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结晶吸收机制的研究及其在设计、评价新型纳米结晶中的应用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8117300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H3408.药剂学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徐璐; 凌桂霞; 刘晓红; 王永军; 付强; 王金铃; 刘聪; 罗聪; 艾笑语;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提高难溶性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是制剂学领域的一大难题。众所周知,纳米结晶技术可以通过增加水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克服药物的自身不足。本课题组的研究表明:与固体分散体(Nimotop?)相比,尼莫地平纳米结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确增加,但是其溶出度却明显降低,即尼莫地平纳米结晶的水溶性与生物利用度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由此,本课题组认为:纳米结晶很可能以结晶态直接吸收。本项目旨在研究纳米结晶的吸收机制。通过制备、评价不同粒径/晶型的纳米结晶,研究粒径/晶型对难溶性药物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为吸收机制的研究积累事实依据;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从细胞水平、组织水平乃至整体动物水平研究(定性、定量)纳米结晶的吸收机制;最后,基于纳米结晶的理化性质和吸收机制,建立纳米结晶的质量标准,设计适合口服的纳米结晶药物传递系统。本项目对难溶性药物的开发以及纳米结晶技术的应用具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结项摘要
一般认为水溶性和膜透性是影响药物吸收的两个关键因素,因此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是药剂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纳米结晶技术由于其载药量高、安全性好、制备工艺简单而备受研究人员的亲睐,口服纳米结晶药物传递系统(oral nanocrystal drug delivery system,ONCDDS)已经成为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重要手段。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与固体分散体(Nimotop®)相比,尼莫地平纳米结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确增加,但是其溶出度却明显降低,即尼莫地平纳米结晶的水溶性与生物利用度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基于此,本研究紧紧围绕纳米结晶的吸收机制,选择8种难溶性药物为模型,通过不同技术手段制备了不同粒径/晶型的纳米结晶,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对其进行全面表征,确定将动态光散射技术与激光衍射相结合,辅以电镜的直观表征可以准确测定纳米结晶的粒径;对纳米结晶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详细记录了纳米结晶在稳定性研究过程中的外观变化,并监测其理化性质,确定了影响纳米结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研究了纳米结晶在不同溶出介质及不同条件下的溶出,发现纳米结晶的粒径、晶型及形态均会影响纳米结晶的水溶性;研究了纳米结晶在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发现纳米结晶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但与体外溶出并不一定存在相关性;以尼莫地平纳米结晶为例的吸收机制研究,揭示了纳米结晶的吸收机制为:尼莫地平纳米结晶经巨胞饮和小窝蛋白介导的胞吞被肠细胞摄取,经肠细胞内一系列生物转运后,被外排至肠系膜淋巴中,从而避免了首过效应,提高了尼莫地平纳米结晶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最后,确定了尼莫地平纳米结晶口服吸收的临界粒径。本研究的开展对于设计粒径一定、晶型恰当的有特异性吸收方式的新型ONCDDS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截至目前,本研究已发表21篇文章,均为SCI收载,国内授权专利一项,达到了我们初始定的目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Supramolecular micellar nanoaggregates based on a novel chitosan/vitamin E succinate copolymer for paclitaxel selective delivery.
基于新型壳聚糖/维生素 E 琥珀酸酯共聚物的超分子胶束纳米聚集体,用于紫杉醇选择性递送
- DOI:10.2147/ijn.s26305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 影响因子:8
- 作者:Lian H;Sun J;Yu YP;Liu YH;Cao W;Wang YJ;Sun YH;Wang SL;He ZG
- 通讯作者:He ZG
Star-Shape Redox-Responsive PEG-Sheddable Copolymer of Disulfide-Linked Polyethylene Glycol-Lysine-di-Tocopherol Succinate for Tumor-Triggering Intracellular Doxorubicin Rapid Release: Head-to-Head Comparison
用于肿瘤触发细胞内阿霉素快速释放的二硫键连接聚乙二醇-赖氨酸-二生育酚琥珀酸酯的星形氧化还原响应性 PEG 可脱落共聚物:头对头比较
- DOI:10.1002/mabi.201400149
- 发表时间:2014-10-01
- 期刊: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
- 影响因子:4.6
- 作者:Ai, Xiaoyu;Sun, Jin;He, Zhonggui
- 通讯作者:He, Zhonggui
Emerging integrated nanohybrid drug delivery systems to facilitate the intravenous-to-oral switch in cancer chemotherapy
新兴的集成纳米混合药物输送系统促进癌症化疗中静脉注射到口服药物的转换
- DOI:10.1016/j.jconrel.2013.12.030
- 发表时间:2014-02-28
- 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 影响因子:10.8
- 作者:Luo, Cong;Sun, Jin;He, Zhonggui
- 通讯作者:He, Zhonggui
Enteric Polymer Based on pH-Responsive Aliphatic Polycarbonate Functionalized with Vitamin E To Facilitate Oral Delivery of Tacrolimus
基于 pH 响应性脂肪族聚碳酸酯的肠溶聚合物,经维生素 E 功能化,促进他克莫司的口服给药
- DOI:10.1021/bm501847u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BIOMACROMOLECULES
- 影响因子:6.2
- 作者:Wang Menglin;Sun Jin;Zhai Yinglei;Lian He;Luo Cong;Li Lin;Du Yuqian;Zhang Dong;Ding Wenya;Qiu Shuhong;Liu Yuhai;Kou Longfa;Han Xiangfei;Xiang Rongwu;Wang Yongjun;He Zhonggui
- 通讯作者:He Zhonggui
Enhanced Oral Delivery of Paclitaxel Using Acetylcysteine Functionalized Chitosan-Vitamin E Succinate Nanomicelles Based on a Mucus Bioadhesion and Penetration Mechanism
基于粘液生物粘附和渗透机制,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功能化壳聚糖-维生素 E 琥珀酸酯纳米胶束增强紫杉醇的口服递送
- DOI:10.1021/mp400282r
- 发表时间:2013-09-01
- 期刊:MOLECULAR PHARMACEUTICS
- 影响因子:4.9
- 作者:Lian, He;Zhang, Tianhong;He, Zhonggui
- 通讯作者:He, Zhonggu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生物分配胶束色谱用于评价药物膜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药学学报,2005,40(10):865-870.
- 影响因子:--
- 作者:毛晶晶;孙进;何仲贵
- 通讯作者:何仲贵
生物分配色谱用于评价药物膜转运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化学进展,2006; 18: 1002-1008.
- 影响因子:--
- 作者:孙进;王永军;何仲贵
- 通讯作者:何仲贵
脂质体电色谱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孙进;王永军;何仲贵
- 通讯作者:何仲贵
微乳电动色谱法及其应用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分析化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建芳;隋晓璠;孙 进;王永军;何仲贵
- 通讯作者:何仲贵
LC-MS法快速测定尼群地平纳米结晶制剂在Beagle犬中的血药质量浓度
- DOI:10.14066/j.cnki.cn21-1349/r.2017.01.010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董艳杰;李婧茹;苏玉娇;刘冰洋;付 强;何仲贵
- 通讯作者:何仲贵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何仲贵的其他基金
构建淋巴转运肿瘤细胞激活的类甘油三酯口服前药的几个科学问题
- 批准号:82173766
- 批准年份:2021
- 资助金额: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构建淋巴转运肿瘤细胞激活的类甘油三酯口服前药的几个科学问题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1
- 资助金额:55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肿瘤微环境氧化还原双重响应型硫/硒键桥连紫杉醇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和评价
- 批准号:81872816
- 批准年份:2018
- 资助金额:6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基于乳腺癌氨基酸转运体LAT1和ATB0,+高表达和表达异质性的双靶向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构建和评价
- 批准号:U1608283
- 批准年份:2016
- 资助金额:250.0 万元
-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肿瘤胞外pH微环境响应的去PEG化“配体包埋式”主动靶向透明质酸环糊精纳米粒的几个科学问题
- 批准号:81573371
- 批准年份:2015
- 资助金额:75.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基于P-gp抑制的星形聚合物的研究及其在口服传递中的作用
- 批准号:81373336
- 批准年份:2013
- 资助金额:65.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以肠寡肽转运蛋白为靶点的阿糖胞苷拟肽类前药的设计与评价
- 批准号:30973655
- 批准年份:2009
- 资助金额:3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生物分配胶束色谱与药物的肠吸收和膜转运的关系
- 批准号:30672556
- 批准年份:2006
- 资助金额:25.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