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基于前节OCT图像的闭角型青光眼诊断及治疗仿真方法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61071151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负责人:
鞠颖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F0124.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胡洁、谢杰镇、刘斌、高岩、胡安娣娜、林立凡、苏乐、王超翼、朱敬华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闭角型青光眼是以房角变窄或关闭等明显形态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常见高发致盲眼病。但目前对其病程发展的程度和治疗方案的优劣都没有定量的评价方式,仍以医生的主观判断为主要依据。本项目拟以临床获得的人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序列)为基础,首先分割出角膜、虹膜和晶状体等主要结构,再根据图像特点进行合理的配准和简化,构建出能够体现病患个体特征的前节三维形态模型;进一步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出带有个体特征的前节物理模型;再建立起能够描述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病理过程的房水循环动力学模型。最后将以上三个模型整合起来,构建闭角型青光眼诊断、治疗和手术仿真评价系统。该系统可用来模拟发病进程,定量评价病理状态;更可模拟药物和手术治疗方案在个体病患实施的过程和结果,以实现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药物治疗和手术方案设计和定量分析。具有显著的科研价值和社会意义
英文摘要
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基本按照立项申请书中预定的技术路线开展,分别从形态、物理和功能三个方面建立与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相关的若干组织结构的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病理和治疗过程的模拟仿真。①首先在形态方面,基于前节OCT图像(序列),建立了人眼前节这个闭角型青光眼发病重点相关部位的形态模型;②在形态模型的基础上,为人眼前节建立物理模型,对瞳孔粘连、房角关闭导致眼压增加的病理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手术治疗机制进行了仿真;③对前期用于描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的人眼房水循环模型进行了修改,将前后房分开建模,实现了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的模拟,也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了模拟;④基于上述研究路线,基本已建立起一套将以上三个模型整合起来的闭角型青光眼诊断、治疗和手术仿真评价系统。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鞠颖;陈迎潮;黄晓阳;刘向荣;冯敏;於猛
通讯作者:於猛
DOI:--
发表时间:2009
期刊:中国数字医学
影响因子:--
作者:蒋石运;鞠颖
通讯作者:鞠颖
DOI:--
发表时间:2010
期刊: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秦永顺;鞠颖
通讯作者:鞠颖
癌症miRNA表达谱中的多isomiR相互作用识别方法研究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7万元
  • 批准年份:
    2020
  • 负责人:
    鞠颖
  • 依托单位:
基于房水动力学模型和眼底物理模型的青光眼仿真方法研究
  • 批准号:
    6060102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6
  • 负责人:
    鞠颖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