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油菜耐湿性QTL的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1171589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64.0 万元
负责人:
张学昆
学科分类:
C1307.作物基因组及遗传学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程勇、龙卫华、郑普英、谭筱玉、宋稀、李鹏伟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我国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因季节性多雨气候及水稻-油菜轮作制度,油菜湿害频繁发生,严重地区可造成17%-42%的产量损失,因此开展油菜品种耐湿性的遗传改良,对于减轻湿害和扩大冬闲田的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是在初步明确了油菜耐湿性生理生化、遗传规律和QTL初定位的基础上,拟利用项目依托单位构建的油菜测序数据库结合BAC文库的筛选等技术,对初定位获得主效位点qWLR1区段(贡献率达17.8%)全长序列进行测序分析,根据序列信息设计区间内特异SSR、SNP标记,对主效QTL区间进行分子标记加密。同时通过构建高代选择回交群体BC4F2实现对耐湿性主效QTL的精细定位,为今后筛选和克隆耐湿性相关的候选基因以及基因功能验证奠定基础。另外对与耐湿抗性共分离或紧密连锁的PCR标记进行有效性评估,从而建立油菜耐湿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新体系,为加快油菜抗渍育种进程提供技术支撑。
英文摘要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在该地区油菜渍害发生十分普遍。渍害可造成油菜最终减产17-42.4%。渍害已成为制约我国油菜单产的重要因素。开展油菜品种耐渍性的遗传改良,对于降低渍害带来的产量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率先建立油菜发芽期、苗期及成熟期的耐渍性鉴定方法,确定了耐渍性评价的表型鉴定指标,综合评价了发芽期、苗期及成熟期耐渍性的相关性,明确了品种发芽期的耐渍性可以作为评价其田间最终耐渍性的重要指标。这一结果大大提高了油菜种质耐渍性鉴定的效率。本研究还利用中双9号(耐渍)及GH01(渍水敏感)作为亲本构建了BC2F2双向导入系群体并命名为GIL(50个株系)和ZIL(58个株系)群体,利用GBS进行了群体基因型分析,结合发芽期的表型鉴定我们完成了耐渍性相关性状的QTL定位。我们共检测到控制耐渍性相关性状的QTL68个,分析QTL与遗传背景的互作后,共检测到不受遗传背景影响的QTL6个。根据显著标记的物理位置信息,大部分QTL可定位在1-2Mb内。同时我们开展了耐渍性的转录水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鉴定了一批耐渍候选基因。将二者结果结合起来为下一步耐渍关键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10.3390/ijms14022637
发表时间:2013-01-28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影响因子:5.6
作者:Zou X;Tan X;Hu C;Zeng L;Lu G;Fu G;Cheng Y;Zhang X
通讯作者:Zhang X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徐明月;程勇;张学昆;邹锡玲
通讯作者:邹锡玲
DOI:10.1371/journal.pone.0089731
发表时间:2014
期刊:PloS one
影响因子:3.7
作者:Zou X;Hu C;Zeng L;Cheng Y;Xu M;Zhang X
通讯作者:Zhang X
DOI:10.1016/j.fcr.2015.06.007
发表时间:2015-08
期刊:Field Crops Research
影响因子:5.8
作者:Lu, Guangyuan;Xu, Jinsong;Zhang, Xuekun;Zou, Xiling
通讯作者:Zou, Xiling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