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表面区杂质和缺陷形成、离化及扩散行为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264005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405.半导体器件物理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core of the semiconductor lighting technology is the GaN-based materials. Experimentally, it was found that formation, ionization and diffusion behaviours of defects and impurities located in GaN surface area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ase of bulk GaN. Due to the current theoretical work mainly focus on the defects and impurities physics research in bulk GaN, people do not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fects and impurities physics in GaN surface till now.So, based on our previous studies of doping mechanism in bulk GaN, this project mainly focuses on physical behaviours of defects and impurities in GaN surface. The different GaN surface orientation would be considered, including polar, nonpolar and semipolar surface. Several methods in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would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formation energies, ionization energies, diffusion energy barriers and diffusion paths of defects and impurities in GaN surface area. Both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tability of defects and impurities under the surface potential would be discussed in detail. Aslo,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orientation and stress on defects and impurities physical behaviours would be analysed, respcectively. Lastly,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surface system would be studi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ysical behaviors of defects and impurities and surface potential. Therefore, the research might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guidance for synthesizing high quality GaN-based materials.
GaN基材料是半导体照明技术的核心。实验发现GaN表面区域中的缺陷和杂质的形成、离化及扩散行为呈现出与体中明显不同的情形,由于现有工作主要集中于块体中的缺陷和杂质物理研究,目前对它们在表面区中的这些物理行为的理解还很不清晰。为此,本项目拟在前期GaN块体掺杂机制的研究基础上,以GaN表面区本征点缺陷和杂质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表面作用下的缺陷和杂质形成、离化及其扩散等相关科学问题。我们采用计算材料学方法计算缺陷和杂质在GaN表面区不同空间位置的形成能,探讨它们在表面势场的作用下而呈现出的空间分布规律;计算缺陷和杂质的扩散势垒及扩散路径,探讨它们在GaN表面区的稳定性规律;计算缺陷和杂质在GaN表面区不同空间位置的离化能;探讨缺陷和杂质行为对表面取向和应力作用的敏感。通过分析电子结构,建立表面区域中杂质和缺陷上述物理行为与GaN表面的关系,为实验上实现高质量GaN基薄膜材料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结项摘要

氮化镓(GaN)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在光电子器件尤其是发光二极管(LED)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高质量GaN基材料和低阻GaN欧姆接触的设计和制备是决定LED器件性能的关键问题。.课题组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低维GaN掺杂体系开展研究,紧密结合实验现象,系统研究了杂质形成能、离化能、掺杂体系的几何结构及电子结构,揭示了杂质和缺陷对GaN电学性质等物性的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阐明了Al在clean GaN(0001)和Ga-bilayer GaN(0001)的形成、扩散和分布等物理行为,解释了实验上富N条件下形成一种高度规则超晶格结构的现象,进而揭示了AlGaN薄膜材料生长机理。(2)阐明了Co在GaN表面的吸附行为,发现了Co掺杂表面体系的磁性特征与生长环境及表面形貌相关,且其铁磁性的稳定存在与紧密结合的CoGa bilayer结构直接关联。解释了Co在GaN(0001)表面上基于生长氛围的磁性机制,并提出了磁性调制思路。(3)阐述了Ag合金提高GaN欧姆接触稳定性机理,解释了Ag吸附性下降、出现集聚并导致器件性能显著下降的实验现象,提出采用AgNi合金有望改善GaN欧姆接触热稳定性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案。(4)揭示了本征缺陷、非磁性元素(Si/Mg)和过渡金属Mn掺杂ML-GaN体系的电子结构和磁性机理,发现应力能够调制Mn掺杂ML-GaN磁性且铁磁反铁磁转变临界点为-9.5%应力。(5)研究表明Ni及其诱导的Ga空位可在不同程度上降低p型Ag/GaN界面肖特基势垒高度,解释了实验发现的牺牲Ni退火技术可提高p型欧姆接触性能的现象。(6)计算获得了单层GaN的本征热导率仅为14.93W/mK,电子结构分析表明特殊的sp轨道杂化、强极性Ga-N键、非均匀分布的电荷密度导致了单层GaN具有较大的声子非简谐性,进而导致低的本征热导率。.在Scripta Mate., J. Appl. Phys.,J. Phys. Chem. Solids和Appl.Surf. Sci. 等刊物发表SCI&EI论文14篇,授权专利5件,申请专利2件,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研究成果无论是对于深化GaN基LED器件和物理的认识上,还是实际应用上均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将有力促进南昌光谷的健康持续发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A role of Eu-doping on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ZnO from First-principles
从第一性原理看Eu掺杂对ZnO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05
  • 期刊:
    Applied Physics Frontier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anli Chen;Hongduo Hu;Zhihua Xiong
  • 通讯作者:
    Zhihua Xiong
Behavior of aluminum adsorption and incorporation at GaN(0001) surface: First-principles study
GaN(0001) 表面铝吸附和掺入行为:第一性原理研究
  • DOI:
    10.1063/1.4833245
  • 发表时间:
    2013-11
  • 期刊: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Zhenzhen Qin;Zhihua Xiong;Guangzhao Qin;Qixin Wan
  • 通讯作者:
    Qixin Wan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Na-doped ZnO
Na掺杂ZnO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Binlin Shao;Zhihua Xiong;Dongmei Li;Guodong Liu
  • 通讯作者:
    Guodong Liu
Tuning magnetism of monolayer GaN by vacancy and nonmagnetic chemical doping
通过空位和非磁性化学掺杂调节单层GaN的磁性
  • DOI:
    10.1016/j.jpcs.2015.12.002
  • 发表时间:
    2016-04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Zhao qian;Xiong zhihua;Qin zhenzhen;Chen lanli;Li xingxing;Wu ling
  • 通讯作者:
    Wu ling
Influence on the LED Luminous Efficiency from COB Packaging with Different Chip Arrangement
不同芯片排列方式COB封装对LED发光效率的影响
  • DOI:
    10.4028/www.scientific.net/amm.703.60
  • 发表时间:
    2014-12
  • 期刊: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Mianmian Guo;Qixin Wan;Hai Kuang;Zhihua Xiong
  • 通讯作者:
    Zhihua Xi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GaN体单晶生长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照明电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明斌;李振荣;范世马岂;徐卓;熊志华
  • 通讯作者:
    熊志华
基于小波包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短时交通流组合预测方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管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智胜;邵春福;熊志华
  • 通讯作者:
    熊志华
本征缺陷对Ag掺杂ZnO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国栋;熊志华;甘丽新;万齐欣;李冬梅
  • 通讯作者:
    李冬梅
轨道交通拥挤传播速率量化模型研究
  • DOI:
    10.16097/j.cnki.1009-6744.2018.03.02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志华;姚智胜
  • 通讯作者:
    姚智胜
车辆路径问题的可靠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流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邵春福;姚智胜;熊志华
  • 通讯作者:
    熊志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熊志华的其他基金

GaN基长波长LED中相分离和V坑界面效应研究
  • 批准号:
    12364013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3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硅衬底GaN基LED欧姆接触的优化设计和机理研究
  • 批准号:
    61764006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39.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近表面区域中p型杂质和缺陷对氧化锌电学性质的影响
  • 批准号:
    51062003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9.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