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内源性时间期待中脉冲累积与注意调控机制的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1500869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负责人:
程晓荣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0907.认知心理学
结题年份:
2018
批准年份:
2015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范炤、定险峰、茅雨、张雪玲、匡谨、谢冬婵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内隐时间知觉是时间知觉的一种,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前沿领域。内隐时间知觉通过非时间任务的完成来体现内部的时间表征和加工。已有不少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型的非时间任务形成的内隐时间知觉,但是对内隐时间知觉本身的加工机制尚缺乏深入探讨——包括其是否服从类似于外显时间知觉的脉冲累积机制、是否同样受到注意转移的调控、以及内隐与外显时间加工之间是否存在脉冲累积的竞争等。本项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行为和ERP技术系统探讨以内源性时间期待为代表的内隐时间知觉的认知及神经机制。研究问题包括:内源性时间期待中,是否存在建立在脉冲累积机制上的位置效应;是否存在源于注意分享和转移机制的非时间任务的加工需求效应;外显时间知觉如何干扰内源性时间期待;以及内源性时间期待如何影响同时性外显时间加工等。根据以上研究问题,本项目提出了相应研究假设,并利用ERP的高时间分辨率进一步探索内源性时间期待中内部表征和注意调控的神经机制。
英文摘要
A frontier topic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is how human beings process the lapse of perceived time implicitly. Recently, studies had demonstrated different types of implicit timing due to various non-temporal tasks used. However, so far, there is lack of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issues such as whether implicit timing shares similar mechanisms of temporal pulse accumulation and attentional modulation as explicit timing, and whether there is resource conflict between two or multiple temporal pulse accumulations across implicit and explicit timing.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literature, we try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s and the underlying neutral substrates of endogenous temporal expectation (a representative instance of implicit timing) by using behavioral and neuro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Proposed research questions include: Can we observe location effect in endogenous temporal expectation, which is a signature of the mechanism of temporal pulse accumulation? Can we observe the effect of processing demand of a non-temporal task, which is predicted by the framework of attentional sharing and shifting? How explicit temporal processing may interfere with endogenous temporal expectation? And how endogenous temporal expectation may constrain the capacity of explicit simultaneous temporal processing? In order to test those questions directly, we have proposed several feasible hypotheses. Finally, high temporal-resolution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recording is also used to explore the neutral mechanisms of internal representation and attentional modulation underlying endogenous temporal expectation.
内隐时间加工是时间加工的一种,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前沿领域。内隐时间加工通过非时间任务的完成来体现内部的时间表征和时间加工。已有不少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型的非时间任务形成的内隐时间加工,但是对内隐时间加工本身的加工机制尚缺乏深入探讨——包括其是否服从类似于外显时间加工的脉冲累积机制、是否同样受到注意转移的调控、以及内隐与外显时间加工之间是否存在脉冲累积的竞争等。在吸收前人实验方法基础上,本项目发展出较新的实验范式,以行为和心理物理学方法系统探讨以内源性时间期待为代表的内隐时间加工的认知机制,并通过高分辨率脑电技术探讨了内源性时间期待中脉冲累积与注意调控的神经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近年来国际学术前沿最新发展 (Nobre & van Ede, 2018; Maniadakis & Trahanias, 2014; Piras & Coull, 2011; Dehaene & Brannon, 2010),特别是研究者提出的时间、空间、数量共享同一抽象数量表征系统的ATOM (A Theory Of Magnitude)理论(Walsh, 2003),进一步研究了内隐时间加工、外显时间加工和数量加工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在以上研究背景和思路的指导下,本项目提出若干可直接检验的研究命题,取得一系列重要实验数据并验证了多个实验假设,包括内源性时间期待中也存在类似于外显时间加工的位置效应,该位置效应源于非时间任务期待引发的控制性注意转移,而非源于非时间任务刺激的自动注意转移;内源性时间期待还存在加工需求效应——非时间任务的难度可以直接调控位置效应的强度;CNV成分可能是内源性时间期待中位置效应和加工需求效应的电生理指标,以及内隐时间加工、外显时间加工和数量加工之间存在显著资源竞争等。本项目实施以来已经发表SCI/SSCI英文论文2篇,多篇项目论文手稿目前正在修改或审稿中,项目团队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做口头报告或张贴7次。总体来讲,本项目按照原计划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基本回答了原始申报书中所提的研究问题。在项目的动态执行过程中,对个别实验设计做了调整,并结合理论问题和相关文献的最新发展,在研究计划实施中进一步充实、提升了相关研究设计和研究内容的学术价值。项目整体研究工作量、研究成果产出数量、研究内容的未来学术拓展价值等方面均达到原始项目申报书要求。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10.1371/journal.pone.0211912
发表时间:2019-03
期刊:PLoS ONE
影响因子:3.7
作者:Xiaorong Cheng;Chunmiao Lou;Xianfeng Ding;Wei Liu;Xueling Zhang;Zhao Fan;John Harris
通讯作者:John Harris
The Impact of Perceptual/Concurrent and Mnemonic Digits on Temporal Processing: A Congruency Effect of Numerical Magnitudes.
感知/并发和助记数字对时间处理的影响:数值大小的一致性效应
DOI:10.3389/fpsyg.2016.02014
发表时间:2016
期刊:Frontiers in psychology
影响因子:3.8
作者:Fan Z;Jing G;Ding X;Cheng X
通讯作者:Cheng X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