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090402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07.地球内部物理和地球动力学(含地热学)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中国东南大陆边缘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的接合地带,地质构造独特,尤其以中-新生代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著称,它记录了多期板块聚合离散的过程,长期以来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地区。至今构造体制转换的深部作用及地球动力学机制仍存在争论。研究记录着该区构造体制转换过程的地壳上地幔深部结构特征是揭开该地学之谜的钥匙。研究区内的台湾海峡深部研究相对薄弱,亟待开展深部结构探测研究。.本项目拟使用已在福建沿海地区布设的流动宽频地震台站接收的波形数据,补充中国国家、省级地震台网和台湾地区的台网以及国际地震中心的资料,采用多震相的远近震联合反演的层析成像方法,探测和研究中国东南大陆边缘的地壳上地幔三维结构,寻找构造体制转换的遗迹,并为研究相对薄弱的台湾海峡地区提供更多的深部结构信息,结合相关地质、地球物理证据综合解释分析其深部构造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

结项摘要

中国大陆东南缘地区的地壳上地幔结构对于理解欧亚板块形变以及欧亚板块与菲律宾大洋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非常重要。作者利用在福建沿海布的20个流动台站,29个福建省的固定台站,1个国家台网的台站以及台湾省内的15个台站,共65个台站记录的635个远震事件波形数据,从中挑取出了6869条P波初至到时对该地区进行了层析成像反演。结果表明:在25km到100km深度切片上,可以看到福建沿海地区存在明显高速异常,这个异常体在其他人的Sn波和P波的层析成像结果中都有体现,并解释其为上地幔冷却的火山岩引起的。台湾岛东部也发现有高速异常,地壳上地幔顶部的高速体被解释成菲律宾大洋板块引起的,而上地幔以下的高速异常则是俯冲的欧亚板块。剖面图结果显示,南北剖面图上,菲律宾板块从24°N向北沿着琉球海沟俯冲到了欧亚板块之下至少350km深度的图像清晰。东西剖面上,欧亚板块向东以高角度俯冲到了菲律宾大洋板块之下,并且俯冲以及越过了台湾岛。在台湾南部,欧亚板块显示连续向东俯冲到菲律宾板块之下400km深度的图像。在台湾中部,断离的欧亚板块以较大角度向东俯冲。在台湾中部和北部之下的欧亚板块被向北俯冲的菲律宾大洋板块所撕裂,该撕裂的地幔窗形成了软流圈物质上涌的通道。层析成像图像也显示在中国东南沿海及台湾海峡地区广泛分布着低速异常。研究区地壳上地幔结构表明,台湾中部的造山过程主要归因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大洋板块之间的边界俯冲碰撞构造。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Tracing the Indian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using teleseismic tomography
利用远震层析成像追踪青藏高原中部下方的印度岩石圈地幔
  • DOI:
    10.1016/j.tecto.2010.03.015
  • 发表时间:
    2010-08
  • 期刊:
    Tectonophysic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He, Rizheng;Zhao, Dapeng;Gao, Rui;Zheng, Hongwei
  • 通讯作者:
    Zheng, Hongwei
Collisional tectonics between the Eurasian and Philippine Sea plates from tomography evidences in Southeast China
中国东南部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碰撞构造的层析证据
  • DOI:
    10.1016/j.tecto.2013.03.018
  • 发表时间:
    2013-10
  • 期刊:
    Tectonophysic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Hong-Wei Zheng,;Rui Gao;Ting-Dong Li;Qiu-Sheng Li;Ri-zheng He
  • 通讯作者:
    Ri-zheng He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区深部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现代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洪伟;李廷栋;高锐;贺日政
  • 通讯作者:
    贺日政
中国东部地区深部结构的层析成像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洪伟;耿树方;杨贵;刘淑聪
  • 通讯作者:
    刘淑聪
青藏高原地震层析成像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探与化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洪伟;李廷栋;高锐
  • 通讯作者:
    高锐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藏北羌塘盆地中部地壳低速层分布与动力学意义
  • DOI:
    10.3799/dqkx.2018.35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严江勇;郑洪伟;贺日政;李娱兰;李瑶;牛潇
  • 通讯作者:
    牛潇
羌塘地体内部双湖—冈玛错—龙木错构造带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洪伟;贺日政;杨贵;ZHENG Hong-wei1,HE Ri-zheng1,YANG Gui2(1.Institute;2.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Fujian Province,Fuz
  • 通讯作者:
    2.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Fujian Province,Fuz
时间序列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肺结核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卫生统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付之欧;周扬;陈诚;郑洪伟;宋伟;李苑;陆伟;彭志行
  • 通讯作者:
    彭志行
Curvelet变换在深地震反射数据波场重建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曲中党;贺日政;李廷栋;郑洪伟
  • 通讯作者:
    郑洪伟
远震P波层析成像研究羌塘中央隆起带深部结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邹长桥;贺日政;高锐;张智;郑洪伟;ZOU ChangQiao1,2,HE RiZheng1,GAO Rui1,ZHANG Zhi2 &;2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Guilin University of T
  • 通讯作者:
    2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Guilin University of T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郑洪伟的其他基金

大陆碰撞斑岩铜矿带的深部壳幔结构:冈底斯成矿带与玉龙成矿带对比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大陆碰撞斑岩铜矿带的深部壳幔结构:冈底斯成矿带与玉龙成矿带对比研究
  • 批准号:
    42174172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桐柏造山带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结构与地球动力学研究
  • 批准号:
    41374101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