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婚后居住形式与合作行为的进化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1470453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83.0 万元
负责人:
季婷
学科分类:
C0302.行为生态学
结题年份:
2018
批准年份:
2014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邓玲玲、何巧巧、朱平芬、范宋佳、夏凡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相比其他动物,人类具有许多独特的行为和生活史特征。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焦点,但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人类行为生态学是将行为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用于人类行为研究的一门学科,为人类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工具和全新的视角。合作行为的进化是进化生物学中最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跨文化博弈实验研究表明文化背景、经济水平、亲属制度和亲缘关系对合作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婚后居住形式代表了不同的扩散模式,并将对家庭结构、亲属制度、和亲缘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婚后居住形式本身的进化机制和其在合作行为进化中的作用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将应用行为生态学理论,结合人口信息调查、实验博弈和理论模型分析,研究中国西南横断山区少数民族摩梭人、普米族、彝族和藏族的婚后居住形式和合作行为,探讨不同民族婚后居住形式的适应性机制,以及特定的婚后居住形式对人类合作行为的影响。
英文摘要
Humans show many unique behaviors and life history patterns compared to other animals. Why do we behavior like this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s to scientists. Yet many questions are remaining unsolved.The study of human behavior can help to understand deeply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human species, and also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policy making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Emerged in 1970s, Human behavior ecology is focusing on applying theories of behavior ecology to the study of human behavior, it provides the new tool and gives new insights on understanding the adaptiveness of human behavior.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etical question in evolutionary biology. Cross-cultural studies using economic games have showed that economic status, cultural norms, kinship systems, and relatedness all show important effects on human cooperation behavior. Post-marital residence patterns specify dispersal strategies of men and women, and determine kinship, family structure, reproductive conflict and local relatedness, thu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ost-marital residence on cooperation behavior.The aim of the present proposal will be to use the latest quantitative and theoretical tools of human behavioral ecology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complex post-marital residence patterns and cooperation behavior of the minorities Mosuo, Yi, Pumi, and Tibetan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d to examine cross-culturally the effect of post-marital residence on cooperation.
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复杂多样,解释这些多样性的起源一直是人类学和进化生物学中的难题。本研究应用行为生态学理论,结合人口信息调查、博弈实验和理论模型分析,研究了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婚后居住形式及合作行为,探讨了不同婚后居住形式的适应性机制,及对人类合作行为的影响。主要结果为:.1.对四川泸沽湖地区摩梭人和当地其他少数民族开展人口调查,对种群进行动态监测,建立人口统计纵向数据库;.2.研究了普米族和摩梭人中亲属制度及婚后居住形式的转变机制,并建立了婚后居住形式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显示两种婚后居住形式不能在种群中长期共存,种群的初始频率决定最终哪种策略胜出,揭示了频率依赖选择在亲属制度进化中的重要作用;.3.跨文化博弈实验结果显示低扩散水平与较低的合作水平相关。结果支持局部竞争增加导致合作减少的假说;.4.摩梭母亲对子女存在偏性别投入,母亲帮助女儿提前生育并提高其后代的存活率,但并不影响儿子的后代存活率。母亲去世后,成年儿子从原生家庭扩散的概率增加;.5.合作网络结果显示,13.7%的摩梭家庭被认为“有蛊”,被排斥在主流合作网络之外。“有蛊”家庭在互赠礼物、劳动合作及通婚方面更少地与“无蛊”家庭发生联系。“有蛊”家庭聚集在一些较小的网络之中,在内部互相帮助。没有证据表明这种有害的标签与不合作有关;.6.对家庭间劳动合作的分析表明,亲缘关系、互惠、需求、婚姻关系及地理距离都对帮助行为有影响。不论是否互惠,摩梭家庭更倾向于帮助亲属,即使距离较远。而远亲之间及非亲属之间更可能建立互惠关系。这些结果表明亲缘选择在真实人类社会中的合作起到重要作用;.7.基于对手偏好建立了非对称合作进化的博弈理论模型。结果表明该系统可能存在稳定的局部非对称内平衡点;且该系统的进化稳定性与经典的非对称进化博弈模型类似。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Not leaving home: grandmother and Mosuo male dispersal in a duolocal human society
不离家:祖母和摩梭男性在双地域人类社会中的流散
DOI:--
发表时间:2016
期刊:Behavioral Ecology
影响因子:2.4
作者:He Qiao-Qiao;Wu Jia-Jia;Ji Ting;Tao Yi;Mace Ruth
通讯作者:Mace Ruth
Kinship underlies costly cooperation in Mosuo villages.
摩梭村庄合作的代价高昂,血缘关系是其背后的基础
DOI:10.1098/rsos.171535
发表时间:2018-03
期刊: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影响因子:3.5
作者:Thomas MG;Ji T;Wu J;He Q;Tao Y;Mace R
通讯作者:Mace R
Population structured by witchcraft beliefs
由巫术信仰构成的人口
DOI:10.1038/s41562-017-0271-6
发表时间:2018-01-01
期刊:NATURE HUMAN BEHAVIOUR
影响因子:29.9
作者:Mace, Ruth;Thomas, Matthew G.;Tao, Yi
通讯作者:Tao, Yi
DOI:10.1016/j.jtbi.2018.05.012
发表时间:2018
期刊: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影响因子:2
作者:He Qiao-Qiao;Feng Tian-Jiao;Tao Yi;Zhang Boyu;Ji Ting
通讯作者:Ji Ting
Kinship as a frequency dependent strategy.
亲属关系作为频率依赖策略
DOI:10.1098/rsos.150632
发表时间:2016-02
期刊: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影响因子:3.5
作者:Ji T;Zheng XD;He QQ;Wu JJ;Mace R;Tao Y
通讯作者:Tao Y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蛊信仰的形成及合作行为的进化生物学研究
  • 批准号:
    3197140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9.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9
  • 负责人:
    季婷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