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工程改造的增强型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87810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812.生物化工与合成生物工程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In the production of industrial ferment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the problems of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and phages infection during fermentation process have been the most concerned topic and an unavoidable problem. By controlling the components of fermentation medium, formamide and phosphite a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ources, most of the microorganisms in nature are “starved” to death because they can not ge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ources simultaneously, but engineered E. coli can assimilate formamide and phosphite. Furthermore, the CRISPR/Cas system can be introduced to engineered E. coli to endow it with the ability to resist phages. In this project, the formamidase gene and phosphite dehydrogenase gene with high enzyme activity were screened from nature. The influ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onstruction ways and the growth of engineered E. coli in auxotrophic MOPS medium will be explore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different growth conditions and factors on the growth of engineered E. coli will be elucidated and the universality of engineered E. coli to express exogenous genes will be investigated. The “robust” E. coli through genetic modification becomes the dominant strain in auxotrophic MOPS medium containing formamide and phosphite, inhibiting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and phages infection and expressing the enzymes (lipase, oxidoreductase, etc) and using as a catalytic cell to systhesis chiral drug intermediates.
在大肠杆菌工程菌应用发酵生产中,染菌和噬菌体侵染一直是发酵企业最关注和难以避免的问题。通过控制发酵培养基成分,以甲酰胺和亚磷酸盐作为氮源和磷源,自然界中极大多数微生物因不能同时获取氮磷源而被“饿死”,但改造后的工程菌能同化吸收甲酰胺和亚磷酸盐。此外,引入CRISPR/Cas系统至大肠杆菌工程菌,赋予其抵抗噬菌体的能力。本项目从自然界中筛选获得具有酶活较高的甲酰胺酶基因和亚磷酸脱氢酶基因;探索甲酰胺酶基因和亚磷酸脱氢酶基因以不同的方式构建对工程菌在营养缺陷型的MOPS培养基中的生长影响规律;阐明不同生长条件和因素对工程菌的生长影响机制;考察工程菌表达外源基因的普适性。经过基因改造的增强型大肠杆菌工程菌,在营养缺陷型的MOPS培养基中能利用甲酰胺和亚磷酸盐成为优势工程菌,抑制杂菌和噬菌体污染的同时还能高效表达酶制剂(脂肪酶、氧化还原酶等),亦可作为一种催化细胞合成手性药物中间体。

结项摘要

大肠杆菌因其优越的性能,比如繁殖快、遗传操作简单、遗传背景清楚等,是发酵工程中最常用的宿主之一。然而,大肠杆菌在发酵过程中常常发生杂菌污染和噬菌体侵染的严重问题,对工业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仍缺乏有效的解决策略。本研究首先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asadenensis CS0611中经过转录组学分析、克隆得到甲酰胺酶基因;另外通过菌种筛选得到一株能利用亚磷酸盐的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strain OU07,并成功克隆了内源亚磷酸脱氢酶的基因。以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表达挖掘得到的甲酰胺酶与亚磷酸脱氢酶,增加两条新的稀有氮磷源代谢途径(抗杂菌系统),特点是能专一性催化甲酰胺和亚磷酸盐分别成为铵根离子和磷酸盐作为大肠杆菌生长的氮源和磷源,而其它杂菌均不能利用这两种底物作为氮源和磷源,以防止杂菌污染。在此基础上引入抗噬菌体系统(CRISPR/Cas9),赋予大肠杆菌工程菌抵抗噬菌体的能力。构建得到的具有双保护系统的加强型大肠杆菌工程菌将具有非常巨大的应用潜力。本项目在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等方面均超额完成了任务。本项目在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等方面均超额完成了任务。以上研究工作已发表一系列高水平论文3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3篇,他引累计400余次,主要刊物为 Chem. Eng. J., Green Chem., ChemSusChem, Biotechnol. Bioeng., ACS Sustain. Chem. Eng., J., Agr. Food Chem.等。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项,其中获授权中国专利6项。该研究为现代发酵行业提供一种全新大肠杆菌工程菌株,是发酵工业向“绿色”发酵更近一步,为发酵工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和提供理论基础,且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9)
Carbon source modify lipids composition of Rhodococcus opacus intended for infant formula
碳源改变用于婴儿配方奶粉的混色红球菌的脂质组成
  • DOI:
    10.1016/j.jbiotec.2020.05.01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Zhang Lin-Shang;Chu Mei-Yun;Zong Min-Hua;Yang Ji-Guo;Lou Wen-Yong
  • 通讯作者:
    Lou Wen-Yong
Biocatalytic Epoxidation of Cyclooctene to 1,2-Epoxycyclooctane by a Newly ImmobilizedAspergillus nigerLipase
新固定化黑曲霉脂肪酶将环辛烯生物催化环氧化为 1,2-环氧环辛烷
  • DOI:
    10.3390/catal10070781
  • 发表时间:
    2020-07-01
  • 期刊:
    CATALYST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Chen, Qingsheng;Peng, Fei;Lou, Wenyong
  • 通讯作者:
    Lou, Wenyong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of pullulanase: state of the art and perspectives
支链淀粉酶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最新技术和前景
  • DOI:
    10.1007/s11274-021-03010-9
  • 发表时间:
    2021-02
  • 期刊:
    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Pei Xu;Shi-Yu Zhang;Zhi-Gang Luo;Min-Hua Zong;Xiao-Xi Li;Wen-Yong Lou
  • 通讯作者:
    Wen-Yong Lou
Multi-functional magnetic hydrogels based on Millettia speciosa Champ residue cellulose and Chitosan: Highly efficient and reusable adsorbent for Congo red and Cu2+ removal
基于鸡血藤残渣纤维素和壳聚糖的多功能磁性水凝胶:用于去除刚果红和 Cu2 的高效且可重复使用的吸附剂
  • DOI:
    10.1016/j.cej.2021.130198
  • 发表时间:
    2021-05-15
  • 期刊: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影响因子:
    15.1
  • 作者:
    Chen, Xi;Huang, Zhi;Lou, Wen-Yong
  • 通讯作者:
    Lou, Wen-Yong
Investigation of hierarchically porous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 for highly efficient dye removal
用于高效去除染料的分级多孔沸石咪唑酯骨架的研究
  • DOI:
    10.1016/j.jhazmat.2021.12601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3.6
  • 作者:
    Xiaoling Wu;Jun Xiong;Shuli Liu;Jian-Hua Cheng;Min-Hua Zong;Wen-Yong Lou
  • 通讯作者:
    Wen-Yong Lo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水 / 有机溶剂双相中固定化近平滑假丝酵母细胞催化 (R)-1- 三甲基硅乙醇不对称合成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化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娄文勇;王盼;宗敏华
  • 通讯作者:
    宗敏华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同时测定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和五种蒽醌类化合物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虹;王炎;温棚;娄文勇;宗敏华
  • 通讯作者:
    宗敏华
离子液体的组成及溶剂性质与木瓜蛋白酶催化特性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娄文勇;宗敏华
  • 通讯作者:
    宗敏华
水/有机溶剂双相中固定化啤酒酵母细胞催化有机硅酮不对称还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娄文勇;宗敏华;范晓丹;卢杰泉;杜伟
  • 通讯作者:
    杜伟
油脂酵母Trichosporon fermentans HWZ004的分批补料法高密度培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宗敏华;刘宗俊;吴虹;娄文勇;朱定和
  • 通讯作者:
    朱定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娄文勇的其他基金

脂氧合酶人工酶催化机制及其与天然酶协同催化芳香醛及衍生物合成研究
  • 批准号:
    22378146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牛大力内生真菌多糖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深度共熔溶剂中环氧化物水解酶催化环氧化物不对称水解反应的研究
  • 批准号:
    21676104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7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含新型离子液体介质中微生物细胞催化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研究
  • 批准号:
    21376096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含离子液体介质中酵母细胞催化潜手性有机硅酮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
  • 批准号:
    20602013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