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肿相关差异表达蛋白对初级纤毛的影响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170633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14.0 万元
负责人:
郁胜强
学科分类:
H0501.泌尿系统结构、功能与发育异常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马熠熠、汤晓静、庹素馨、陈静、孙海棚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占肾衰竭病因的第4位。I型多囊肾病基因(pkd1)所导致的多囊肾病占85%,其发病和发生肾衰的年龄均较pkd2导致的多囊肾病要早十多年,目前多囊肾病发病机制中初级纤毛的共同通路作用是研究热点。本项目申请者成功建立了I型多囊肾病基因敲入小鼠模型,前期研究发现纯合子小鼠双侧肾脏囊肿形成,通过蛋白组学的研究获得了多个囊肿相关差异表达蛋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差异表达蛋白在囊肿形成中的作用、寻找治疗靶标,本项目拟在细胞模型、小鼠模型和人多囊肾病肾脏组织标本上,运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双染色、激光共聚焦、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囊肿相关差异表达蛋白在细胞和初级纤毛上的表达、分布,并通过上调和下调差异蛋白的表达观察对初级纤毛的影响,为明确囊肿相关差异蛋白在细胞和初级纤毛中的分布及表达差异,探索多囊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靶标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英文摘要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占肾衰竭病因的第4位。I型多囊肾病基因(pkd1)所导致的多囊肾病占85%,其发病和发生肾衰的年龄均较pkd2导致的多囊肾病要早十多年,目前多囊肾病发病机制中初级纤毛的共同通路作用是研究热点。本项目申请者成功建立了I型多囊肾病基因敲入小鼠模型,前期研究发现纯合子小鼠双侧肾脏囊肿形成,通过蛋白组学的研究获得了多个囊肿相关差异表达蛋白。本项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多囊肾病的发病机制,繁殖和鉴定了野生型、杂合子和纯合子多囊肾病小鼠,观察了各种小鼠的肾脏表型以及肾脏囊肿上皮细胞的纤毛结构。原代培养了纯合子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并进行了鉴定。观察到培养的野生型和纯合子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纤毛结构存在差异。多囊蛋白1的表达研究发现,在小鼠的肺脏支气管纤毛部位有大量的多囊蛋白1表达,差异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正在进一步研究。希望通过本项目的开展为多囊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靶标的研究获取更多信息。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多囊肾病中cordon-bleu对初级纤毛结构和功能影响的上下游机制研究
囊肿相关差异表达蛋白对初级纤毛结构和蛋白分布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多囊蛋白1相关蛋白的筛选和作用研究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