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介与货币政策传导——基于中国银行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71273064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54.0 万元
负责人:
牛晓健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G0307.金融经济
结题年份:
2016
批准年份:
2012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姜波克、张徐乐、徐明东、张卫平、储峥、陶凌云、何文忠、刘奕佚、裘翔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课题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主线,从贷款方资产负债表和DSGE模型构建两个角度出发,研究货币政策通过银行贷款渠道、银行资本渠道、风险承担渠道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结合中国发展加转型特点,探索加入金融部门的DSGE模型,研究金融中介部门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有以下三个特色:(1)从银行业新商业模式和行业信贷需求异质性等方面完善和推进了银行贷款渠道在中国有效性的实证研究;(2)利用预期违约概率、泰勒规则残差估计等方式解决了风险承担渠道检验中的识别问题,揭示了风险承担渠道在中国的传导机制,并据此为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和监管体制提供相应建议;(3)在当前包含金融部门的DSGE模型基础上,根据中国银行业的特点在模型构建上有所创新,并填补金融部门关键参数校准的空白。
英文摘要
This task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enders' balance sheets and DSGE framework. We comb the researches about bank lending channel, bank capital channel, risk-taking channel and DSGE models with financial sectors and incorpo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on conventional monetary transmission. We exhaust to contribute to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n three dimensions: Frist, we perfect the empirical researches of bank lending channel in China from the angles of new business model of banking sector, heterogeneity of credit demand in industry-level, and so on. Second, we introduce some methods such as expected default probability and estimated residuals of Taylor rule to cope with endogeneity problems in examining risk-taking channel. Thus, we are able to understand better of this mechanism and provide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macro-prudent monetary policy and supervision. Third, we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DSGE models with financial sector according to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bank industry and make relevant calibrations.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央行货币政策实施是主要依据,课题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主线,研究货币政策通过银行贷款渠道、银行资本渠道、风险承担渠道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基于FAVAR方法提供的大量宏观信息对货币政策与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发现信贷传导渠道比货币传导渠道更为有效;结合中国发展加转型特点,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模型进行理论分析,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处于垄断竞争的环境中,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机制对银行信贷增速的影响机制,发现日趋激烈的竞争业态会弱化银行贷款机制的有效性;探索了认为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政策对于国家经济的协调有序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会导致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各地区中产生差异化的效果;验证了低利率的政策环境会催生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极易滋生系统性风险且难以化解;通过对中国超过100家银行的实证检验,发现中国银行业整体“风险承担效应”的影响要超过“成本效应”,导致随着期限错配风险的增加,商业银行净利差反而会缩小。在DNK-DSGE框架下引入了包含影子银行的金融中介体系,将影子银行视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体系在高风险领域的延伸,发现影子银行在对传统间接融资体系形成有益补充的同时,也在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课题研究的结论对于理论界有显著的文献增加值,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同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和监管体制提供相应建议,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1
期刊:统计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牛晓健;陶川
通讯作者:陶川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时代金融
影响因子:--
作者:王娟;牛晓健
通讯作者:牛晓健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金融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牛晓健;裘翔
通讯作者:裘翔
DOI:--
发表时间:--
期刊:金融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裘翔
通讯作者:裘翔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金融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牛晓健;裘翔;王全
通讯作者:王全
流动性压力、信息交互与价格联动—基于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多层复杂网络的风险交叉传播机制与控制修复策略研究
  • 批准号:
    7187303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48.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8
  • 负责人:
    牛晓健
  • 依托单位:
基于耦合网络的"企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播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
  • 批准号:
    7157305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48.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5
  • 负责人:
    牛晓健
  • 依托单位:
资本外逃及其逆转:基于中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批准号:
    7060300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7.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6
  • 负责人:
    牛晓健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