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喷射电沉积混合结晶机理及纳米晶合金加工技术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10520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509.加工制造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提出一种由多个独立喷射流场构成的多元喷射电沉积加工系统,能通过运动控制实现不同类电沉积液交替喷射在某一阴极区域,实现纳米尺度下的异种金属混合结晶。前期试验证明结晶动力差异很大的Cu与Ni可在10nm尺度内实现混合结晶,并能在纯铜与纯镍间实现连续的配比。这种常温制备的超细纳米晶合金不仅能促进纳米尺度晶格变形、孪晶界强化等前沿机理研究,还能加工出纳米晶合金及纳米多层膜。该方法具有的低成本、低能耗特点,能对功能材料、表面工程、再制造工程的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项目主要研究内容:(1)多元喷射电沉积方法;(2)异种金属喷射电沉积混合结晶机理;(3)力学、电磁、超塑性能优良的纳米晶合金制备及性能研究;(4)围绕纳米晶非晶化、功能粒子添加的复合研究。项目主要创新:(1)提出多元喷射电沉积加工方法;(2)提出一种纳米尺度下的异种金属混合结晶机理;(3)能稳定加工成分可控的纳米晶合金及多层膜。

结项摘要

本项目属于特种加工新技术研究方向,以多层膜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多元喷射电沉积方法制备多层膜。其基本原理类似多元磁控溅射,均通过不同的金属离子的交替沉积制备多层膜,该方法具有离子沉积、常温加工、低成本、大气环境制备等特点。项目按照申请书研究内容计划,对交替运动形式、多元喷射电场与流场、运动控制、混合结晶机理及复合加工等六个方面内容展开研究。并针对部分内容,如多元沉积平台的自动化、硅基体表面的多层膜制备、喷嘴3D打印设计等进行了计划外的研究。重要研究结果包括:.(1)多元喷射电沉积加工平台的构建及优化。先后构建了三套多元喷射电沉积加工平台,依次为旋转式多元喷射电沉积加工平台、平动式多元喷射电沉积加工平台及全自动平动式多元喷射电沉积加工平台。最新研制的全自动平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 完全防止交叉污染;② 限制自由度的磨擦复合加工;③ 长时稳定高效加工。基于该系列平台可以实现调制波长低至20nm以下,厚度最高达到毫米级的多元多层膜制备。.(2)喷射电沉积加工机理及多层膜制备基础研究。围绕喷射流场及电场、多层膜组织构成及半导体基体表面多层膜制备三方面展开研究。流场及电场部分,除了采用Fluent进行流场仿真外,还采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对电化学电场和流场进行耦合研究。此外,还基于流场仿真进行了喷嘴结构优化设计,并采用3D打印技术(SLA)进行了试验验证,为喷嘴的设计制造一体化研究奠定了基础。有关多层膜组织结构的研究表明,多元喷射电沉积可以高效的获得具有超晶格特征的纳米多层膜。而半导体基体的多层膜制备研究,则掌握了半导体镀前工艺、基体表面毛化工艺、表面定域电沉积工艺,并揭示了半导体电沉积时电沉积与电解伴生机理。.(3)喷射电沉积多层膜性能研究。针对不同调制波长的多层膜,开展了硬度、耐磨、耐腐蚀、巨磁阻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多层膜的硬度明显高于所构成的纳米晶金属硬度,远高于电沉积粗晶硬度。如,特定调制波长Cu/Ni多层膜显微硬度达到615HV,显著高于同工艺条件下的纳米晶Ni的528HV,远高于电沉积粗晶镍的160~180HV。特定调制波长下耐腐蚀性可以显著提高。如,NaCl溶液中,调制波长低于100nm的多层膜的耐腐蚀能力要100nm以上的好,当调制波长40nm时,耐腐蚀性能达到最佳。而Cu/Co多层膜GMR性能研究表明未来厚膜GMR性能将具有巨大潜力。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5)
铝合金表面喷射镀镍的结合力与硬度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易笃钢;田宗军;沈理达;朱军;刘志东
  • 通讯作者:
    刘志东
摩擦电沉积快速成形新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本苓;刘志东;王桂峰;田宗军;沈理达;朱军
  • 通讯作者:
    朱军
The Influence of Cathode Surface Velocity on Friction Aided Jet Electrodeposition
阴极表面速度对摩擦辅助喷射电沉积的影响
  • DOI:
    10.1007/s12666-013-0353-8
  • 发表时间:
    2014-06
  • 期刊:
    Transactions of the Indian Institute of Metals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Huang, Dazhi;Shen, Lida;Chen, Jinsong;Zhu, Jun
  • 通讯作者:
    Zhu, Jun
Research on Preparation of Multilayers by the Multiple Jet Electrodeposition
多次喷射电沉积制备多层膜的研究
  • DOI:
    10.1016/s1452-3981(23)07710-6
  • 发表时间:
    2014-01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Wang, Gui-Feng;Shen, Li-Da;Dou, Lin-Ming;Tian, Zong-Jun;Liu, Zhi-Dong
  • 通讯作者:
    Liu, Zhi-Dong
脉冲摩擦喷射电沉积制备纳米晶镍沉积层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材料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云;沈理达;田宗军;刘志东;朱军
  • 通讯作者:
    朱军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等离子喷涂纳米ZrO_2-7%Y_2O_3涂层工艺参数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焊接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斌;田宗军;沈理达;黄因慧
  • 通讯作者:
    黄因慧
激光熔覆MCrAlY涂层的研究现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机械工程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东生;田宗军;沈理达;黄因慧
  • 通讯作者:
    黄因慧
激光熔覆MCrAlY涂层研究现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机械工程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东生;田宗军;沈理达;黄因慧
  • 通讯作者:
    黄因慧
喷射电沉积制备铜基超疏水表面的工艺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热加工工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大志;田宗军;刘志东;沈理达;邱明波;陈劲松;马世伟
  • 通讯作者:
    马世伟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等离子喷涂纳米Al_2O_3-13%TiO_2涂层工艺参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材料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松林;杨斌;沈理达;黄因慧
  • 通讯作者:
    黄因慧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沈理达的其他基金

高密度GO仿生防污微结构磁场诱导射流电沉积机理研究
  • 批准号:
    5227543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高密度GO仿生防污微结构磁场诱导射流电沉积机理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高能光源用梳状截面弯曲通道硅元件的冷却优化设计及放电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 批准号:
    U1532106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52.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