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禀赋、资源配置与教育扩展对我国教育不平等的影响机制与实证研究
批准号:
71003064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17.0 万元
负责人:
熊艳艳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G0407.教育管理与政策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李宏彬、施新政、刘震、罗蓓、秦勉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本项目主要从初始禀赋、教育资源配置和中国独特的制度背景下的教育扩展三方面来探究影响我国教育不平等的主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学者就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差距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已开展了大量丰富的研究,然而相比之下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所以本项课题就是要研究究竟有哪些因素导致了我国教育不平等的加剧或改善,以填补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并且为政府制订相应具体的政策措施提供经实证检验的微观基础。本研究将采用高质量、大样本的家庭户/个人调查数据以及省市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法、组群效应法、广义矩估计法和工具变量法等规范严谨的计量分析方法,极大地解决已有研究中难以克服的内生性问题,准确识别出各影响因素与教育不平等之间的因果关系,这进一步为政府制订各种相应措施提供真实有效、稳健的微观依据。
英文摘要
促进教育公平、降低教育不平等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也是社会学和教育学界一直以来的重点研究课题,近年来又逐渐成为经济学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就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差距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已开展了大量丰富的研究,然而相比之下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所以本项课题就是要从产生问题的源头入手,从初始禀赋、教育资源配置和中国独特的制度背景下的教育扩展三方面来研究究竟有哪些因素导致了我国教育不平等的加剧或改善,以填补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制订各种相应措施提供真实有效的、稳健的微观依据。本项目采用高质量的微观调查数据以及省市级面板数据,运用规范严谨的计量分析方法,较好地解决已有研究中难以克服的内生性问题,较为准确地识别出各个影响因素与教育不平等之间的因果关系。课题组首先界定教育不平等的概念和内涵,梳理和评述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测算教育基尼系数,估计各个因素对我国教育分布的影响作用。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从总体上看,中国的教育差距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年稳步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显著减小,东北地区最低、西部地区最高。农村地区的教育不平等现象较城市地区严重,且城乡间的教育差距有先缩小后拉大的趋势。(2)从初始禀赋的因素上看,提高家庭收入与父亲的教育水平有利于减少下一代的教育差距;减少收入差距也有利于增加教育公平。因此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政策、转移支付政策、在农村地区加强教育观念,都有利于减少教育差距。同时,促进性别上的教育公平,在更多的女性人口中普及教育也能较好地优化我国整体上的教育分布。(3)从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看,政府增加教育支出、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增加高等教育的生师比以及减少初中教育的生师比,都将有效地改善教育不平等现象。但是,研究结果也指出增加教育经费支出的作用很有限。相比之下,提高教师平均教育水平以及减少初中师生比的措施则更有效。(4)从教育扩展的角度来看,研究发现,教育存量与教育不平等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当平均受教育水平低于10年时,教育差距会随着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减少,但超过这一临界水平后,教育差距就会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扩大。此外,高校扩招总体上减少了高等教育的不平等现象,但是也加剧了社会整体的教育差距。因此,政府继续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对提高我国各地区的教育公平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The End of Cheap Chinese Labor
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终结
DOI:10.1257/jep.26.4.57
发表时间:2012-09-01
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影响因子:8.4
作者:Li, Hongbin;Li, Lei;Xiong, Yanyan
通讯作者:Xiong, Yanyan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