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捐赠胚中mtDNA单倍型遗传分离的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7121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414.早期胚胎发育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Mitochondrial donation techniqu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ransmission of pathogenic mtDNA in mitochondrial genetic disease. But up to now, the stability of donated mtDNA in offspring can not be guaranteed in the traditional mitochondrial donation technique. The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mitochondrial drift. The study showed that even low levels of pathogenic mtDNA carryover could lead to mitochondrial haplotype reversal. Animal study found that the haplotype genetic distance of mtDNA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genetic drift of mtDNA haplotype. Until now, there is no related researches on human beings. This project intend to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karyoplast-derived mtDNA carryover with the safe and efficient first polar body 1 genome transfer (PB1T) which was created and established by our team. At the same time, the mitochondrial donor embryos with the same mtDNA heterogeneity and different haplotype genetic distances were constructed and the embryonic stem cell lines were induced to establish,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mtDNA haplotype genetic distance on the karyotype stability of mtDNA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epigenetics of mitochondrial donor offspring. It is expected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mitochondrial karyotype drift and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mitochondrial donor offspring by eliminating the heterogeneity of mtDNA and combining with reasonable mitochondrial genotype matching.
线粒体捐赠技术可有效减少线粒体遗传病中致病mtDNA的传递,但传统的线粒体捐赠技术中,捐赠的mtDNA在子代的稳定性仍不能保障,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漂移有关。研究发现,传统线粒体捐赠重构胚中,即使携带极少量的致病mtDNA残留都有可能发生线粒体单倍型逆转。动物研究发现mtDNA的单倍型遗传距离可能与mtDNA单倍型的遗传漂移有关,遗传距离越大则线粒体捐赠子代mtDNA的分离的可能性越大。目前尚无人类的相关研究报道。本项目拟通过由本团队发明并建立的安全高效的第一极体基因组移植线粒体捐赠技术彻底消除核源性mtDNA残留,并构建mtDNA异质性相同、单倍型遗传距离不同的线粒体捐赠重构胚并诱导建立胚胎干细胞系,探索mtDNA单倍型遗传距离对mtDNA核型稳定性及对子代遗传和表观遗传的影响,期望通过消除mtDNA异质性、结合合理的线粒体基因型配型阻止线粒体核型漂移的发生,保障线粒体捐赠技术的安全。

结项摘要

卵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已经被证实可以替代卵胞浆中核物质进行线粒体置换,从而有效减少甚至阻断致病线粒体DNA向子代传递。然而,极体作为卵母细胞外独立的遗传物质,临床上如何建立安全高效的极体移植方法,以保证第一极体移植的效率呢?线粒体单倍型配型被认为可以有效规避线粒体置换技术,尤其是原核移植和纺锤体移植后的发生的核供体mtDNA遗传漂移现象。但是,目前大多数动物模型研究集中在线粒体功能近似的正常小鼠,且不同研究之间的争议性较大。因此本项目围绕建立高效的人极体基因组移植线粒体捐赠技术体系;同时利用具有相似单倍型的mtDNA相关I型糖尿病模型鼠和C57BL6/J小鼠,研究MRT重构子代mtDNA异质性分离的特征和机制,以及异源mtDNA对子代长期安全性的影响。本项目建立了高效的人第一极体移植的临床平台。同时发现利润MRT中对mtDNA进行单配型“配型”有助于避免核供体mtDNA在子代和组织中的分离。然而,MRT过程中降低核供体mtDNA携带,是保障MRT安全性的前提。异源性mtDNA的存在并未影响MRT重构子代的线粒体功能和疾病表型,而正常mtDNA(C57BL/6J)的引入改善了重构子代的线粒体功能和I型糖尿病疾病表型。因此,进一步证实第一极体移植仍旧是最有希望阻断致病mtDNA传递的方法。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生殖遗传技术预防线粒体遗传病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国际生殖健康 / 计划生育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纪冬梅;曹云霞
  • 通讯作者:
    曹云霞
Association between mild stimulated IVF/Mcycle and early embryo arrest in sub fertile women with/without PCOS
轻度刺激 IVF/M 周期与患有/不患有 PCOS 的低生育力女性早期胚胎停滞之间的关联
  • DOI:
    10.1186/s12958-020-00622-y
  • 发表时间:
    2020-07-15
  • 期刊:
    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Elshewy,Nagwa;Ji,Dongmei;Cao,Yunxia
  • 通讯作者:
    Cao,Yunxia
Polymorphisms and haplotype of mitochondrial DNA D-loop region are associated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线粒体DNA D环区多态性和单倍型与中国人群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
  • DOI:
    10.1016/j.mito.2020.12.006
  • 发表时间:
    2021-01-23
  • 期刊:
    MITOCHONDRION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Deng, Xiaohong;Ji, Dongmei;Cao, Yunxia
  • 通讯作者:
    Cao, Yunxia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ssential trace element (copper, zinc, selenium, and cobalt) status and the risk of early embryonic arrest among women undergoing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
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妇女中必需微量元素(铜、锌、硒和钴)状况与早期胚胎停滞风险之间的关联
  • DOI:
    10.3389/fendo.2022.906849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 通讯作者:
Generation of 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line from a patient with 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carrying a homoplasmic m.3635G > A mutation in the mitochondrial ND1 gene
从携带同质 m.3635G > 线粒体 ND1 基因突变的莱伯遗传性视神经病患者中生成诱导多能干细胞系
  • DOI:
    10.1016/j.scr.2022.102858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Elsevier
  • 影响因子:
    --
  • 作者:
    Dongmei Ji;Xun Su;Chao Hu;Zhikang Zhang;Mengyao Wang;Weiwei Zou;Lingchao Shen;Yajing Liu;Chunmei Liang;Yinan Du;Dan Liang;Yunxia Cao
  • 通讯作者:
    Yunxia C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胰岛素受体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勇;徐玉萍;曹云霞;易龙
  • 通讯作者:
    易龙
应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阻断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遗传的中国专家共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宁霞;马熠熠;徐德超;李文;曹云霞;梅长林;PGT 阻断 ADPKD 遗传专家共识委员会
  • 通讯作者:
    PGT 阻断 ADPKD 遗传专家共识委员会
3种不同促排卵方案在高龄不孕患者IVF/ICSI-ET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 DOI:
    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18.07.01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靖;邢琼;王超;纪冬梅;徐千花;徐玉萍;贺小进;曹云霞
  • 通讯作者:
    曹云霞
1123对复发性流产夫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 DOI:
    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18.05.020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影;徐祖滢;苏叶舟;向卉芬;曹云霞
  • 通讯作者:
    曹云霞
胰岛素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殖与避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玉萍;易龙;曹云霞;王勇
  • 通讯作者:
    王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曹云霞的其他基金

微管相关蛋白MAP7D2基因突变导致少弱畸精子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271639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管相关蛋白MAP7D2基因突变导致少弱畸精子症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多囊卵巢综合征易感基因定位研究
  • 批准号:
    30571954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