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噬菌体多肽对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肠毒素快速检测的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1101276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负责人:
吕海芹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2008.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张驰、曹广亮、夏静、吕丹、史婷婷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引起食物中毒的第二大细菌, SA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s)的检出是确定食物被致病性SA污染的决定因素。传统的食源性SA的检测方法已远不能满足大规模快速检测的要求,新型快速简便、高通量的SA和SEs检测方法的研究是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噬菌体只感染细菌,对人和环境无害,生产成本低,易被改造,被广泛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本项目拟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特异性SA菌体表面蛋白和SEA-SEE;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并大量生产能特异性结合上述蛋白的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多肽;对噬菌体多肽用金纳米颗粒或荧光蛋白进行标记,在此基础上开发便捷实用、灵敏、特异、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食源性SA及SEs快速检测新方法和装置,为探索全新的食物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对我国食品安全监测有重大意义。
英文摘要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引起食物中毒的第二大细菌,SA 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s)的检出是确定食物被致病性SA 污染的决定因素。目前对肠毒素的检测主要是通过ELISA法和PCR法,这两种方法均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成本高、不利于现场检测等。本项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和定量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了特异性SA菌体表面蛋白SPA和肠毒素SEA、SEB、SEC、SED、SEE的编码cDNA片段;上述cDNA片段被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中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在IPTG诱导下进行高效表达;通过亲和层析方法纯化了表达的目的产物;以上述表达产物为靶标,通过亲和筛选方法从12肽的噬菌体文库中获得了特异性结合噬菌体多肽;扩增和纯化了噬菌体12肽库,以扩增产物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高效价的M13抗血清。为后期的研究快速廉价食源性SA和SEs的检测途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