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R3介导的p42/p44MAPK、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LECs体外成管中的作用及金龙蛇颗粒的影响
批准号:
81173403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57.0 万元
负责人:
李勇进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302.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魏品康、施俊、沈慰、范晓燕、陈天池、彭海东、陆烨、赵颖、颜兵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微淋巴管在肿瘤淋巴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其生成主要受VEGF-C、D/VEGFR3的调控。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金龙蛇制剂可降低人胃腺癌MKN-45原位移植瘤组织中微淋巴管的密度和VEGF-C及VEGFR3的表达。VEGF-C与VEGFR3结合可激活p42/p44MAPK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促进淋巴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抑制淋巴内皮细胞凋亡。但两种通路在微淋巴管生成中所起到的作用尚不明确。采用相应的受体和通道阻滞剂观察对淋巴内皮细胞体外成管速度和形态的影响,阐明两种通道在微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以及金龙蛇颗粒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和机制,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两种信号转导通路对淋巴内皮细胞体外成管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阐明肿瘤微淋巴管生成的机制,发现关键作用靶点,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干扰位点;也有助于阐明金龙蛇颗粒抗微淋巴管生成的机制,为中药抗肿瘤淋巴转移提供科学依据。
英文摘要
微淋巴管在肿瘤淋巴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其生成主要受VEGF-C、D/VEGFR3的调控。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金龙蛇制剂可降低人胃腺癌MKN-45原位移植瘤组织中微淋巴管的密度和VEGF-C及VEGFR3的表达。VEGF-C与VEGFR3结合可激活p42/p44MAPK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促进淋巴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抑制淋巴内皮细胞凋亡。但两种通路在微淋巴管生成中所起到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p42/p44MAPK和PI3K/AKT通道阻滞剂PD0325901、BEZ235,发现二者均可以抑制HLEC体外成管,但二者在调控力度上还是有所不同,PI3K/AKT通道阻滞剂BEZ235抑制作用更强,由此推论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肿瘤微淋巴管生成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LEC细胞增殖和迁移有关。本研究还发现在一定浓度下,金龙蛇、华蟾素药物血清对HLEC体外成管均有抑制作用,并且金龙蛇药物血清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金龙蛇药物血清可以部分抑制HLEC细胞中VEGF-C引起的ERK和AKT的活化,对两个通路均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华蟾素药物血清可以部分抑制HLEC细胞中VEGF-C引起的AKT活化,对ERK的活化无明显影响;两种中药血清对HLEC细胞迁移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HLEC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无明显影响。本研究在体外证实了VEGFR3介导的p42/p44MAPK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微淋巴管生成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可能机制;阐明了金龙蛇、华蟾素对HLEC体外成管的影响和p42/p44MAPK、PI3K/AKT通道不同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中药抗肿瘤淋巴转移提供科学依据。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