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HCMV病毒UL97基因突变与耐药形成机制及其分子诊断技术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170528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负责人:
胡炯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0813.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并发症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季育华、王苓、王莹、山洁慧、窦汉波、唐暐、曹国君、方凤琴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移植后感染率近60%,是常见并发症。更昔洛韦(GCV)药物治疗有效,但发生耐药机率增多,导致临床难治。HCMV产生药物耐药与UL97基因突变密切相关,但产生突变以及耐药确切机制及过程仍不明确。本课题组进行UL97基因突变率约10%,通过基因克隆跟踪其动态变化提示准种现象存在的可能性。因此提出HCMV耐药机制假说:UL97基因存在耐药型突变准种,GCV治疗中被筛选成优势株,最终导致临床耐药难治。此外目前缺少适用于临床的HCMV耐药分子诊断技术。本课题主要研究:①研究HSCT患者GCV治疗前后UL97基因突变型及其准种的定量动态变化,证实HCMV耐药形成与突变型准种存在和筛选相关;②建立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HRM)检测HCMV耐药表型,应用于临床以确定HCMV野生型与突变型准株比例,为临床提供实用有效的早期、快速检测HCMV耐药的诊断方法。
英文摘要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移植后感染率近60%,是常见并发症。更昔洛韦(GCV)药物治疗有效,但发生耐药机率增多,导致临床难治。CMV 产生药物耐药与 UL97 基因突变密切相关,但产生突变以及耐药确切机制及过程仍不明确。本项目通过对骨髓移植患者CMV病毒感染的长期动态随访,建立和掌握CMV病毒及其UL97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明确骨髓移植人群中CMV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病毒负载量及其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CMV阳性标本UL97基因突变筛查和动态监测,明确中国人群中CMV病毒UL97基因突变的发生率,突变株感染的临床特征,对可能具有耐药突变株的随访确认了CMV野生型和变异株的演变模式,提示符合病毒准种假说(quasispecies),即病毒群中存在各种基因变异株,突变变异株与野生型CMV比较属于劣势株,CMV耐药筛选遵循“选择-平衡”原理,即在病毒复制过程中选择出最适应于新环境(药物筛选压力)的变异株。在抗病毒药物选择压力下,较适应环境的变异株(倾向耐药株)被选择逐步形成优势株,最终发展成为耐药病毒感染。本项目取得的研究结果对理论上阐述骨髓移植人群CMV病毒耐药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优化骨髓移植患者CMV病毒感染监测和耐药病毒株的筛选方法,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研究依据,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靶向HDAC8-p53通路联合BCR-ABL抑制剂清除ph+ALL白血病干细胞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5万元
  • 批准年份:
    2021
  • 负责人:
    胡炯
  • 依托单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Akt轴对造血干细胞移植GVHD和GVL调控作用及靶向干预研究
  • 批准号:
    8177018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8.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7
  • 负责人:
    胡炯
  • 依托单位:
Pim-2基因在ABL和PDGFR酪氨酸激酶相关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 批准号:
    3050021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5
  • 负责人:
    胡炯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