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蒙药植物香青兰野生变家种栽培生理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0960183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负责人:
盛晋华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1309.稻类作物栽培学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张雄杰、李国龙、边丽梅、额顿塔娜、王虔、尚宏、乔海峰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为唇型科青兰属1年生草本植物,在历史上是蒙药和维药的主要成份,是极具开发潜力和民族特色的天然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香青兰具有益心护脑、保肝健胃、安神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常用于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它所含的挥发油对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在西方国家还用作抗老年痴呆症药物。目前香青兰的药源提供大多数是野生的,生药来源的无序与混杂,难以保障药材质量的稳定性与有效性。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引种野生香青兰、了解香青兰种子生理特点、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特性,掌握香青兰春化作用规律;比较内蒙古香青兰和新疆香青兰两种生态型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产量与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探明播期、施肥与密度对香青兰生长发育及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掌握产量与品质形成的调控规律,初步提出香青兰优质高效人工栽培技术规程,为香青兰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英文摘要
香青兰是民族特色药蒙药和维药的常用药物,“蒙药植物香青兰野生变家种栽培生理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在内蒙古进行香青兰野生变家种栽培研究,保证人工栽培产量与品质的稳定性与可控性。.项目的完成情况:基本完成了预定的3个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2个关键问题。通过本项目研究,从理论上进一步明确了香青兰不仅是种子春化,而且是幼苗春化植物的内在规律。从而掌握了香青兰野生变家种中,确定香青兰春化作用的最佳时期、适宜温度和持续时间,掌握进行春化处理的准确有效方法,同时研究了香青兰种子萌发特点与耐旱耐盐特性,为人工栽培提供安全可靠的种子;对不同氮素水平和不同播种期、密度和施肥量对香青兰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掌握香青兰不同生育时期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的生长发育规律,明确播期、密度和施肥量等人工栽培调控技术,明确香青兰生长与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的人工栽培生理调控机制,保证香青兰生药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初步提出香青兰优质高效规范化种植规程。.取得的主要成果有:“蒙药植物香青兰引种驯化与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2011年获得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登记香青兰品种1个。发表学术论文3篇,指导完成硕士毕业论文1篇。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内蒙古地区香青兰种质资源特性及药材质量调控研究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4万元
  • 批准年份:
    2020
  • 负责人:
    盛晋华
  • 依托单位:
肉苁蓉寄生与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0760106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7.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7
  • 负责人:
    盛晋华
  • 依托单位:
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0360052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8.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3
  • 负责人:
    盛晋华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