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微生物介导的氮循环及其受压力调控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1951117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8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4.生物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hadal nitrogen cycl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ep sea elemental cycle and the basis for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hadal ecosystem.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research on key scientific issues such as the nitrogen balance of the trenches, the scale and regulation mechanisms of the microbial nitrogen cycle.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work, the applicant proposed the scientific hypothesis: the high pressure environment of the hadal causes oxygen stress on the cells, stimulates the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and regulates the microbial nitrogen metabolism, which is the key factor causing the loss of nitrogen in the hadal zones.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specifically enrich and isolate the nitrogen-metabolizing functional groups and key species through high-pressure reactor technology; detect the nitrogen metabolism capacity of hadal microorganisms at the community level and pure culture level by isotopically labeled feeding experiments, to assess the scale of hadal microbial nitrogen cycle;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itrogen metabolism genes, antioxidant genes, and high-pressure at the genome and transcriptome levels, and reveal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high-pressure stimulation of denitrification pathway. This research will be the first attempt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bial pressure adaptation and elemental cycling in high pressure environments such as hadal trenches and deep biosphere.
深渊氮循环是深海元素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深渊生态系统起源和演化的基础。然而,深渊的氮平衡,微生物氮循环的规模与调控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尚缺乏研究。根据前期的工作,申请者提出科学假说:深渊的高压环境对细胞造成氧胁迫,刺激反硝化过程,调控微生物氮代谢,这是造成深渊氮流失的关键因素。在本申请项目中,我们将通过高压反应器技术特异性富集和分离深渊来源的氮代谢功能类群和关键物种;通过同位素标记喂养实验,在群落水平和纯培养水平检测深渊微生物的氮代谢能力,评估深渊微生物氮循环的规模;在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分析氮代谢基因、抗氧化基因、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高压刺激反硝化途径的生物学基础。这一研究将是研究深渊、深部生物圈等高压环境下微生物群体压力适应与元素循环关系的首次尝试。

结项摘要

项目组聚焦项目申请书和计划书中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a) 自主研发了《沉积物RNA固定取样器》可在采集现场固定沉积物中的原位微生物RNA信息,避免在样品转移到甲板的过程信息改变。对比传统取样方式,大约25%的物种、基因只在原位固定的样本中发现。设计了古菌特异性引物和细菌特异性引物。与通用引物相比,在30个马里亚纳海沟沉积物中,有46个科水平的细菌仅可被新设计的引物检测到;有8个科水平的古菌仅可被新设计的引物检测到。上述技术研发为进一步探索深渊沉积物生态系统中独特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提供新手段。.c) 从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渊区和非深渊区沉积物中分离出41株真菌可在20MPa下生长,3株可在60MPa的压力生长。表明存在耐压真菌在深渊生态系统中发挥生态功能。这些菌种的分离也为项目的后续开展提供宝贵的生物材料。.d) 通过环境基因组分析,揭示了77个海沟沉积物中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的全球分布模式,发现了5个新的NOB分支,包括新的门(命名为Ca. Nitrospilota)。基因组分析揭示Ca. Nitrospilota的异养生活方式与所有发现的其他NOB不同。以马里亚纳海沟沉积物保压保存样品为培养物,代谢活性检测与宏转录组分析共同确认,即使在有氧气存在下仍具有明显硝酸盐还原活性,这与传统认知有悖。这些结果都指示深渊的硝酸盐的生成与转化被低估。高压更有利于硝酸盐向氮气的转化,导致氮流失。.e) 分离出耐压菌株Pseudomonas 2-3和Halomonas titanicae ANRCS81并证实了高压对其细胞生长及氮代谢的调控符合“共适应理论”,在高压与温度、盐度、氧化还原度等多重环境因子作用下,深海生命演化形成了通用策略以应对环境胁迫,其核心是调控能量分配和抗氧化。这一工作揭示了高压对微生物氮代谢的调控机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reveals common adaptation mechanisms under different stresses for moderately piezophilic bacteria
转录组分析揭示了中度嗜压细菌在不同压力下的常见适应机制
  • DOI:
    10.1007/s00248-020-01609-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Microbial Ecology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Han Wang;Yu Zhang;Douglas Bartlett;Xiang Xiao
  • 通讯作者:
    Xiang Xiao
高压能否促进厌氧生物到好氧生物的快速演化?
  • DOI:
    10.16183/j.cnki.jsjtu.2021.s1.028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宇;肖湘
  • 通讯作者:
    肖湘
Genomic and enzymatic evidence of acetogenesis by anaerobic methanotrophic archaea
厌氧甲烷氧化古菌产乙酸的基因组和酶学证据
  • DOI:
    10.1038/s41467-020-17860-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16.6
  • 作者:
    Shanshan Yang;Yongxin Lv;Xipeng Liu;Yinzhao Wang;Qilian Fan;Zhifeng Yang;Nico Boon;Fengping Wang;Xiang Xiao;Yu Zhang
  • 通讯作者:
    Yu Zhang
Stimulated Organic Carbon Cycling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hift Driven by a Simulated Cold-Seep Eruption.
模拟冷泉喷发驱动的有机碳循环和微生物群落转变
  • DOI:
    10.1128/mbio.00087-22
  • 发表时间:
    2022-04-26
  • 期刊:
    mBio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Lv Y;Yang S;Xiao X;Zhang Y
  • 通讯作者:
    Zhang Y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iezotolerant fungi from Mariana Trench sediment
马里亚纳海沟沉积物中耐压真菌的分离和表征
  • DOI:
    10.1016/j.dsr.2022.103873
  • 发表时间:
    2022-09
  • 期刊:
    Deep-Sea Research Part I
  • 影响因子:
    --
  • 作者:
    Jiakang Li;Yu Zhang;Yongxin Lv;Xiang Xiao
  • 通讯作者:
    Xiang Xi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MODWT变换的海洋重力观测航行数据滤波方法
  • DOI:
    10.11840/j.issn.1001-6392.2020.04.00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海洋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鹤泉;金绍华;张宇
  • 通讯作者:
    张宇
基于SODA资料的南海表层风能输入的空间分布与长期趋势研究
  • DOI:
    10.11978/201713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热带海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倩;崔超然;张宇;刘志宇;管玉平;黄瑞新
  • 通讯作者:
    黄瑞新
高度取向ZSM-5分子筛膜的制备及其CO_2/H_2分离性能
  • DOI:
    10.3969/j.issn.1001-8719.2020.02.01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石油学报. 石油加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洋;王林;刘黎;王政;张宇;刘艳;邵秀丽;姜南哲;金政伟;焦洪桥
  • 通讯作者:
    焦洪桥
基于Sentinel-1 SAR的埃默里冰架前端位置自动检测研究
  • DOI:
    10.13203/j.whugis20180171
  • 发表时间:
    2018-12
  • 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斐;王振领;张宇;张胜凯;朱婷婷
  • 通讯作者:
    朱婷婷
轴承内部润滑油分布及回流的试验观察与研究
  •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918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摩擦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鹤;张宇;王文中
  • 通讯作者:
    王文中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宇的其他基金

去势环境下CAF来源的CREB3L4通过增强癌细胞脂肪酸合成促进前列腺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303434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南极冰下微生物种群水平的高压适应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1676177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低能量环境中冷泉微生物的能量分配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1476123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生物介导形成菱面型白云岩晶体的研究
  • 批准号:
    41102211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