决方案;从而为临床评价各种影像方法和准确定义头颈癌GTV提供可靠的病理验证实验依据。
英文摘要
采用整体标本断层病理解剖方法,验证基于CT、MRI和18F-FDG-PET/CT方法头颈癌GTV定义的准确性,为临床评价不同影像方法GTV定义的准确性提供断层病理解剖实验依据。建立新西兰大白兔VX2头颈癌模型,每只荷瘤兔在同一体位及固定下行头颈部18F-FDG-PET/CT、MR和CT扫描,随后立即处死并深冻固定。采用定位高速线锯按照与影像扫描相同的位置及层厚断层切割整体标本,并获取断层解剖图像。分别在MR、CT及断层解剖图像上勾画GTVMRI、GTVCT和GTVSA,计算其体积和体积差异系数VDR(volume difference ratio)。同样在PET/CT图像上分别勾画GTVvis(视觉分辨法)、GTV50%(SUV=50%SUVmax)以及GTV2.5(SUV=2.5),计算其体积和VDR值。双向分类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最后将GTVPET与GTVMRI和GTVCT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发现,1.GTVMRI、GTVCT及GTVSA的平均值为(8.20±2.56)、(8.40±2.20)和(8.11±2.88)cm3(P=0.943)。2.VDRMRI-SA和VDRCT-SA的平均值为0.180±0.060和0.309±0.091(t=7.493,P=0.001)。3.GTVvis、GTV50%、GTV2.5和GTVSA的平均值为(9.76±2.23)、(8.67±2.49)、(10.11±3.35)和(8.11±2.88)cm3(F=6.575,P=0.005)。4.VDRvis-SA、VDR50%-SA和VDR2.5-SA的平均值为0.216±0.073、0.178±0.055和0.270±0.037(F=3.946,P=0.042)。5.VDRCT-SA、VDRMRI-SA和VDRPET-SA的平均值为0.309±0.091、0.180±0.060和0.178±0.055(F=6.84,P=0.008)。实验结果提示,体积差异系数VDR全面反映了不同影像学方法定义的GTV在体积和空间位置的差异,较单纯的体积参数更加真实、灵敏。其中,基于50%SUVmax对头颈癌GTV定义的准确性优于SUV=2.5;基于MRI或18F-FDG-PET/CT定义的头颈癌GTV准确性优于CT;但是18F-FDG-PET/CT定义的头颈癌GTV准确性并不优于MRI。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王哲;郑小康;元龚骏;叶峰
通讯作者:叶峰
调强放疗中延长的分次照射时间对鼻咽癌细胞辐射杀灭效应的影响实验研究
  • 批准号:
    3067062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6
  • 负责人:
    郑小康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