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型变异与分子标记关联分析的鹅掌楸的保护生物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50046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12.保护生物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Species’ extinction has been deteriorated by the ongoing global warming, and the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specie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of conservation biologist and evolutionary biologists. Survived as the only Tertiary relict Liriodendron species endemic to Asia, Liriodendron chinense is now suffered from small, fragmented habitat and limited natural regeneration. Studies on the adaptation potential of this endangered species are still on its way despite accumulations on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and phylogeographic history of L. chinense. Directed by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work, in this project, high genetic heterogonous populations of L. chinense will be studied in a common garden and through landscape genomic approaches. Adaptive variation in phenotype traits will be tested in the common garden experiments and outlier loci in the genome of L. chinense will be screened by genome-wide scans with functional EST-SSR markers. Association between phenotypic, genomic data and climate variables will reveal the adaptiv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selective pressur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adaptive loci,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local adaption in L. chinense. In view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 chinens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will be used to infer its adaptive potential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 and further to aid in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ing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for L. chinense and other endangered species.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物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东亚地区仅存的第三纪孑遗鹅掌楸属植物,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当前的野生残存居群规模较小,生境片断化严重,天然更新不良。有关鹅掌楸的遗传多样性及谱系地理历史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对鹅掌楸的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甚少。本项目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鹅掌楸的主要遗传异质区进行采样,通过同园栽培实验,探究鹅掌楸的适应性表型变异;采用功能性的微卫星标记(EST-SSR)对鹅掌楸进行基因组扫描,挖掘基因组内受选择位点;最后通过对鹅掌楸的表型变异与EST-SSR等位基因位点的关联分析,结合居群的气候因子,探究气候选择压力下鹅掌楸的适应遗传变异及分布格局,揭示鹅掌楸的生态适应性的分子基础,并结合鹅掌楸的物种特性,预测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鹅掌楸的不同居群的命运,为鹅掌楸等珍稀濒危植物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历史气候动荡及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物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探究历史气候动荡对珍稀濒危植物当前遗传格局的影响以及当前气候条件下表型性状的生态适应性分化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以第三纪孑遗植物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大范围取样的基础上,利用叶绿体基因组非编码区(psbJ-petA, rpl32-R-ndhF, trnK5’-matK)序列信息对40个鹅掌楸居群进行了谱系地理格局分析,结果表明鹅掌楸在其分布区内存在东部、西南部和西北部三个主要的冰期避难地,并在西部的武陵山及大娄山地区存在早期的遗传资源交汇,形成鹅掌楸的遗传多样性热点地区,并与鹅掌楸的现代分布中心一致。选取来自于3个主要历史遗传异质区及不同环境梯度下的10个鹅掌楸居群,收集种子播种进行同园栽培实验。筛选出73对不同来源的EST-SSR引物对鹅掌楸进行全基因扫描,最后将表型性状与分子标记进行关联分析。研究发现,鹅掌楸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的表型性状的差异变化。在西南部地区,鹅掌楸居群具有较小的遗传分化和典型的表型性状分化,表明歧化选择起主要作用,而在西北部地区的鹅掌楸居群更倾向于固定的表型性状,表明此地区的鹅掌楸群体处于稳定的平衡选择之中。适应性相关联位点的挖掘可揭示鹅掌楸的适应性表型分化。最后,比较分析鹅掌楸属两姊妹种分布区气候因子的差异,发现温润的冬季气候有利于鹅掌楸属物种在北美地区的较高纬度的分布。对鹅掌楸属进行全球范围内的生态位模拟显示此属物种拥有更大的生态适合区域。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可为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鹅掌楸等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亚美马褂木不同生根类型硬枝扦插苗生长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北方园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彦强;杨爱红;孙小艳;钟永达;高柱;余发新
  • 通讯作者:
    余发新
RAD-Seq Data Point to a Distinct Split in Liriodendron (Magnoliaceae) and Obvious East–West Genetic Divergence in L. chinense
RAD-Seq 数据表明鹅掌楸(木兰科)存在明显分裂,而鹅掌楸则存在明显的东西方遗传差异
  • DOI:
    10.3390/f10010013
  • 发表时间:
    2018-12
  • 期刊:
    forest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Yongda Zhong;Aihong Yang;Shujuan Liu;Lipan Liu;Yanqiang Li;Zhaoxiang Wu;Faxin Yu
  • 通讯作者:
    Faxin Yu
樟树的开花特性及传粉生物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淑娟;杨爱红;周华;刘腾云;李彦强;钟永达;余发新
  • 通讯作者:
    余发新
New insight into the phylogeographic pattern of Liriodendron chinense (Magnoliaceae) revealed by chloroplast DNA: east-west lineage split and genetic mixture within western subtropical China
叶绿体DNA揭示中国鹅掌楸(木兰科)系统发育地理学模式的新见解:中国西亚热带东西向谱系分裂和遗传混合
  • DOI:
    10.7717/peerj.635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PeerJ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Yang Aihong;Zhong Yongda;Liu Shujuan;Liu Lipan;Liu Tengyun;Li Yanqiang;Yu Faxin
  • 通讯作者:
    Yu Fax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第三纪孑遗植物银鹊树的谱系分化历史与群体遗传结构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Annals of Botany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张金菊;李作洲;Peter W. Pritsch;田华;杨爱红;姚小洪
  • 通讯作者:
    姚小洪
中国樟树初级核心种质取样方法与策略研究
  • DOI:
    10.11929/j.swfu.20190506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钟永达;刘立盘;李彦强;吴照祥;杨爱红;刘淑娟;刘巧丽;刘腾云;余发新
  • 通讯作者:
    余发新
基于种苗表型初步构建中国樟树核心种质
  • DOI:
    10.13836/j.jjau.201901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钟永达;赵善文;程泽龙;李彦强;刘立盘;杨爱红;孙小艳;刘腾云;刘淑娟;肖亮;周华;吴照祥;蒋祥英;余发新
  • 通讯作者:
    余发新
基于AFLP基因组扫揭示鹅掌楸不同纬度梯度自然居群的歧化选择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杨爱红;Na Wei;Peter W. Fritsch;姚小洪
  • 通讯作者:
    姚小洪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爱红的其他基金

基于组学技术的孑遗植物鹅掌楸的地方适应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35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