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激光雷达和光学遥感研究人工纯林下水力土壤侵蚀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61069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0.土壤侵蚀与土壤肥力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Universal Soil Losing Equation (USLE) was constructed by multiplicating five factors such as Pricipitation,soil property,terrain,control practice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It has been used to evaluate regional soil erosion widely. And the Spectral Vegetation Index (SVI) obtained from optical remote sensing was always used to expressed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factors.But SVI can't describe the difference of soil conservation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 forest's constructure. Since 1980s, many plantation forest were buildup in Jiangxi Province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of desert hills. These plantation forest are mainly composed of Pinus massoniana,Pinus elliottii o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severe soil erosion are still happening under forest canopy in despite of high coverage because of the simple constructure of the plantation forest. USLE can't evaluate these erosion under these canopy of plantation forest with high coverage if only SVI was used to depict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factor.In recent years, the waveform from LiDAR (Laser Intensity Direction And Ranging) were used to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forest's structure. And the Geoscience Laser Altimeter System (GLAS) carried by Ice,Cloud, 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ICESAT) was lauched in 2003 and has collected the waveform of land surface for about 9 years. In this study,vegetation structure factor will be retrieved from ICESAT-GLAS waveform. and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factor in the USLE will be relationed to vegetation structure factors retrieved from ICESAT-GLAS waveform by the soil erosion monitoring at these stations managed by Jiangxi Provincial Institute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ith the improved vegetation coverage factor and the other factors calculated by these methods that have been used and accepted widely, the soil erosion for Jiangxi Provin will be estimated and the soil conservation difference for these forest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 will be evaluated.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江西省在治理荒山过程中培育了大量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杉木等为主的人工林,这些人工林的林相结构单一,尽管覆盖度较高,但林下水土流失依然严重。通用土壤侵蚀方程(USLE)被广泛用于区域土壤侵蚀量评价中,由于遥感技术获取区域陆表参数的优势,USLE中的植被覆盖因子往往由光谱植被指数(SVI)表征,但SVI表征的植被覆盖因子难以合理评价人工林下土壤侵蚀。近年来,激光雷达(LiDAR)获取的波形信息被广泛用于森林结构提取。本研究拟通过野外径流小区和集水区产沙试验和林相结构参数的调查,建立植被覆盖因子与林相结构参数的关系,结合光学遥感和ICESAT卫星搭载的GLAS传感器所记录的波形信息获取区域的林相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不同林相结构森林的植被覆盖因子,以USLE评价鄱阳湖流域不同林相结构森林的水力侵蚀差异。

结项摘要

植树造林是开展生态恢复主要方式。鄱阳湖流域植树造林以以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杉木和果园等为主。尽管结合USLE方程和光学植被指数广泛用于区域尺度的土壤侵蚀评价,但难以合理评价人工林的水土保持效益。本课题试图结合光学遥感和大光斑雷达波形信息获取的林相结构参数,评价鄱阳湖流域植被恢复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课题组主要开展鄱阳湖流域人工林、果园分布制图和森林结构参数的激光雷达获取、土地利用变化制图、径流小区产沙试验、小流域卡口站径流泥沙观测以及鄱阳湖“五河”控制水文站径流泥沙资料的收集,从“五河”子流域、典型人工林小流域和径流小区等尺度,研究人类活动(植被恢复、水库建设和采砂等)等对流域径流、蒸散、产沙和输沙的影响,并结合光学遥感分析鄱阳湖水沙平衡。研究表明:.(1)结合大孔径激光雷达和光学遥感影像,能够较好地反演植被冠层高度和地上部分生物量;.(2)鄱阳湖流域人工林面积达到9.9×104km2,其中针叶林5.9×104km2;赣南柑橘果园面积达260万亩,果园和人工林下的水土流失都比较严重;.(3)径流小区试验的结果表明人工马尾松林下的植被灌丛对小区径流和产沙都有显著的影响;.(4)近三十年来鄱阳湖流域蒸散呈阶段性增长趋势,植被恢复和降水变化是造成蒸散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植被恢复驱动蒸散呈增加趋势,气候变化导致蒸散年际波动;.(5)从鄱阳湖流域及其“五河”流域的径流泥沙观测资料和SWAT模拟表明,流域范围的水库建设是入湖泥沙减少的主要原因,而植被恢复对河道泥沙的减少效应不是很明显,水库蓄水改变了流域入湖径流的季节分配特征;.(6)鄱阳湖泥沙的平衡研究表明:上游水库运行显著降低了入湖泥沙量,而2000年以来鄱阳湖的采砂导致出湖泥沙显著增加,使鄱阳湖从净沉积环境逆转为净侵蚀环境,同时,鄱阳湖大规模无序采砂导致入江河道加深加宽,过水断面增大,泄流速度加快是近年来鄱阳湖水文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了3个典型人工林小流域卡口站、1980-2015年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数据库、赣南柑橘果园空间分布、森林树高和生物量空间分布数据集、鄱阳湖流域水库数据库、收集了主要河流水文控制站径流泥沙资料等基础资料,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同时研究结论也为鄱阳湖及其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2001-2010年鄱阳湖采砂规模及其水文泥沙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秀秀;王点;朱静瑄;熊梦雅
  • 通讯作者:
    熊梦雅
赣江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鹏;齐述华;陈波
  • 通讯作者:
    陈波
南方红壤区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与降雨量关系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月君;杨洁;肖龙;汪邦稳
  • 通讯作者:
    汪邦稳
2000-2013年鄱阳湖流域蒸散量时空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长江流域与资源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齐述华;刘贵花;王点;熊梦雅
  • 通讯作者:
    熊梦雅
植被恢复与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鄱阳湖流域蒸散时空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地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冲;齐述华;汤林玲;何蕾
  • 通讯作者:
    何蕾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柑橘果园扩张对寻乌水径流和输沙的影响
  • DOI:
    10.11870/cjlyzyyhj202101016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丹巧;刘贵花;仝兴庆;齐磊;李志强;齐述华
  • 通讯作者:
    齐述华
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指数的鄱阳湖湿地生态健康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游清徽;刘玲玲;方娜;阳文静;张华;李菊媛;吴燕平;齐述华
  • 通讯作者:
    齐述华
1981—2013年桃江流域径流与泥沙模拟研究
  •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18.01.03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志强;齐述华;刘旗福;仝兴庆;刘贵花;郑海金
  • 通讯作者:
    郑海金
Mapping the Forest Height by Fusion of ICESat-2 and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ry and Topographic Information: A Case Study in Jiangxi Province, China
利用ICESat-2与多源遥感图像和地形信息融合绘制森林高度图:以中国江西省为例
  • DOI:
    10.3390/f14030454
  • 发表时间:
    2023-02
  • 期刊:
    forest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罗毅琛;齐述华;廖凯涛;张少宇;胡碧松;田野
  • 通讯作者:
    田野
1982~2001年间中国干旱发生时空特征的遥感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土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牛铮;王军邦;王长耀;齐述华
  • 通讯作者:
    齐述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齐述华的其他基金

长江中下游多云多雨山地丘陵区稻作熟制空间分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 批准号:
    42361062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32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多源遥感信息和SWAT模型的柑橘果园扩展土壤侵蚀效应研究——以寻乌水流域为例
  • 批准号:
    41867012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鄱阳湖水文环境对越冬候鸟生境影响的研究
  • 批准号:
    40801169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