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地震弹性波模式解耦矩张量成像与反演方法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7411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08.油气地球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unconventional resources such as shale gas, because it is the key technology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rock damage and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For surface or near-surfac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induced events are always hided in noise, and thus make challenges for source location based on picking of P and S wave arrivals. As an alternative technology, migration-type location approach is just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application and has limited capability to characterize the source property using the multi-component data. Source mechanism inversion often uses the approaches introduced from earthquake seismology. The existing approaches have low reliability due to the effects of multi-parameter trade-offs and sensitivity to velocity errors.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extend our recent study on active source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imaging and waveform inversion for anisotropic media to passive source seismic. Based upon the investigation of focal mechanisms of seismic sourc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ar-field radiation, far-field polarization and propagation in anisotropic media, we plan to apply mode decoupling to the adjoint elastic wavefields, which are the essential wavefields for both time-reversal event location and moment tensor full-waveform inversion. The proposed moment tensor imaging approach can simultaneously locate the events and characterize their source properties, while the mode decoupling based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approach will mitigate the parameter trade-offs and be more robust to the errors of velocity models. We believe that this project will produce new technology with promising potential for domestic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industry.
微地震监测是水力压裂过程中确定岩石破损结构和储层改造体积的核心技术,在页岩气等低渗透性油气资源商业开发中发挥关键作用。地面或近地表接收的微地震信号常常被噪声掩盖,给基于P和S波初至拾取的定位方法带来挑战;视为替代技术的偏移型定位方法刚进入应用领域,尚未充分挖掘多分量波场对震源机制的描述潜力;从天然地震学领域借鉴过来的震源机制反演方法受参数折衷效应、速度误差和观测孔径限制等因素困扰,在实际应用中可靠性不高。本项目拟将申请人在各向异性介质主动源地震波传播、成像与波形反演方面的研究向被动源地震领域延伸。以各向异性介质水力压裂微地震物理机制、近场辐射与远场极化和传播特征分析为基础,对逆时定位和矩张量全波形反演中最核心的弹性波伴随场引入模式解耦,研究可同时进行震源定位和属性刻画的矩张量成像方法,降低矩张量全波形反演的参数折衷效应和速度误差敏感性,为我国非常规油气产业发展提供有良好前景的创新技术。

结项摘要

无论是非常规油气储层水力压裂动态监测,还是各种类型天然地震的震源问题研究,迫切需要发展新型震源定位与矩张量成像方法,建立适合震源与弹性介质多参数建模的波形反演新方法。本项目在弹性波动力学理论基础上,调查了典型震源机制的能量辐射模式和弹性体波在各向异性非常规储层中的极化或偏振特征,提出适应任意各向异性介质的弹性波高精度模拟算子,开发出基于偏振投影的各向异性弹性波模式解耦高精度、高效率算法,建立基于P/S波模式解耦的弹性波矢量成像与逆时聚焦定位方法,为微地震数据震源定位、矩张量成像与震源机制描述提供了优秀的弹性波传播引擎和伴随场成像技术。针对多分量地震数据震源与介质参数建模与结构成像问题,提出P/S模式解耦预条件波形反演方法,为解决包括震源矩张量、纵-横波速度等多参数反演面临的参数耦合难题提供了创新思路。调查了主动源和被动源多分量地震数据P/S分离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初步建立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地面与海底多分量地震记录P/S分离技术,为基于P波和S波震相走时与波形数据的震源定位、机制反演以及纵、横波速度建模提供了有前景的技术储备。此外,将微地震伴随场成像方法拓展到了天然地震远震阵列数据,剖析了地壳和上地幔各向异性对岩石圈弹性界面成像的重要影响。项目研究成果在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Geophysics、Geophysical Prospecting、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以及《地球物理学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等国际与国内核心期刊正式发表,也有部分成果投稿后处于录用或修改过程中。负责人应邀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与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进行短期访问,在国际与国内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或专题报告,并通过与工业界的交流合作推动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地震勘探开发技术进步。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4)
专利数量(1)
Elastic wave-equation migration velocity analysis preconditioned through mode decoupling
通过模态解耦预处理的弹性波方程偏移速度分析
  • DOI:
    10.1190/geo2018-0181.1
  • 发表时间:
    2019-05
  • 期刊:
    Geophysics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Chenlong Wang;Jiubing Cheng;Wiktor Waldemar Weibull;Børge Arntsen
  • 通讯作者:
    Børge Arntsen
Angle-Domain Differential Reflection Traveltime Tomography
角域差分反射走时断层扫描
  • DOI:
    10.1109/lgrs.2019.2920385
  • 发表时间:
    2020-02
  • 期刊: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 影响因子:
    4.8
  • 作者:
    Yang Yu;Jiubing Cheng;Tao Yang;Sheng Ruan
  • 通讯作者:
    Sheng Ruan
Elastic full-waveform inversion based on mode decomposition: the approach and mechanism
基于模态分解的弹性全波形反演:方法与机制
  • DOI:
    10.1093/gji/ggx03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Wang Tengfei;Cheng Jiubing
  • 通讯作者:
    Cheng Jiubing
黏声方程Q值反射波反演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邹鹏;程玖兵
  • 通讯作者:
    程玖兵
VTI介质弹性体波模式解耦高效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阮伦;程玖兵
  • 通讯作者:
    程玖兵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地面与井中观测条件下的微地震干涉逆时定位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晨龙;程玖兵;尹陈;刘鸿
  • 通讯作者:
    刘鸿
TI介质局部角度域射线追踪与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鹏飞;程玖兵;陈三平;何光明
  • 通讯作者:
    何光明
各向异性介质qP波传播描述I:伪纯模式波动方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玖兵;康玮;王腾飞
  • 通讯作者:
    王腾飞
叠前逆时偏移假象去除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康玮;程玖兵
  • 通讯作者:
    程玖兵
针对目标的方位保真局部角度域成像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玖兵;马在田
  • 通讯作者:
    马在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程玖兵的其他基金

基于P/S模式解耦与海森算子的弹性反射波形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 批准号:
    42074157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各向异性弹性波模式分离与矢量分解及其全波成像应用
  • 批准号:
    41474099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9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局部角度域叠前偏移基础上的层析成像各向异性速度反演方法
  • 批准号:
    41074083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4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裂缝介质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位-角度域成像方法
  • 批准号:
    40704022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