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不同复位法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高度恢复与脊柱力学稳定作用差异性的有限元分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760873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110.中医骨伤科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Operativ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traditional reduction and minimally invasive vertebral plasty are considered as the treatments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 The later two methods are adopted by most of older patients. However, there is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vertebral height restoration in fracture and spinal bio-mechanics stability treated with different reduction. What is the effect of differences in study of spinal function? The mechanism as a key point for research purpose is not clear. Recently, clinical studies indicated that vertebral height restor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fferences of spinal bio-mechanics stability by simulating different reduction for the treatments of OVCF. Early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OVC by hyper-extending is exact, which is better than minimally invasive vertebral plasty, in terms of adjacent vertebral stress changes and the influence of dynamic and static force balance system. Therefore, it is revealed that vertebral height restoration in OVCF and spinal bio-mechanics stability treated by different reduction influence clinical effect.The project that is attend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ertebral height restoration in OVCF and spinal bio-mechanics stability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stimulation method, which explores the best restoration method of OVCF and provide new ideas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standardization and normalization.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治疗手段有手术复位固定、中医传统复位固定及微创椎体成形术。对老年患者大多选择后两种方法治疗,但不同的复位方法对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与脊柱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和力学平衡改变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其差异性研究对脊柱功能究竟有什么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故本课题以此为切入点。临床研究发现,不同的复位法对OVCF的治疗对其椎体高度恢复与脊柱力学稳定性作用明显不同密切相关。课题组前期研究也表明中医过伸复位手法治疗OVCF的疗效明确并与椎体成形术相比而言,其对邻近椎体的应力变化、动静力性平衡系统的影响优于后者。由此,我们认为不同的复位法对OVCF骨折椎体高度恢复与脊柱力学稳定差异性影响临床疗效。本项目采用有限元模拟法对不同复位法对OVCF椎体高度恢复与脊柱力学稳定作用差异性的进行分析,探讨OVCF的临床治疗的最佳复位方法,并对其方法的标准化、规范化建立提供新思路和理论支支撑。

结项摘要

项目背景:针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治疗手段有手术复位固定、中医传统复位固定及微创椎体成形术。对老年患者大多选择后两种方法治疗,但不同的复位固定方法对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与脊柱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和力学平衡改变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其差异性研究对脊柱筋骨系统平衡功能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前期研究发现,不同的复位固定法对OVCF的治疗对其椎体高度恢复与脊柱力学稳定性作用明显不同密切相关。中医过伸复位手法治疗OVCF的疗效明确并与椎体成形术相比而言,其对邻近椎体的应力变化、动静力性平衡系统的影响优于后者。对不同的复位法对OVCF骨折椎体高度恢复与脊柱力学稳定差异性影响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研究,探讨OVCF的临床治疗方法的标准化、规范化建立提供新思路和理论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①不同复位法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筋骨系统力学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研究;②基于中医功能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限元研究;③中医过伸复位联合PKP治疗双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重要结果:①通过对临床真实病例影像学数据分析,借助PACS影像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复位法、不同病理阶段的OVCF模型的建立与复制,创新和完善了原有模拟模型建立方法与复合模型的建立标准与真实性,为人体骨骼-肌肉系统有限元研究创建一种技术平台和研究思路。②模拟生成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病理阶段的OVCF功能复位模型FEA明确功能复位治疗OVCF的科学性,证实其模拟构建不同标准OVCF功能复位标准方法的可行性。③三种复位固定法(PKP、PVP和中医过伸复位手法配合PKP)在缓解疼痛、强化椎体、稳定伤椎、恢复伤椎椎体高度、纠正脊柱胸腰段发生后凸畸形等方面疗效显著,采用中医过伸复位法配合PKP方法能使纤维环、椎间盘、髓核及相邻椎体终板、关节突软骨的应力变化幅度减小,趋于一种稳定状态,降低了远期伤椎高度丢失、并发再骨折以及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发生比率,提高其远期疗效和增加OVCF胸腰段治疗后筋骨系统的稳定性。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有限元分析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权祯;秦大平;张晓刚;宋敏;张华;于海洋;曹盼举;马涛;陈钵
  • 通讯作者:
    陈钵
有限元分析法在脊柱生物力学中的研究进展
  • DOI:
    10.3969/j.issn.1006-9852.2020.03.00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钵;秦大平;张晓刚;张宏伟;赵希云;王志鹏;曹盼举;郭强强;马涛;权祯
  • 通讯作者:
    权祯
基于筋骨并重理论在中医拔伸按压手法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筋骨平衡力学作用机制的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辽宁中医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大平;张晓刚;宋敏;张华;曹林忠;聂文忠;赵文韬;赵希云;王志鹏;徐斌;徐世伟
  • 通讯作者:
    徐世伟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生物力学变化的有限元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钵;张晓刚;秦大平;宋敏;张宏伟;赵希云;王志鹏;马涛;权祯
  • 通讯作者:
    权祯
基于中医“筋 - 经 - 骨”一体观探讨调筋正脊法 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的机制及治疗思考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辽宁中医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权祯;张晓刚;秦大平;张华;宋敏;于海洋;曹林忠
  • 通讯作者:
    曹林忠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不同运动状态下模拟人体腰椎结构特征变化的有限元分析
  • DOI:
    10.16156/j.1004-7220.2017.04.01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医用生物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大平;张晓刚;聂文忠;宋敏;曹林忠;蒋宜伟;杨学锋;赵文韬;张宏伟
  • 通讯作者:
    张宏伟
有限元分析在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的应用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文韬;张晓刚;秦大平;蒋宜伟
  • 通讯作者:
    蒋宜伟
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有限元分析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志鹏;宋敏;赵文韬;秦大平;张宏伟;赵希云;李娇;张晓刚
  • 通讯作者:
    张晓刚
有限元分析指导手法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伴骨质疏松症29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医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宏伟;张晓刚;毛兰芳;赵希云;秦大平
  • 通讯作者:
    秦大平
从脾肾论治骨质疏松症的 OPG/RANK/RANKL 信号调控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希云;张晓刚;曹林忠;宋敏;张宏伟;秦大平;王振
  • 通讯作者:
    王振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秦大平的其他基金

基于筋骨并重理论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筋骨系统残余应力动态变化及手法干预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3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筋骨并重理论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筋骨系统残余应力动态变化及手法干预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260941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