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与河口透光层半导体矿物协同微生物驱动碳氮硫循环的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1851208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29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3.矿物学(含矿物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euphotic zone in estuary and offshore seawater is a very complicated open system. Utiliz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s involving mineralogy and microbiology fields, this project is focused on the key scientific matter that the suspended semiconducting mineral particles in euphotic zone of estuary and offshore seawater can produce photoelectrons, regulate “photoelectric-energy” microbes’ metabolic functions, and drive the element cycling of C, N and 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volved in the above processes are the main concern. The emphasis of the research work will include: the mineralogy and surficial physical-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spended semiconducting mineral particles in euphotic zone; the metabolic pathway of “photoelectric-energy” microbes utilizing photoelectron energ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hotoelectric-energy” microbes driving C, N and S element cycl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semiconducting minerals cooperating with “photoelectric-energy” microbes in river and marine water system. This project is aimed to demonstrate the suspended semiconducting mineral particles in euphotic zone of estuary and offshore seawater and their photoelectron production mechanisms. Further, it will be revealed about the multi-element synergy mechanisms among solar light – suspended semiconducting minerals – organic matter – C, N, S element in euphotic zone water systems of typical estuary and offshore regions in China, as well as its environmental effects. This work will give scientific insights into the new approaches of microbes energy metabolism and C-N-S element cycling in estuary and offshore euphotic zone.
近海与河口透光层是一个极复杂的开放系统,本项目采用矿物学与微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手段,围绕近海与河口透光层中悬浮颗粒物半导体矿物光电子调控“光电能”微生物能量代谢途径及其驱动碳氮硫元素循环的分子机制与环境效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重点开展近海与河口透光层中悬浮颗粒物半导体矿物学及其表面物理化学特征研究、近海与河口透光层“光电能”微生物及群落结构研究、“光电能”微生物利用矿物光电子能量代谢途径研究、“光电能”微生物驱动碳氮硫元素循环分子机制研究、水体系统中半导体矿物协同“光电能”微生物作用理论模型与环境效应研究,旨在查明近海与河口透光层中悬浮颗粒物半导体特性与矿物光电子能量产生机制,揭示复杂开放的我国典型近海与河口透光层水体系统中太阳光-悬浮颗粒物-有机物-微生物-碳氮硫元素多元耦合反应体系作用机理与环境效应,为认识与理解近海与河口透光层微生物能量代谢与碳氮硫元素循环的新途径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近海与河口透光层属于极为复杂的开放系统,具有寡营养与低能量供给的生境特征,其中无机矿物与微生物间存在多样的能量转化与物质交换作用。本项目采用矿物学与微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手段,以近海与河口透光层中悬浮颗粒物半导体矿物光电子能量研究为突破口,围绕矿物光电子能量调控微生物能量代谢途径及其驱动碳氮硫元素循环的分子机制与环境效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重点研究了透光层悬浮颗粒物精细矿物学及半导体特性、透光层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响应矿物光电子能量特征、光电子能量调控微生物驱动碳氮硫元素循环分子机制等。发现水圈透光层中发育大量来源于陆地“矿物膜”的铁锰钛氧化物半导体矿物,其中赤铁矿、针铁矿、锐钛矿、金红石和水钠锰矿等典型半导体矿物均具有良好的日光响应及光电转化性能,能量较高的矿物光电子可还原大气二氧化碳为小分子有机物,提出水圈透光层天然光催化系统的认识。透光层中普遍存在地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等电活性微生物及盐单胞菌属、乳酸杆菌属等反硝化细菌,对矿物光电子能量具有响应潜力。建立透光层中典型半导体矿物针铁矿-溶解性有机质的光催化研究体系,阐明了光驱动透光层中矿物光催化下铁-碳耦合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针对模式微生物PAO1,利用基因敲除菌株揭示锐钛矿光催化协同促进其胞外电子传递的关键位点与影响机制。自透光层分离一株具有反硝化及还原硝酸盐至铵功能的盐单胞菌,揭示光电子能量对该菌氮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影响透光层氮循环的效应。探明以脱硫弧菌属为主的硫酸盐还原菌群可耦合硫酸根还原与白云石沉淀,揭示矿物协同微生物驱动碳硫元素循环作用机制。提出水圈天然光催化系统中半导体矿物协同微生物能量与物质代谢的理论模型,揭示水体透光层中日光-悬浮颗粒物-有机物-微生物-碳氮硫元素多元反应体系的耦合作用机制与环境效应。为进一步认识与理解水体透光层中微生物能量代谢与元素循环新途径提供科学依据,为保护与利用水圈生态功能与环境质量提供科技支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2)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dissolved Mn(II) on natural iron oxide minerals
天然氧化铁矿物上溶解的 Mn(II) 的光催化氧化
  • DOI:
    10.1016/j.gca.2021.07.023
  • 发表时间:
    2021-09-20
  • 期刊: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Jung, Haesung;Xu, Xiaoming;Tang, Yuanzhi
  • 通讯作者:
    Tang, Yuanzhi
Light-induced coupling process of Fe redox cycling and natural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 oxidative decomposition at goethite surface: Key role of reactive oxidative species
针铁矿表面铁氧化还原循环与天然溶解有机物氧化分解的光诱导耦合过程:活性氧化物质的关键作用
  • DOI:
    10.1016/j.chemgeo.2022.120928
  • 发表时间:
    2022-05
  • 期刊:
    Elsevier
  • 影响因子:
    --
  • 作者:
    Shanshan Yang;Xiao Ge;Yanzhang Li;Hongrui Ding;Yan Li;Changqiu Wang;Anhuai Lu
  • 通讯作者:
    Anhuai Lu
Multifactor-controlled mid-infrared spectral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 of carbonate minerals (MCO3, M = Mg, Ca, Mn, Fe)
碳酸盐矿物(MCO3,M=Mg、Ca、Mn、Fe)的多因素控制中红外光谱和发射特征
  • DOI:
    10.1007/s00269-021-01140-y
  • 发表时间:
    2021-03
  • 期刊: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inerals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Zhu Ying;Li Yanzhang;Ding Hongrui;Lu Anhuai;Li Yan;Wang Changqiu
  • 通讯作者:
    Wang Changqiu
Genome Analysis of a Marine Bacterium Halomonas sp. and Its Role in Nitrate Redu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hotoelectrons.
海洋细菌 Halomonas sp 的基因组分析。
  • DOI:
    10.3390/microorganisms8101529
  • 发表时间:
    2020-10-05
  • 期刊:
    Microorganisms
  • 影响因子:
    4.5
  • 作者:
    Liu Y;Ding H;Sun Y;Li Y;Lu A
  • 通讯作者:
    Lu A
Photoelectron Shaping Marine Microbial Compositional and Metabolic Variation in the Photic Zone Around Estuary and Offshore Area of Yellow Sea, China
光电子塑造黄海口及近岸光区海洋微生物组成及代谢变化
  • DOI:
    10.1080/01490451.2020.1764673
  • 发表时间:
    2020-05-15
  • 期刊:
    GEOMICROBIOLOGY JOURNAL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Liu, Ying;Sun, Yuan;Li, Yan
  • 通讯作者:
    Li, Y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锌在人体病理性矿化灶中分布的地球化学讨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岩石矿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艳;鲁安怀;梅放;柳剑英
  • 通讯作者:
    柳剑英
不同碳源下粪产碱杆菌的生长代谢及碳氮比对其反硝化能力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化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希睿;余萍;鲁安怀
  • 通讯作者:
    鲁安怀
纳米针铁矿的半导体性能实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浩然;丁竑瑞;李艳;鲁安怀
  • 通讯作者:
    鲁安怀
两种卵巢肿瘤中砂粒体的矿物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学前缘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艳;鲁安怀;梅放;柳剑英
  • 通讯作者:
    柳剑英
青海虎头崖铅锌矿床闪锌矿化学成分特征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岩石矿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智琳;鲁安怀;谷湘平;易立文
  • 通讯作者:
    易立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鲁安怀的其他基金

水圈微生物能量利用新类型和新机制
  • 批准号:
    92251301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86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土壤铁锰氧化物矿物日光催化效应促进微生物固碳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1230103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3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人体心血管系统钙化物矿物学特征及临床与病理表现研究
  • 批准号:
    40972210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4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天然闪锌矿降解多卤芳香烃有机污染物方法研究
  • 批准号:
    40572022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天然钛的氧化物降解水体中卤代有机污染物环境属性研究
  • 批准号:
    40172022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天然铁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方法研究
  • 批准号:
    49972017
  • 批准年份:
    1999
  • 资助金额:
    1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