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基于G3BP靶蛋白的抗癌多肽药物设计
结题报告
批准号:
21173264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负责人:
计明娟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B0302.化学模拟与应用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崔巍、陈权、成元华、高剑、罗芳、耿令令、梁德胜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本项目申请针对现有抗癌药物毒性强、选择性差的缺陷,开展以G3BP为靶点,基于G3BP和Ras-GAP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抗肿瘤多肽药物设计。申请人拟通过虚拟突变、蛋白质结构预测、蛋白质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及能量分解等分子模拟方法,提供理论设计的抗癌多肽;结合多肽合成和细胞水平的活性、毒性、及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测定,以期寻找高活性、低毒副作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多肽先导化合物。因此,本项目研究是在我们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即初步发现的两条未被他人报道的抗癌肽段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和确定模型,并在此模型上重新设计,合成及筛选新的抗癌多肽类药物先导化合物,属原创性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英文摘要
本项目主要针对现有抗肿瘤药物毒性强、选择性差的缺陷,开展了以 G3BP 为靶点,基于G3BP与Ras-GAP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抗肿瘤多肽药物设计。我们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多种分子模拟方法(如蛋白–蛋白对接、虚拟突变、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以及自由能分解等),结合化学及药理学实验技术(如固相多肽合成、MTT细胞检测等),通过重复“设计-合成-测活”这一过程,对原型抗肿瘤多肽进行优化设计和细胞水平的活性、毒性、及其对肿瘤细胞选择性的测定。最终我们获得了两条高活性、低毒副作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肿瘤26肽(M308和M312)先导药物;同时,开展了纳米载药体系研究,初步解决了多肽药物易水解及生物屏障问题。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了通过设计特异性结合G3BP的多肽,从而阻断G3BP与Ras-GAP的结合来抑制肿瘤细胞异常增殖的新药设计思路;.2)通过对G3BP表面静电势分析,显示结合位点附近存在负电荷中心,从而引入碱性残基取代,提高了多肽与G3BP的理论结合能力,预测结合能从-32.23降低至-58.52 (kcal/mol);.3)发展了递进式虚拟突变(PVM)的计算策略,即:单位点突变---双位点突变---多位点组合突变。首先,应用该策略优化了原型多肽,将多肽抑制率从17%提高到52%。然后,通过进一步优化26肽(包括非重要残基和重要残基的分步虚拟突变),结合多肽合成和细胞水平的活性、毒性及选择性测试,最终寻找得到二条(M308和M312)高活性、低毒副作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肿瘤26肽先导药物;.4)通过细胞实验证明,最佳的26肽(M312)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与临床一线用药奥沙利铂相当,显著优于临床一线用药顺铂和五氟尿嘧啶;.5)通过26肽(M312)对G3BP高表达的多种肿瘤细胞系(包括宫颈癌细胞株HeLa、肺癌细胞株A549、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的杀伤作用以及对正常细胞(huvec)的杀伤作用评估,进一步明确其选择性。.6)设计合成了不同氨基与羧基比例的pH敏感的生物多糖载体分子。.7)通过体外释药性能研究,证实该多糖纳米粒子对多肽具有极佳的保护性能,即只在偏酸性环境(pH 5.0)释放药物,而在中性环境(pH7.4)不释放,因此初步解决了多肽在体内易水解问题。.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10.1021/ci300526u
发表时间:2013-05-01
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
影响因子:5.6
作者:Cui, Wei;Cheng, Yuan-Hua;Ji, Ming-Juan
通讯作者:Ji, Ming-Juan
Insight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about lowered dihydrofolate binding affinity to dihydrofolate reductase-like 1 (DHFRL1)
深入了解二氢叶酸与二氢叶酸还原酶样 1 (DHFRL1) 结合亲和力降低的分子机制
DOI:10.1007/s00894-013-2018-2
发表时间:2013-12-01
期刊:JOURNAL OF MOLECULAR MODELING
影响因子:2.2
作者:Gao, Jian;Cui, Wei;Ji, Mingjuan
通讯作者:Ji, Mingjuan
Prediction of the binding modes between macrolactin N and peptide deformylase from Staphylococcus aureus by molecular docking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大环内酯N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肽去酰基酶之间的结合模式
DOI:10.1007/s00044-012-0303-8
发表时间:2013-06-01
期刊:MEDICINAL CHEMISTRY RESEARCH
影响因子:2.6
作者:Gao, Jian;Cheng, Yuanhua;Ji, Mingjuan
通讯作者:Ji, Mingjuan
Computational study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drug resistance of Narlaprevir due to V36M, R155K, V36M+R155K, T54A, and A156T mutations of HCV NS3/4A protease
HCV NS3/4A蛋白酶V36M、R155K、V36M R155K、T54A、A156T突变导致Narlaprevir耐药分子机制的计算研究
DOI:10.1139/bcb-2014-0039
发表时间:2014-07
期刊: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影响因子:2.9
作者:Huiqun Wang;Lingling Geng;Bo-Zhen Chen;Mingjuan Ji
通讯作者:Mingjuan Ji
Molecular dynamics and free energy studies of chirality specificity effects on aminobenzo[a]quinolizine inhibitors binding to DPP-IV
氨基苯并[a]喹嗪抑制剂与 DPP-IV 结合的手性特异性影响的分子动力学和自由能研究
DOI:10.1007/s00894-012-1653-3
发表时间:2013-03
期刊:Journal of Molecular Modeling
影响因子:2.2
作者:Gao Jian;Luo Fang;Geng Lingling;Ji Mingjuan
通讯作者:Ji Mingjuan
抗糖尿病的PTP1B抑制剂的药物分子设计
  • 批准号:
    2037308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3
  • 负责人:
    计明娟
  • 依托单位:
基于结构的抗糖尿病药物分子设计
  • 批准号:
    2027308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2
  • 负责人:
    计明娟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