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和有毒铜绿微囊藻胁迫下三角帆蚌的生理响应及适应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0201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906.水产养殖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Triangle sail mussel pond waters are traditionally enriched with organic fertilizers. The main consequence of such culture pattern is eutrophication, which may stimulate algal blooms. Hypoxia and harmful algae (such as toxic cyanobacteria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co-occurring stressors in waters with algal blooms, while no published studies revealed their combined effect on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in triangle sail mussel. This research aims to systematically explor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hypoxia and toxic cyanobacterial M. aeruginosa on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triangle sail mussel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from nutrition (growth, body composition and digestive enzymes); bioenergetics (energy budget); histology (variation of microstructure of gill and digestive system) and immunology (hemolymph immune responses) aspects. Dynamic changes of variou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es in the mussel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will be studi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of triangle sail mussel to the two studied co-occurring stressors. In the planned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triangle sail mussel a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ool will be assessed.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basic data for monitoring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their natural habitats, and studying the physiological adaptability mechanisms of the triangle sail mussel to hypoxia and toxic cyanobacteria.
由于普遍采用施有机肥肥水的传统养殖模式,三角帆蚌养殖水体往往富营养化情况严重,容易出现水华暴发现象。由水华引发的缺氧和有害水华藻类(如有毒铜绿微囊藻)被认为是对水生生物造成胁迫的主要因子,而两者对三角帆蚌复合胁迫作用未见报道。本研究拟从营养学(生长、体成分、消化酶)、生物能量学(能量收支)、组织学(鳃和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变化)和免疫学(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角度,研究缺氧胁迫下三角帆蚌暴露于有毒铜绿微囊藻下的生理响应。通过对三角帆蚌在缺氧和有毒铜绿微囊藻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可进一步评估三角帆蚌在这两种胁迫因子交互作用下的生理适应性,为三角帆蚌作为水域环境生态修复工具种可行性的评估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本研究不仅能为衡量三角帆蚌所在水域的环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还能为三角帆蚌生理适应性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我们圆满并超额完成了基金项目预定的各项任务。首先,我们揭示继缺氧和/或有毒铜绿微囊藻暴露后的净化阶段中,三角帆蚌的体成分变化规律和补偿生长受暴露史影响。证实三角帆蚌在滤食功能下降的情况下,其消化腺的蛋白酶活性显著上升,优先利用机体蛋白质存储。证实三角帆蚌消化酶活性的变化可有效用于监测其营养状态。第二,我们通过测定三角帆蚌在缺氧和有毒铜绿微囊藻暴露期和恢复期的一系列代谢生理指标(清除率、同化率、耗氧率和排氨率)并计算出相应的生长净能,印证了消化酶实验中获得的结论,即三角帆蚌在胁迫状态下,相对于脂肪和糖原而言,更加倾向于利用蛋白质。有毒铜绿微囊藻暴露导致的三角帆蚌体内藻毒素沉积,直接影响了三角帆蚌恢复期的补偿生长能力,使得其生长净能SfG在恢复期的上升速度受阻。因此治理过存在有毒藻类水体的三角帆蚌不宜重复使用。第三,组织学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揭示缺氧和有毒铜绿微囊藻双重胁迫处理组中各组织的受损程度要显著高于单因素处理组,两个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我们发现三角帆蚌的鳃容易受到缺氧的影响,而其肝脏则是有毒藻类作用的靶器官。在水华暴发时缺氧现象的出现,对水生动物来说有雪上加霜的作用;第四,有毒微囊藻或缺氧的暴露史会对三角帆蚌免疫机能的修复产生潜在后续影响。我们认为三角帆蚌血淋巴GST活性可作为了解其生活水体的有害藻类胁迫情况的早期警示指标,为三角帆蚌作为水域环境生态修复工具种可行性的评估工作积累基础资料。为今后富营养化水体的藻毒素生物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三角帆蚌机体健康角度,其用于治理水华的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两周以内),且一定要同步进行增氧。最后,为了进一步拓展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实现理论联系实践,我们在圆满完成既定任务的前提下,完成了三角帆蚌与鱼类或与虾类的混养实验,并通过具体生产实践证实三角帆蚌改善水质和优化浮游植物群落的作用。该实践部分同本项目的理论研究部分共同揭示作为富营养化水体治理工具种,三角帆蚌只适合治理中度富营养化水体,而非重度富营养化水体。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2)
Antioxidant responses of triangle sail mussel Hyriopsis cumingii exposed to harmful algae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nd hypoxia
三角帆蚌对有害藻类铜绿微囊藻和缺氧的抗氧化反应
  •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15.07.074
  • 发表时间:
    2015-11-01
  • 期刊:
    CHEMOSPHERE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Hu, Menghong;Wu, Fangli;Liu, Qigen
  • 通讯作者:
    Liu, Qigen
Can mussels chang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enhance prawn production in semi-enclosed prawn ponds?
贻贝能否改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并提高半封闭虾池的虾产量?
  • DOI:
    10.1111/are.12394
  • 发表时间:
    2015-10-01
  • 期刊:
    AQUACULTURE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Liu, Qigen;Hu, Menghong;Wu, Zhen
  • 通讯作者:
    Wu, Zhen
Combined effects of toxic cyanobacteria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nd hypoxia on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triangle sail mussel Hyriopsis cumingii
有毒蓝藻铜绿微囊藻和缺氧对三角帆蚌生理反应的联合影响
  • DOI:
    10.1016/j.jhazmat.2015.11.052
  • 发表时间:
    2016-04-05
  • 期刊: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3.6
  • 作者:
    Hu, Menghong;Wu, Fangli;Wang, Youji
  • 通讯作者:
    Wang, Youji
缺氧对贝类的胁迫效应及对其免疫系统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生态毒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晴晴;刘其根;王有基;胡梦红
  • 通讯作者:
    胡梦红
不同藻类对三角帆蚌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梦红;武 震;刘其根
  • 通讯作者:
    刘其根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海洋酸化对贝类的生理生态学影响研究进展
  • DOI:
    10.11759/hykx20200711002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海洋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婷;郑佳慧;胡梦红;徐旭丹;王有基
  • 通讯作者:
    王有基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千岛湖秋季刺网渔获物的食性和其营养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固;胡梦红;刘其根
  • 通讯作者:
    刘其根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