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森林片段化和生态恢复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腐木甲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0900212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负责人:
吴捷
学科分类:
C0312.保护生物学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刘宪伟、周敏、毕文烜、邱中良、徐祖国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腐木昆虫作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片段化导致的腐木数量减少和连续性降低十分敏感。我国是一个受森林片段化威胁严重的国家,但关于腐木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工作还基本没有得到开展。本研究以我国森林片段化严重的华东地区常绿阔叶林作为研究地点,研究不同森林斑块间腐木甲虫物种组成特点和丰富度变化规律,重点研究森林斑块面积、形状,及斑块内生境异质性对腐木甲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并结合保护理论的应用,提出合理的腐木昆虫物种多样性保护建议。此外,项目还通过研究不同森林生态恢复过程中,相关环境因子的变化,及其对腐木甲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制定合理林业管理策略和生态恢复措施,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该项目的完成,将有助于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可进一步增强对世界腐木昆虫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了解,以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腐木昆虫物种多样性保护理论的相关内容。
英文摘要
我国亚热带阔叶林破坏严重,但现行森林管理和恢复策略对该地区腐木甲虫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还十分匮乏。项目力求揭示影响亚热带腐木甲虫多样性的重要生境因子,并阐明不同森林恢复和管理策略对其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的影响。项目在浙江天目山亚热带阔叶林开展了为期三年的野外研究工作,累计采集腐木甲虫标本31,279号,涉及 54科510余种。项目研究了腐木枯立木树种、海拔及其它环境因子对腐木甲虫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木甲虫物种丰富度在大多数树中间差异不显著。森林盖度对腐木甲虫物种丰富度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而腐木胸径和海拔的影响则不显著。典范对应分析则表明海拔是影响腐木甲虫多样性组成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但树种对腐木甲虫多样性组成的影响在低海拔区间则更为明显。项目还对不同恢复阶段柳杉种植林的粗死木质残体特征,及其对腐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天然混合林腐木甲虫个体数量显著高于幼龄林和老熟林,但半天然林混合林与幼龄林腐木甲虫物种数差异并不显著,而幼龄林的腐木甲虫物种数和个体数量则显著高于老熟林。腐木甲虫物种数和个体数量与样地粗死木质残体的体积显著相关。典范对应分析和多响应置换过程分析表明腐木甲虫群落特征在不同林型差异显著。柳杉枯立木直径、粗死木质残体的直径和数量,以及林冠盖度均对腐木甲虫物种组成具有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随着自然干扰因子的变化,种植林腐木甲虫多样性可能在随后的演替阶段有所下降,因此在森林恢复过程中需适当引入人为干预机制来增加腐木甲虫多样性。项目同时还对重要的腐木甲虫类群—筒隐翅虫Osoriinae(Coleoptera,Staphylinidae),开展了一些分类学研究工作,描述并发表了亚热带地区该类群的8个新物种。项目累计发表SCI论文3篇,完成了项目预定目标。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10.3897/zookeys.51.457
发表时间:2010-07-23
期刊:ZooKeys
影响因子:1.3
作者:Wu J;Zhou HZ
通讯作者:Zhou HZ
Taxonomy of the subgenus Euleptarthrus Jakobson (Coleoptera, Staphylinidae, Osoriinae, Priochirus) of China with descriptions of three new species
中国Euleptarthrus Jakobson亚属(鞘翅目、葡萄科、Osoriinae、Priochirus)分类及三个新种描述
DOI:--
发表时间:--
期刊:Zootaxa
影响因子:0.9
作者:Jie Wu;Hong-Zhang Zhou
通讯作者:Hong-Zhang Zhou
DOI:10.1016/j.foreco.2012.12.004
发表时间:2013-03
期刊: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影响因子:3.7
作者:Jie Wu;Hui Pan;Shuzhen Yang;Xiaoling Niu
通讯作者:Xiaoling Niu
大空间尺度上天敌逃逸对互花米草入侵成功影响的异质性及其遗传分化和表型可塑性驱动机制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