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分子识别整体柱电色谱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090700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602.环境分析化学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从功能整体柱研制着手,致力于毛细管整体柱电色谱仿生分子识别技术的创新研究。课题针对环境中微量氨基苷类抗生素多残留极性强、高效分离难的问题,首次将仿生分子识别技术引入硅胶整体柱的制备,综合应用分子修饰、配基仿生识别和模板印迹技术,修饰键合16S rRNA生物识别配基和抗生素模板分子,改善硅氧单体表面活性和聚合整体柱微观结构,在整体柱功能化基质内部形成大量与模板分子互补的分子印迹微腔,研制具有纳米孔结构及仿生分子识别功能的新型毛细管电色谱硅胶整体柱,建立仿生分子识别新型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关键技术,解决当前整体柱填料特征分离选择性较弱的技术问题,实现对电色谱分离基质材料和分离模式的技术创新。并以此为技术支撑,建立基于仿生分子识别整体柱的毛细管电色谱技术,致力于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毛细管电色谱仿生分子识别技术的创新研究,为复杂环境中微量极性药残的高效分离提供新模式。拟发表论文3-4篇,专利2项。

结项摘要

项目从“整体聚合柱”-“分子印迹”方面着手,系统展开了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和仿生分子识别作用研究,完成了预期目标。.1.创新研发了系列有机聚合和改性硅胶整体柱,为分子仿生识别研究提供了必备的功能基质制备关键技术。研发了poly(AMPS-co-PETA)亲水整体柱、两性离子整体柱、POSS基硅胶整体柱等新型丙烯酸酯类和有机无机杂化硅胶整体柱,系统研究了整体柱的单体组成、致孔剂比例、交联聚合度对整体聚合材料的形貌、结构、溶胀特性和色谱性能的影响,改善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和柱体微观结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功能整体柱制备关键技术,并系统研究了亲水、亲水-离子交换、多作用混合模式分离机制。已在J.Chromatogr.A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公告了发明专利4项,为分子识别功能整体聚合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关键技术和科学数据。.2、系统研究了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分子仿生识别作用机制。研发了丙烯酸酯基分子印迹仿生识别整体柱多项,研究了聚合条件、模板分子、识别条件对印迹整体柱性能的影响,论证了分子印迹整体柱识别作用的预测性和交互选择性;研发了丙烯酸酯基双功能单体分子印迹整体柱,探索了极性抗生素在分子印迹整体柱上保留行为和功能单体对识别作用的影响,探索了整体柱聚合结构对分子识别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相关成果已在Electrophoresis期刊上发表,为分子仿生识别整体聚合材料研发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数据。.3、创新建立了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毛细管电色谱仿生分子识别技术。基于以上技术,研究了固定相枝化修饰技术,建立了柱上羟基氧化、醛基与胺基缩合技术,修饰键合16S rRNA生物识别配基和卡那霉素模板分子,研制了与氨基苷基团在空间尺寸、结构相近的分子印迹微腔,研发了卡那霉素修饰的仿生分子识别新型毛细管整体柱;研究了毛细管电色谱-电化学联用技术,实现了系列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多组分连续分析,创新建立了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毛细管电色谱分子识别技术。相关技术已在J. Sep. Sci.、Chromatographia 期刊上发表,为微量极性药残高效分离提供了新技术。.综上所述,项目已完成了计划任务。在J.Chromatogr.A, Analyst、Electrophoresis期刊已发表论文15篇,申报了发明专利4项(详见附件),培养博士1名、硕士3名,研究成果良好.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ulfoalkylbetaine-based monolithic column with mixed-mode of hydrophilic interaction and strong anion-exchange stationary phase for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用于毛细管电色谱的具有混合亲水相互作用模式和强阴离子交换固定相的磺基烷基甜菜碱整体柱
  • DOI:
    10.1002/elps.201000264
  • 发表时间:
    2010-09-01
  • 期刊:
    ELECTROPHORESI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Wang, Xiaochun;Ding, Kang;Xie, Zenghong
  • 通讯作者:
    Xie, Zenghong
Novel highly hydrophilic methacrylate-based monolithic column with mixed-mode of hydrophilic and strong cation-exchange interactions for pressurized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用于加压毛细管电色谱的新型高亲水性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具有亲水性和强阳离子交换相互作用的混合模式
  • DOI:
    10.1016/j.chroma.2011.05.052
  • 发表时间:
    2011-07-22
  • 期刊: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Lin, Jia;Liu, Shaofeng;Xie, Zenghong
  • 通讯作者:
    Xie, Zenghong
Analysis of phenolic xenoestrogens by pressurized CEC with amperometric detection
通过加压 CEC 和安培检测分析酚类异雌激素
  • DOI:
    10.1002/elps.200900515
  • 发表时间:
    2010-03
  • 期刊:
    Electrophoresi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Wu Weimin;Yuan Xiaomei;Wu Xiaoping;Lin Xucong;Xie Zenghong
  • 通讯作者:
    Xie Zenghong
Off-Column Amperometric Detection for Pressurized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用于加压毛细管电色谱的柱外电流检测
  • DOI:
    10.1365/s10337-010-1529-6
  • 发表时间:
    2010-03
  • 期刊:
    Chromatographia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Liu Shaofeng;Lin Xucong;Zhang Xue;Lu Haixia;Xie Zenghong
  • 通讯作者:
    Xie Zenghong
Preparation of a neutral porous monolith and its evaluation in pressurized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with neutral and charged solutes
中性多孔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在中性和带电溶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中的评价
  • DOI:
    10.1002/elps.200900669
  • 发表时间:
    2010-05
  • 期刊:
    Electrophoresi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Jia Lin;Jian Lin;Xucong Lin;Xiaoping Wu;Zenghong Xie
  • 通讯作者:
    Zenghong Xie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亲水作用毛细管电色谱分析苷类药物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易姣姣;赵婷婷;林旭聪;朱春玲
  • 通讯作者:
    朱春玲
A polymer monolith for hydrophilic and dynamically surfactant-modified reversed-phase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用于亲水性和动态表面活性剂改性反相毛细管电色谱的聚合物整体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Adv RSC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旭聪
  • 通讯作者:
    林旭聪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林旭聪的其他基金

核酸适体修饰的亲水超高交联整体柱电色谱高效分析痕量双酚A的研究
  • 批准号:
    21277026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