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生蜥蜴生活史特征的地理变异和对寒冷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1172079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59.0 万元
负责人:
赵文阁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0403.动物生理与行为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刘鹏、刘志涛、高智晟、于东、赵帅、朱丹、杜青霖、马涛、付晓宇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采用动物地理学、生理生态学和行为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以生活在高寒地区、具有卵胎生繁殖策略的胎生蜥蜴(Lacerta vivipara)作为研究对象,在较大的空间尺度分布格局上比较胎生蜥蜴不同地理种群(包括新疆阿勒泰、内蒙古呼伦贝尔及黑龙江大小兴安岭种群)的生活史特征,其中以亲体和幼体的形态和繁殖特征为研究重点,分析双亲特征(如繁殖投入、配偶选择、体温调节和生境选择、活动节律等)和环境因子(光照、温度、湿度、海拔等)对胚胎孵化成功率及幼体特征(大小、形体特征、营养成分等)的影响,侧重研究不同地理分布格局下物种的区域性适应和生活史特征的地理连续性,同时检测水热环境因子在决定胎生蜥蜴空间地理分布格局形成方面的作用,旨在弄清胎生蜥蜴对不同区域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地理变异机制及对低温寒冷气候的适应机制,并为探讨卵胎生繁殖策略的形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英文摘要
胎生蜥蜴(Lacerta vivipara)是我国爬行动物中唯一具有卵生和卵胎生双繁殖模式的物种,生活在高纬度、寒冷、温差变幅较大的气候区,是研究爬行动物对极端气候区胁迫环境的适应和卵胎生进化的理想模型。本项目对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及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胎生蜥蜴种群的形态、繁殖、生理和行为等生活史特征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胎生蜥蜴生活史特征(包括形态特征和母体繁殖等方面)存在显著变异,内蒙古种群母体最大,为(63.24±0.82)mm,产仔数最多,为(8.41±0.37)个,而新疆种群母体最小(55.02±0.72)mm,产仔数最少(3.39±0.21)个,一方面原因是不同地理种群对栖息生境中的生态因子选择不同,而外界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影响胎生蜥蜴母体的繁殖输出(包括后代的成活率、大小和数量等);另一方面母体在不同栖息环境、不同环境因子下可以通过行为调节(如生境选择、活动节律等)和生理调节(体温)提高后代健康(大小、形态特征、生长速度和运动表现等方面),使后代得到最大适合度。生活史特征的地理变异是动物对不同区域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对研究胎生蜥蜴卵胎生繁殖方式的形成机制及对寒冷条件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common lizard Zootoca vivipara (Squamata: Lacertidae)
普通蜥蜴 Zootoca vivipara(有鳞目:蜥蜴科)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
DOI:10.3109/19401736.2014.971299
发表时间:2015-03
期刊:Mitochondrial DNA
影响因子:--
作者:赵文阁
通讯作者:赵文阁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生态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扬成;林枢;刘鹏;赵文阁
通讯作者:赵文阁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野生动物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林枢;扬成;赵文阁;刘鹏
通讯作者:刘鹏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动物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宋乔蕊;扬成;刘鹏;赵文阁
通讯作者:赵文阁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四川动物
影响因子:--
作者:朱梦炎;赵文阁;刘鹏
通讯作者:刘鹏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