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石油资源流动过程及碳效应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41101116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负责人:
刘晓洁
学科分类:
D0108.经济地理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刘立涛、李红强、高天明、周洪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石油资源具有强烈的流动性,影响着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也与碳减排密切相关。资源流动是新形势下资源科学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基于物质流分析的石油资源流动过程研究,有助于深刻、全面理解石油资源流动的全过程及其碳效应,揭示和探究由石油流动引发的资源效率、碳排放等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调控措施和模式。本项目围绕关键科学问题,选择中国石油资源流动过程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数据、企业调研资料及数据集成等,开展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石油资源流动过程及其碳效应研究,从空间视角和产业视角分别揭示石油资源流动格局变化和碳转移路径及规律;并设定减排情景,选取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进行减排情景分析,为石油工业高效利用和减排提供政策依据。
英文摘要
本项目围绕关键科学问题,选择中国石油资源流动过程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数据、企业调研资料及数据集成等,开展石油资源相关基础研究,对石油资源的概念进行界定,探讨石油资源流动特征、规律、演变规律、流动类型等,为石油资源流动研究奠定基础。梳理、总结世界石油资源流动趋势和特点,分析中国石油进出口流动的趋势,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石油资源空间流动趋势及演进特征研究。基于中国能源平衡表,对1980-2006年中国石油资源开采、加工、石油资源产品消费等各项目进行归纳、整理,得出中国不同时期石油资源/产品产业流动图,分析中国石油资源在不同产业上的流量、流向、流动结构,进而探讨中国石油资源及产品的流动特点、规律及变化趋势。利用物质流分析法和生命周期分析法,构建石油资源流动MFA模型,分析中国石油资源流动的环境效应及碳排放,旨在阐明中国石油开采、加工、运输、消费过程中环境污染及碳排放的基本状况。选择浙江省为典型区域,选择旅游业为典型产业,分别开展资源产出率和低碳模式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陈枫楠;张超;沈明;钟帅
通讯作者:钟帅
DOI:--
发表时间:--
期刊:资源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查建平,王挺之,冯宁
通讯作者:查建平,王挺之,冯宁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国环境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陈操操;刘春兰;汪浩;关婧;陈龙等
通讯作者:陈龙等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地理科学进展
影响因子:--
作者:刘立涛;沈镭;刘晓洁
通讯作者:刘晓洁
中小学校园食物浪费的形成机制及食育优化策略研究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