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海洋放线菌ZF3-388菌株抗航天辐射活性成分的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102328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负责人:
薛春美
学科分类:
H3402.天然药物化学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李勇枝、高建义、张久明、盖宇清、范全春、辛冰牧、王佳平、王静、韩冀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本项目综合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多种色谱手段、现代波谱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细胞培养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极地海洋放线菌ZF3-388发酵液经过化学处理,进行以体外抗辐射活性为导向的化学研究,目的是获得放线菌ZF3-388的抗辐射活性成分。研究内容包括:ZF3-388菌株的发酵;发酵液的化学处理;体外抗辐射活性实验方法的建立;以体外抗辐射活性为导向的化学研究;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单体化合物体外抗辐射活性的测定。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以体外抗辐射活性为导向,进行ZF3-388活性成分的微量化学分离;建立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受到辐照的Jurkat细胞DNA受损程度进行分析的方法。特色及创新点:综合运用微生物学、化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进行体外抗辐射活性成分研究;首次将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运用于抗辐射活性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将为抗航天辐射药物研究奠定基础。
英文摘要
本项目综合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多种色谱手段、现代波谱技术、电泳技术、彗星实验的方法,对极地海洋放线菌ZF3-388发酵液进行抗辐射活性成分的研究。本研究确定了该菌株的种属、获得了该菌株最佳培养条件;通过有效的研究方法对该菌株发酵液进行化学研究,并发现了其中的抗辐射活性成分;建立了对抗60Co γ射线的活性模型,其中彗星实验是一种灵敏的方法,用来检测 60Co γ射线辐照导致的DNA 的损伤程度。总之,本研究结果为潜在地保护或者抵御辐射导致的DNA损伤的有效成分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