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西岸海风锋的客观识别及对强对流触发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0504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4.大气动力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Sea breeze front(SBF) is one of the main weather systems that causes severe convection i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predict due to its small scale. This project will study the three-dimesional structure of SBF i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 by using high resolution data obtained from doppler radar, wind profiler and buoy station combined with regular observation data and NCEP reanalysis data. 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model and doppler radar retrieval method in the earth coordinate will be used to take a full study of its meso-scale struture. After that a three dimesional model of SBF will be constructed. The collision and emergence process of severe convection with SBF will be investigated. The dynamic and thermo struture of the severe convection caused by collision-type sea breeze front will be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sea land temperature difference to the strength of sea breeze front will be studied. A WRF model coupled with urban physical sheme will be use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opography to SBF. It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topography to SBF, thus provide a better support to servere weather forecasting i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
海风锋是造成台湾海峡西岸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该系统具有尺度小、强度强和变化快等特点,预报难度大。目前我们对海峡西岸海风锋系统的认识、其对强对流的触发机制均有待于在应用新资料新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提高。本项目将基于分钟级的地面加密区域观测站数据,利用Alpert and Rabinovich-Hadar所使用的客观判定法(AR法)判定识别海风锋的移动速度、演变特征;综合利用多普勒雷达数据、风廓线雷达数据,着重研究其垂直方向上的环流演变特征;选取海风锋触发暴雨个例,采取多种观测资料融合分析、中尺度WRF数值模拟和基于“动态地球坐标系”的双雷达反演等方法,对海峡西岸海风锋系统的三维空间结构、中尺度特征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揭示海峡西岸特殊地形下海风锋导致的强对流天气碰撞、合并、消亡的演变过程及动热力结构特征,为提高海峡西岸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提供技术撑。

结项摘要

海风锋是造成台湾海峡西岸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目前我们对海峡西岸海风锋系统的认识、其对强对流的触发机均有待于在应用新资料新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提高。本项目基于分钟级的地面加密区域观测站数据,利用客观判定法(AR法)判定识别海风锋的移动速度、演变特征;综合应用台湾海峡西岸2015-2019年连续5年多普勒雷达数据、风廓线雷达数据,统计海峡西岸海风锋的活动规律和气候特征,将海风锋影响归为2类:海风锋影响无天气型;海风锋触发强对流天气型。并通过客观判定法(AR法)统计风向、风速、温度、露点温度、紊流强度的变化定义海风锋到达时间,研究分析海峡西岸海风锋的移动特征和日变化特征。选取海风锋触发强对流典型个例,采取多种观测资料融合分析、中尺度WRF数值模拟和基于“动态地球坐标系”的双雷达反演等方法,对海峡西岸海风锋系统的三维空间结构、中尺度特征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揭示海峡西岸特殊地形下海风锋导致的强对流天气碰撞、合并、消亡的演变过程及动热力结构特征,初步建立海峡西岸海风锋天气概念模型及触发强对流的三维概念模型。为提高海峡西岸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是基于台湾海峡西岸实际强对流预报业务中提炼的相关科学问题,研究成果主要应用在福建省沿海台站的短临预警业务中,对于改善短临预警准确率有较好的使用价值。未来随着边界层垂直探测资料的加密和相控阵雷达的应用,能更好地揭示海风锋天气过程,进一步完善本研究建立的天气概念模型,提升短临预警准确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1)
闽南沿海一次春季海雾过程微物理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伟;陈德花;胡雅君;荀爱萍;蒋永成;孙学金
  • 通讯作者:
    孙学金
厦门地区海陆风环流观测及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海峡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荀爱萍;黄惠镕;陈德花
  • 通讯作者:
    陈德花
基于地基遥感资料的厦门市污染边界层特征分析
  • DOI:
    10.13671/j.hjkxxb.2019.023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永成;张晗昀;张伟;张玲;陈德花;郑辉;谢祖欣;陈进生
  • 通讯作者:
    陈进生
厦门市S波段双偏振雷达测雨效果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气象与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荀爱萍;张伟;黄惠镕;陈德花
  • 通讯作者:
    陈德花
厦门市颗粒物输送路径和源区季节特征分析
  • DOI:
    10.19672/j.cnki.1003-6504.2018.10.02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环境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永成;蒋宗孝;童怀忠;陈德花;李璇;李镔;邓发荣;张磊;赵丽娟;赵天良
  • 通讯作者:
    赵天良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台风“利奇马” (1909)快速增强事件的降水演变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气象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巧谊;张玉轩;江慧远;郑辉;陈德花;胡雅君
  • 通讯作者:
    胡雅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