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SAHA、MCP30)对苯致TOPOⅡα基因失活的造血干细胞损伤的逆转作用

批准号:
81172613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负责人:
俞康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002.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杨开颜、施益芬、李斯德、陈怡、钱红兰、任行洲、庄彦、王路瑶、洪莉莉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苯是职业致癌物,工业应用广泛,苯污染严重,苯接触从业人员多,苯诱发的造血系统疾病发病率高,苯污染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本课题组研究苯诱导的造血损伤, 证实苯及其代谢物改变TOP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为主要的苯血液毒性。本研究的假说是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可以逆转TOP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乙酰化修饰达到防治苯的造血损伤。本项目利用我们独创的中药苦瓜蛋白MCP30防治苯的造血损伤,并比较国外上市的HDACI伏立诺他(SAHA)或已进入临床前试验阶段曲古菌素 A(TSA)的效价。采用体外CD34+细胞培养,体内苯中毒再障小鼠模型的解救模型及临床苯中毒病人骨髓CD34+细胞,采用ChIP、comet assay、Western Blot 、Q-PCR、流式细胞术等全面评估HDACI干预苯对造血干细胞损伤的逆转作用,为苯中毒导致血液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创新的思路。
英文摘要
苯在工业中应用广泛,其能诱发苯接触从业人员造血系统疾病,导致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本项目主要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体内干预是否逆转苯所致的血液学毒性。我们构建了苯吸入的再障模型,腹腔注射两个HDACI MCP30和曲古菌素A(TSA)。结果显示MCP30与TSA一样,均能显著减少苯中毒症状,其机制是逆转苯所致的TopoⅡα表达和活性降低,通过增加TopoⅡα启动子组蛋白乙酰化和改变TopoⅡα启动子调控因子表达。此外,我们发现了苯代谢产物氢琨通过Akt/GSK-3β/β-catenin途径诱导骨髓造血细胞凋亡,降低造血细胞活性,胰岛素生长因子1和氯化锂均能减少氢琨导致的细胞活性降低和凋亡。我们也发现了苯及其代谢产物氢琨主要通过抑制乙酰化酶P300促进自噬导致血液学毒性,MAP30通过增加P300表达和活性来抑制自噬从而改善血液学毒性。总的来说,本项目阐明了HDACI干预能逆转苯对造血干细胞的损伤,同时也阐明了自噬和Akt/GSK-3β/β-catenin途径也参与了苯及其代谢产物所致的血液毒性,可为苯中毒导致血液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一些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Musashi-2 Silencing Exerts Potent Activity against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 Enhances Chemosensitivity to Daunorubicin.
Musashi-2 沉默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有效活性,并增强对柔红霉素的化学敏感性
DOI:10.1371/journal.pone.0136484
发表时间:2015
期刊:PloS one
影响因子:3.7
作者:Han Y;Ye A;Zhang Y;Cai Z;Wang W;Sun L;Jiang S;Wu J;Yu K;Zhang S
通讯作者:Zhang S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施益芬;甘一峰;沈志坚;俞康
通讯作者:俞康
DOI:--
发表时间:2016
期刊: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颜情贤;徐希;施益芬;葛杭萍
通讯作者:葛杭萍
DOI:--
发表时间:2016
期刊: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施益芬;钱珊瑚;厉嘉琪;俞康
通讯作者:俞康
Analysis of WT1 mutations, expression levels an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rs16754 in de novo non-M3 acute myeloid leukemia
新发非M3急性髓系白血病WT1突变、表达水平及rs16754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DOI:10.3109/10428194.2013.791985
发表时间:2014-02-01
期刊:LEUKEMIA & LYMPHOMA
影响因子:2.6
作者:Luo, Sheng;Yu, Kang;Gao, Shen-meng
通讯作者:Gao, Shen-meng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