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二维材料与范德华层状异质结构的等离激元特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1750112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7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206.微纳光学与光子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brilliant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 with more confinement,low loss and precise controllable is very important for its application in the light control under nanoscale. The graphene, as representative 2DLMs, has shown strong confinement and lower loss. However, the SPPs properties of other 2DLMs such as molybdenum disulfide and black phosphorus are not clear. This project will investigate the properties of SPPs of 2DLMs and its related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s, tight binding approximation methods, and semiclassical theori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PPs propagation will be also studied for the selection of 2DLMs with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SPPs. The experiment will begin from the preparation of 2DLMs, using the fiber taper and leakage radiation microscopy to excite and measure SPPs respectively.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Ps energy confinement, transmission distance and plasmonic modes will be also obtained, with the goal of excitation, propagation and release of SPPs with confined and lower loss energy. In the late stage, the 2DLMs will be further rationally designed using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the 2DLMs with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will be constructe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SPPs.
获得具有高度局域、低损耗和可控的表面等离激元,并用于纳米尺度对光的精确调控一直是很重要的课题。石墨烯以低损耗和动态可调节的表面等离激元在近期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他二维材料(如二硫化钼和黑磷等)表面等离激元性质尚不明确。本项目拟开展新型二维材料的表面等离激元性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拟结合第一性原理、紧束缚近似方法和半经典理论,获取二维材料的光学参量,探索表面等离激元的关键影响因素,筛选具有优越表面等离激元性能的二维材料。尝试利用光纤锥和泄漏辐射显微镜,获得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传输和释放光场的整个过程,揭示二维材料的层数、介电环境和激发光的偏振对表面等离激元的能量局域性、传输距离和模式信息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构建二维材料的叠层范德华异质结构,利用材料优势互补和异质结引入的新特点,以望提高表面等离激元在纳米尺度对光的传输的操控能力。

结项摘要

表面等离激元(SPPs)可以突破光的衍射极限,实现在纳米尺度上对光的操纵的新型量子态,为实现纳米全光集成带来了曙光,为获得具有高度局域、低损耗和可控的表面等离激元,并用于纳米尺度对光的精确调控一直是很重要的课题。本项目针对新型二维材料的表面等离激元性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确定了石墨烯、二硫化钼、黑磷的表现等离激元的存在性以及频率范围,并发现二维材料的结构、等离激元的激发方式和衬底的介电环境对二维材料的等离激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二硫化钼/石墨烯异质结的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特性,发现该异质结构具有比二硫化钼、石墨烯单层结构更大强的表面等离子体电磁场能量局域性。同时,理论上提出了一种掺杂单层二硫化钼的石墨烯有源等离激元器件,阐述了MoS2对于石墨烯的有源等离子体器件结构的影响。在石墨烯等离子体方面,利用自成像原理设计了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分束器,利用光栅状的绝缘介质实现了对石墨烯等离激元的聚焦。在实验上,完成了石墨烯、二硫化钼以及石墨烯/二硫化钼异质结的制备。通过实验手段制备了单层二硫化钼,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金纳米颗粒,并使其与二硫化钼光电晶体管复合,能显著增强器件的光电流。此外还利用电子束光刻法制备了直径为200 nm,周期为400 nm,高50 nm的金纳米圆盘阵列,并在10 K的低温下采集了电调控下的PL数据,研究发现金纳米颗粒与圆盘阵列均能增强二硫化钼的负三子的束缚能。制备了形状与尺寸较为理想的MoS2薄膜,在此基础上采用电子束曝光法结合电子束蒸发镀膜技术构筑了背栅Ti/Au电极MoS2场效应晶体管,并使用半自动探针台测试了晶体管的光电输运性质。通过在晶体管沟道旋涂Au@SiO2壳核纳米颗粒,结合理论仿真论证了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增强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表面等离激元磁共振与光量子器件的进一步发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3)
Surface plasmon assisted laser ablation of stainless steel
不锈钢表面等离子体辅助激光烧蚀
  • DOI:
    10.1088/1361-6528/ab1806
  • 发表时间:
    2019-05
  • 期刊:
    Nan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Lu Liu;Tan Ruifa;Chen Daifen;Tong Yanqun;Yan Xiaohong;Gong Maogang;Wu Judy Z.
  • 通讯作者:
    Wu Judy Z.
Magnon dark mode in a strong driving microwave cavity
强驱动微波腔中的磁振子暗模式
  • DOI:
    10.1063/1.5121618
  • 发表时间:
    2019-11
  • 期刊: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Bi M. X.;Yan X. H.;Xiao Y.;Dai C. J.
  • 通讯作者:
    Dai C. J.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s of molybdenum disulfide nanosheets under normal electric field
二硫化钼纳米片在正常电场下的摩擦磨损行为
  • DOI:
    10.1016/j.apsusc.2018.05.221
  • 发表时间:
    2018-10
  • 期刊: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Yuanming Zeng;Feng He;Quan Wang;Xiaohong Yan;Guoxin Xie
  • 通讯作者:
    Guoxin Xie
Effect of substrat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monolayer molybdenum disulfid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衬底和温度对单层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电子性能的影响
  • DOI:
    10.1016/j.physleta.2017.12.052
  • 发表时间:
    2018-03
  • 期刊:
    Physics Letters A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yang qizhi etc.
  • 通讯作者:
    yang qizhi etc.
Valence Engineering via Dual-Cation and Boron Doping in Pyrite Selenide for Highly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通过黄铁矿硒化物中的双阳离子和硼掺杂进行化合价工程,以实现高效析氧
  • DOI:
    10.1021/acsnano.9b0495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ACS Nano
  • 影响因子:
    17.1
  • 作者:
    Zuo Yunpeng;Rao Dewei;Ma Sainan;Li Tingting;Tsang Yuen Hong;Kment Stepan;Chai Yang
  • 通讯作者:
    Chai Y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metallic graphene nanoribbons with two vacancies
具有两个空位的金属石墨烯纳米带的电子传输特性
  • DOI:
    10.1016/j.ssc.2010.05.011
  • 发表时间:
    2010-08
  • 期刊: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颜晓红;Xiao Yang;Chen YP;Ma KL
  • 通讯作者:
    Ma KL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single walled ZnSe nanotubes
单壁ZnSe纳米管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 DOI:
    10.1016/j.physe.2010.01.041
  • 发表时间:
    2010-05
  • 期刊:
    Physica 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玉荣;张晓禹;颜晓红
  • 通讯作者:
    颜晓红
一种高清视频低延时远程传输方法
  • DOI:
    10.16280/j.videoe.2017.02.019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电视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礼根;郝学元;颜晓红
  • 通讯作者:
    颜晓红
Er:YbF_3转光薄膜的制备及衬底温度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发光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影;王如志;王祥夫;曲铭浩;李开宇;颜晓红;严辉
  • 通讯作者:
    严辉
序贯培养体系和单一培养体系对人卵母细胞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友筑;颜晓红;吴荣锋;陶萍;程玲;叶圆圆;周卫东
  • 通讯作者:
    周卫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颜晓红的其他基金

磁子与光子强耦合的非线性理论
  • 批准号:
    12174158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机器学习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讲习班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40 万元
  • 项目类别:
磁子与光子强耦合的非线性理论
  • 批准号:
    12147227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机器学习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研讨会
  • 批准号:
    11942418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1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