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气候系统内部自然变率对全球变暖“停滞”的相对贡献率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0600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1.物理海洋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Although the 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 has been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since 2000s, the global mean surface temperature shows an unexpected slowdown, which is referred to as the global warming hiatus. The hiatus has become a forefront question for the climate community. As for its mechanism, natural climate variability has been attributed to the recent hiatus, overwhelming the contribution of external forcing. Previous research seeks for the key region, where the climate variability can lead to suface cooling and associated heat uptake from the surface.However, these research overlooks the global impact of climate variability, i.e. the changes in regions beyond the key region also contribute the global mean surface temperature. Given that the hiatus is identified by global mean surface temperature, this project will analyse multi-model simualtions from CMIP5 pre-industrial, historical and RCP8.5 future senarios to quantify the individual contributions of natural climate variability to the recent global warming hiatu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spatial temperature pattern and associated vertical heat redistribu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ject will give a deep insight into the importance of natural climate variabilty and diagnose the mechanism for this recent global warming hiatus.
进入21世纪以来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但是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升温趋势减缓甚至变冷,被称为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该现象的发现迅速成为国际气候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热点问题。就其产生机制而言,目前学界普遍接受地球气候系统内部自然变率是导致这次全球变暖“停滞”事件的主要原因。然而前人的研究多是强调气候模态在某个区域的降温和热量向深层传输对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升温减缓的影响,忽略了气候模态在其他区域的影响。鉴于全球变暖“停滞”现象是基于全球平均表面温度这一整体指标进行辨识,本项目拟利用CMIP5在工业革命前、历史气候模拟和RCP8.5未来情景试验的多模式资料,从这些模态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表面温度空间分布和相应的全球热量垂向再分配这两个方面,量化其对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的相对贡献率。该项目的完成能够深刻理解地球气候系统内部自然变率在复杂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并用来诊断最近这次全球变暖“停滞”的形成原因。

结项摘要

最近发生的全球变暖“停滞”事件对已有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升高导致全球变暖这一共识产生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辨识和机理研究迅速成为国际气候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热点问题。本项目基于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和CMIP5/6多模式多情景数值模拟,借助多种简单海洋模式试验和CESM气候模式的起搏器试验,从地球气候系统内部自然变率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表层温度空间分布和相应的全球热量垂向再分配这两个方面量化其对全球平均温度的相对贡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中高纬度欧亚大陆大气内部的随机变化形成的具有年代际尺度的冷海洋-暖大陆模态对于这次全球变暖“停滞”具有重要贡献,冷海洋-暖大陆模态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同步决定了这次全球变暖“停滞”,且两者具有同等的贡献。(2)揭示海洋动力过程通过调制北大西洋温跃层起伏可以对北大西洋在这次变暖“停滞”期间上层热含量进行垂向热量再分配,即绝热过程可以导致上层海洋的垂向热量再分配。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能够深刻理解气候气候系统内部自然变率在复杂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并用来诊断最近这次全球变暖“停滞”的形成原因。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ynchronized tropical Pacific and extratropical variability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过去三十年热带太平洋和温带同步变化
  • DOI:
    10.1038/s41558-020-0753-9
  • 发表时间:
    2020-04
  • 期刊:
    Nature Climate Change
  • 影响因子:
    30.7
  • 作者:
    Yang Jun-Chao;Lin Xiaopei;Xie Shang-Ping;Zhang Yu;Kosaka Yu;Li Ziguang
  • 通讯作者:
    Li Zigu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滇池流域源头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分布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珮媛;吴晓妮;李子光;赵洛琪;付登高;段昌群
  • 通讯作者:
    段昌群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子光的其他基金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在大西洋尼诺年代际变化和未来预估中的作用
  • 批准号:
    42376022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