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100磷酸化endophilin-I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机制与应用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100243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负责人:
商秀丽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1901.衰老机制与调控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尚超、王萍、刘华岩、张凤英、刘嘉辉、仇建婷、任桂茹、徐承伟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血脑屏障(BBB)限制大分子药物向脑内转运,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开放BBB能增加大分子药物向脑内转运效率,提高疗效。研究表明Endophilin-I主要参与细胞内吞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endophilin-I能够开放BBB,但其机制不清。此作用和机制研究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拟进一步探讨与endophilin-I互作的蛋白及结合位点,明确其在BBB跨细胞转运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endophilin-I是否通过EGF-ERK信号通路调控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和重分布,明确其在BBB细胞旁途径开放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Sp100是否通过磷酸化调节endophilin-I的活性,影响BBB通透性;最后研究endophilin-I能否切实提高BDNF进入脑组织的效率,并评价其对AD动物的疗效。本研究将为大分子药物转运治疗AD等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途径。
英文摘要
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大分子药物向脑组织的转运,极大的影响了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如何开放血脑屏障,使药物更多的进入脑组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前期的研究证实Endophilin-1可能参与血脑屏障的跨细胞途径。另外,研究显示Endophilin-1的细胞内吞作用可能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与细胞膜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促进EGFR的降解,抑制EGF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EGFR的下游信号通路ERK及JNK通过不同的机制调控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和分布,从而调控细胞旁通透性。而Endophilin-1是否在人脑组织中表达,是否参与调控血脑屏障细胞旁通透性及其机制都尚未见报道。.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构建Endophilin-1的过表达和表达沉默质粒,转染至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构建Endophilin-1过表达和表达沉默的血脑屏障的体外模型。在体外血脑屏障模型上,检测细胞膜表面EGFR的表达,以及细胞内JNK和ERK的活性;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和分布改变;检测血脑屏障细胞旁途径通透性。在体外Endophilin-1表达沉默的血脑屏障模型上,应用通路抑制剂抑制信号分子的活性,再次应用通透性实验检测细胞旁通透性,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和分布改变。.结果显示,Endophilin-1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Endophilin-1参与调控血脑屏障通透性。Endophilin-1调控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及EGFR-ERK及EGFR-JNK通路活性;上述通路抑制剂阻断Endophilin-1沉默导致的通透性下调及ZO-1或occludin表达上调。因此,Endophilin-1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参与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Endophilin-I 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介导EGFR 的内吞和降解,调节EGFR-ERK及EGFR-JNK通路的活化状态,由此调节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调控BBB通透性。综上所述,Endophilin-1过表达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上调,反之,Endophilin-1表达沉默,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下调。.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首次揭示了Endophilin-1调控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可能机制,为开放血脑屏障提供新的靶点,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MOV10结合SNHG1和SCAMP1形成反馈环调控AD血脑屏障通透性和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8187110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6.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8
  • 负责人:
    商秀丽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