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基因组中未知转座子的注释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47119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607.基因组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ransposable elements (TEs) are DNA fragments that move from one location on a genome to another. Huge amounts of genome sequencing revealed that TEs constitute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higher organism genomes. TEs not only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host genome and biological complexity, but also are challenges for host genome sequencing, assembly and annotation due to their repeatability. Recently,we have performed a systematic TE identification and annotation in the silkworm genome,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are 737 TE families defined as unknown TEs.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some unknown T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other reported TEs in the structure and transposase, and are widespread in higher organism genomes.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analyze characteristics of unknown silkworm TEs, develop new softwares for their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annotation, identify possible transposition activity of new TEs and perform comparative genomics study to elucidate the distribution, evolutionary pattern and origin of each new TE family. The results can not only enrich TEs category, having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E biology, but also have extensive guidance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genome sequence assembly and annotation of higher organisms.
转座子是一段可以从宿主基因组的一个位点移动到另一个位点的DNA片段。大量的基因组测序表明,高等生物基因组的大部分是由转座子组成的。转座子不仅对宿主基因组的进化有重要影响,而且由于转座子的重复性它们对宿主基因组的测序、组装和注释构成了挑战。我们最近对家蚕基因组中的转座子进行了系统鉴定和注释,发现737个是尚未注释的转座子家族,其中有些家族的结构特征以及编码的转座酶都不同于已报道的转座子并广泛分布于各种高等生物基因组中,暗示它们可能是一些新转座子家族。本项目将刻画家蚕基因组中未知转座子的特征;开发新转座子的全基因组鉴定和注释软件;鉴定新转座子可能有的转座活性;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以阐明新转座子家族的分布和进化模式以及起源。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丰富转座子条目,对转座子生物学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改进高等生物基因组序列的组装和注释有广泛指导意义。

结项摘要

转座子是能够从基因组中的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DNA片段,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家蚕基因组约40%为转座子。即便如此,仍然有许多重复序列不能被注释为已知的转座子。因此,探索家蚕基因组中的未知重复序列对家蚕和其它物种基因组的组装和注释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通过对家蚕基因组中转座子的全基因组鉴定和注释,取得了以下成果:发现了一类新的DNA转座子,命名为Spy,它只有末端反向重复序列(TIR)和DDE基序转座酶,与所有其它DNA转座子不同的是,当它插入DNA时不产生目标座位重复序列(TSD),这个结果扩展了已知DNA转座子多样性,揭示了一类新的具有异常催化性质的真核生物DDE转座酶;进行了全基因组的转座子鉴定、注释,并且利用同源性搜索和其结构特征方法,鉴定了380个PHIS类转座子,发现了三类新的PHIS转座子亚家族(Pangu、Nuwal、NuwaII);此外,在家蚕基因组中还鉴定了2670个Mariner/Tc1类转座元件;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子(MITEs)由于其分布的广泛性和高的拷贝性,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本项目研究从98个昆虫基因组中共鉴定出6012个MITEs转座子家族,基于已经鉴定的MITE转座子家族构建了iMITEdb数据库,为MITE转座子的研究提供了资源库;转座子的水平基因转移是驱动基因组变异和生物革新的重要方式之一,本项目研究详细分析了四类DNA类转座子,发现在绕翅目Mengenilla moldrzyk、freshwater planarian、hydrozoans和蝙蝠之间存在水平基因转移证据,丰富了“基因捕获说”,为理解基因组进化提供了新见解;对于病毒基因组来说,其通常并不存在或者只含有几个转座子,本项目研究调查了MITEs在病毒基因组的分布情况,其中MITEs转座子在潘多拉病毒基因组中的丰度较高,这可能与该病毒的基因组进化存在某种关联,其中7个自主转座子在其宿主基因组也被发现,并且相似性较高,这可能是水平基因转移造成的结果,这些结果暗示,水平基因转移可能是MITEs转座子增殖的方式之一。本项目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DNA转座子知识,而且为理解转座子与基因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Repeated horizontal transfers of four DNA transposons in invertebrates and bats.
无脊椎动物和蝙蝠中四个 DNA 转座子的重复水平转移
  • DOI:
    10.1186/s13100-014-0033-1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Mobile DNA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Tang Z;Zhang HH;Huang K;Zhang XG;Han MJ;Zhang Z
  • 通讯作者:
    Zhang Z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HIS transposon superfamily in eukaryotes.
真核生物中 PHIS 转座子超家族的多样化
  • DOI:
    10.1186/s13100-015-0043-7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Mobile DNA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Han MJ;Xiong CL;Zhang HB;Zhang MQ;Zhang HH;Zhang Z
  • 通讯作者:
    Zhang Z
Unexpected invasion of 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s in viral genomes.
病毒基因组中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的意外入侵
  • DOI:
    10.1186/s13100-018-0125-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Mobile DNA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Zhang HH;Zhou QZ;Wang PL;Xiong XM;Luchetti A;Raoult D;Levasseur A;Santini S;Abergel C;Legendre M;Drezen JM;Béliveau C;Cusson M;Jiang SH;Bao HO;Sun C;Bureau TE;Cheng PF;Han MJ;Zhang Z;Zhang XG;Dai FY
  • 通讯作者:
    Dai FY
iMITEdb: the genome-wide landscape of 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s in insects
iMITEdb:昆虫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的全基因组景观
  • DOI:
    10.1093/database/baw148
  • 发表时间:
    2016-12-26
  • 期刊:
    DATABASE-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DATABASES AND CURATION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Han, Min-Jin;Zhou, Qiu-Zhong;Dai, Fangyin
  • 通讯作者:
    Dai, Fangyin
Genome-wide identi cation and evolution of TC1/Mariner in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 genome
家蚕 (Bombyx mori) 基因组中 TC1/Mariner 的全基因组鉴定和进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Genes & Genomics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Xie LQ;Wang PL;Jiang SH;Zhang Z;Zhang HH
  • 通讯作者:
    Zhang HH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α-(Al,Cr,Fe)2O3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DOI:
    10.11933/j.issn.1007-9289.2020122700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表面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浩;施杰;张泽;鲜广;赵海波;杜昊
  • 通讯作者:
    杜昊
银纳米晶体薄膜在纳米压痕下的微结构转变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子显微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臧鹏;张跃飞;刘攀;韩晓东;张泽
  • 通讯作者:
    张泽
上海市创新活动的微观分布空间特征:基于专利申请数据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泽;黎智枫;肖扬
  • 通讯作者:
    肖扬
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渗透性与其结构特征关系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东辉;冯文杰;张泽;明姣
  • 通讯作者:
    明姣
单晶Pt裂纹前端位错行为的原位原子尺度观察
  • DOI:
    10.3969/j.issn.1000-6281.2019.05.00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电子显微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谊忠;王立华;张泽;韩晓东
  • 通讯作者:
    韩晓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泽的其他基金

母源蜕皮激素合成酶基因shadow-like在家蚕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 批准号:
    31970473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家蚕和野桑蚕蚕茧丰度差异蛋白的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772524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蜕皮激素3位异构化途径在家蚕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 批准号:
    31272363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家蚕蜕皮激素失活途径基因克隆及其变态发育调控效应研究
  • 批准号:
    30970409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