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癌症早期个性化诊疗的免标记细胞筛选微纳操控方法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30200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124.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concentration of cancer cells (malignant tumor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stream or the lymphatic system is prognostic of metastatic disease in cancers. Thus, the separation of cancer cells from the blood is essential for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tumor metastasis and th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In this project, we study on the micro- and nanomanipulat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cell biology and electrokinetics based on optically-induced dielectrophoresis (ODEP). The cell rotation features and the difference of DEP force induced by a nonuniform electric field are first proposed as a special class of "biomarkers," which can be used to distinguish, sort and separate cancer cells. The aim is to develop a new high-throughput, label-free nondestructive cell separation metho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he personalized treatment of B-lymphoma patients. The method includes: to establish a combined electrokinetics and hydrodynamics model to achieve massively parallel manipulation of single cells with high precision; study on the label-free nondestructive separation mechanism of tumor cells and blood red cells (RBCs),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gradient electric field; to establish an experimental platform integrating the ODEP chip with the PDMS microchannels, for discriminating and sorting the B-lymphoma from the B-lymphocyte cells and the RBCs. The launching of this project has speci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ncers.
癌症(恶性肿瘤)转移的预兆是具有侵袭性的癌细胞进入到外围血液或淋巴系统,因此从血液中分离出癌细胞,是阐明肿瘤转移机制与个性化诊疗的关键。本申请结合细胞生物学和电动力学,采用基于光诱导介电泳(ODEP)的微纳操控技术,首次提出将细胞旋转特性与受介电泳力的特性作为一类特殊的"生物标记",阐明细胞旋转和受力与非均匀电场梯度之间的关系。发展基于ODEP的癌细胞识别、筛选及分离技术,旨在实现一种面向淋巴癌早期诊断与个性化治疗的高通量、免标记无损细胞分离方法。具体包括:建立光诱导非均匀电场条件下的细胞极化和电液动力学模型,实现细胞精确、并行操控;研究肿瘤细胞与血红细胞免标记无损分离的机制和梯度电场的优化设计;开展ODEP芯片与聚合物PDMS微流管道集成方法研究,建立高分辨率的实验验证平台,实现B淋巴瘤细胞从正常B淋巴细胞和血红细胞中的筛选与分离。本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癌症的临床诊疗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结项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单个癌细胞的原位检测、无损分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分离出癌细胞,是阐明肿瘤转移机制与个性化诊疗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本项目开展了深入的理论仿真与实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淋巴瘤细胞与红细胞的极化模型,分析了非均匀电场条件下细胞所受DEP力与频谱特性,对细胞ODEP操控多物理场电液动力学进行了理论建模,优化了产生细胞确定性运动的参数条件。2)基于建立的理论模型,研究了梯度电场对具有不同几何尺寸和物理电学特性的细胞驱动差异,针对淋巴瘤细胞与红细胞的分选目标,建立了梯度电场设计理论。3)研究了细胞旋转及作为无损标记的特性,获得了细胞自转与对转的梯度电场条件。4)开展了细胞操控系统实现技术研究,完成了包括图形-虚拟电极-驱动力控制模块软件的软件设计,实现了细胞识别、筛选及分离的ODEP系统软硬件集成。5)提出了基于ODEP 光诱导电化学还原反应的金属电极制造方法,实现了金属电极的动态化、无模板化加工,金属电极的形状完全由电脑设计的光斑图形控制。6)围绕着细胞操控和组装,在利用ODEP方法开展细胞分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光诱导方法在生物细胞操控和图形化组装方面的应用。项目执行过程中,在Small、Biomicrofluidics、Scientific Reports和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 、Biomaterials Science发表SCI论文9篇,国际会议论文4篇,圆满完成了基金预期目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4)
专利数量(0)
Exploring pulse-voltage-triggered optically induced electrohydrodynamic instability for femtolitre droplet generation
探索脉冲电压触发的光致电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以产生飞升液滴
  • DOI:
    10.1063/1.4885549
  • 发表时间:
    2014-07
  • 期刊: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Yu, Peng;Wang, Yuechao;Lee, Gwo-Bin;Jung Li, Wen
  • 通讯作者:
    Jung Li, Wen
Facile modulation of cell adhesion to a poly(ethylene glycol) diacrylate film with incorporation of polystyrene nano-spheres
通过掺入聚苯乙烯纳米球轻松调节细胞对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薄膜的粘附
  • DOI:
    10.1007/s10544-016-0133-4
  • 发表时间:
    2016-12-01
  • 期刊:
    BIOMEDICAL MICRODEVICES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Yang, Wenguang;Yu, Haibo;Liu, Lianqing
  • 通讯作者:
    Liu, Lianqing
Optically-controlled digital electrodeposition of thin-film metals for fabrication of nano-devices
用于制造纳米器件的薄膜金属光控数字电沉积
  • DOI:
    10.1364/ome.5.000838
  • 发表时间:
    2015-04
  • 期刊:
    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Yu, Haibo;Wang, Yuechao;Lee, Gwo-Bin;Li, Wen J.
  • 通讯作者:
    Li, Wen J.
Rapidly patterning micro/nano devices by directly assembling ions and nanomaterials.
通过直接组装离子和纳米材料快速图案化微/纳米器件
  • DOI:
    10.1038/srep32106
  • 发表时间:
    2016-08-26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Liu N;Wang F;Liu L;Yu H;Xie S;Wang J;Wang Y;Lee GB;Li WJ
  • 通讯作者:
    Li WJ
Regulation of breast cancer cell behaviours by the physical microenvironment constructed via projection microstereolithography
通过投影微立体光刻构建的物理微环境对乳腺癌细胞行为的调节
  • DOI:
    10.1039/c6bm00103c
  • 发表时间:
    2016-01-01
  • 期刊:
    BIOMATERIALS SCIENCE
  • 影响因子:
    6.6
  • 作者:
    Yang, Wenguang;Yu, Haibo;Liu, Lianqing
  • 通讯作者:
    Liu, Lianq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家长式领导对利用式与开发式学习的平衡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海波
  • 通讯作者:
    于海波
跨学科交叉研究视角下的定量与定性——以旅游研究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科学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海波
  • 通讯作者:
    于海波
信息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科学社会主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海波
  • 通讯作者:
    于海波
机器人化微纳操作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海波;焦念东;于鹏;刘连庆
  • 通讯作者:
    刘连庆
中西融合的学习型领导:模型建构与作用演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经济管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海波
  • 通讯作者:
    于海波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于海波的其他基金

基于光子纳米喷流的生物分子超分辨成像与微纳操作方法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面向生物操作与标识的微透镜阵列制造光诱导方法
  • 批准号:
    61475183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