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尺度看过去几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南海北部周边陆地植被生态系统自然动态与全新世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7742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3.第四纪环境与环境考古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Earth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during which the vegetation was sensitive to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s and varied dramatically. However, during the recent warm period (Holocene), human may have greatly influenced the natural evolution of the vegetation. In this project, we are going to analyze the pollen assemblages in the marine sediments of the core GeoB16602, which covers the past 5-6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since MIS 13). Based on the detailed palynological results, the palaeoveget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lands may be reconstructed, and the variations between the glacials and the interglacials, and between the different cycles will be compared so that we may find out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that caused the changes of the climates and the vegetation, and identify the possible impacts of the humans on the natural evolution of the vegetation. The results may provide good clues for the possible future changes.
第四纪全球经历了多次冰期-间冰期旋回,在这些旋回中,植被的变化是最显著与敏感的,而在全新世还受到急剧加强的人类活动的影响。本项目通过对南海北部大洋钻探采得的连续长时间尺度(MIS13以来)的海洋沉积钻孔GeoB16602中的陆地植物孢粉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对于过去5-6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北部周边陆地的植被随气候环境变化的自然演化过程进行详细的恢复与比较,理解这些旋回过程中气候变化对于植被演化的影响,以及以植被为主的陆地生态系统如何因应气候冷暖的转换及海-陆间如何互相影响与协同演变等。通过多个旋回规律的研究,可以从中找出生态系统不受人类影响时的自然演化系列以及最近一个旋回中人类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强度,为我们提供理解过去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环境变化的机理的信息,并为未来全球变化过程中地球系统可能产生的变化和人类可以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提供有益的依据。

结项摘要

本项目旨在根据海洋沉积中的孢粉等材料推断第四纪期间过去几个冰期-间冰期旋回过程中南海区域的植被演化的规律,并比较和分析在这些旋回中陆上植被的演变及海陆协同变化的机制,并试图分辨出人类活动在最近的间冰期中的影响幅度,从中获取冰期-间冰期旋回过程中生态环境演变的自然驱动力与人类活动在最后间冰期的可能影响力,从而为未来全球演变的趋势与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提供有益参考。 . 研究计划中从系统观测与分析南海北部花粉来源及海洋中传播途径入手,利用所取得的对海洋花粉来源及对陆上环境的反映的认识,应用于沉积物中保留的孢粉组合,从而对长时间尺度的环境进行可靠的恢复。对于现代孢粉的观测与分析,完成得比较顺利与完整,我们分别从陆上(华南及南海南部的马来西亚)与海洋上(国家基金委2020年10月南海航次)采集了陆上表土、海洋底部表层沉积物及收集空气中、表层海水中的孢粉进行了分析,更加深入与系统地理解了南海区域的孢粉来源区与搬运、沉积规律,以及海洋孢粉对于周边区域植被的折射情况,为后来的数据解释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植被的演变,基本完成了过去三个完整周期(MIS-7期以来)的分析与解释,计划中的更早两个周期(MIS-11至MIS-8)的分析相对滞后与粗略,但也有了框架性的理解,尤其是对于间冰期(温暖期)的理解比较深入。对于过去的研究,我们是期望能够对于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预见性的认识。在这方面我们已取得比较好的数据,对于当前的气候暖化与海平面上升对于沿海区域,尤其是海岸环境(如红树林与盐沼环境),的演变与可以采取的未来防护措施提供了有益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oexistence of savanna and rainforest on the ice-age Sunda Shelf revealed by pollen records from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南海南部的花粉记录揭示了冰河时代巽他陆架上稀树草原和雨林的共存
  • DOI:
    10.1016/j.quascirev.2022.107947
  • 发表时间:
    2023-01-05
  • 期刊: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Cheng,Zhongjing;Wu,Jiawang;Weng,Chengyu
  • 通讯作者:
    Weng,Chengy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末次盛冰期以来菲律宾南部气候变化的孢粉记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olfgang Kuhnt;边叶萍;翁成郁;翦知湣
  • 通讯作者:
    翦知湣
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的孢粉分布及其传播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戴璐;翁成郁;陆钧;刘元兵
  • 通讯作者:
    刘元兵
孢粉稳定碳同位素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第四纪地质与海洋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翁成郁;边叶萍
  • 通讯作者:
    边叶萍
西太平洋海域花粉传播观测及其在东亚季风研究中的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戴璐;翁成郁
  • 通讯作者:
    翁成郁
新疆罗布泊45 ka BP以来沉积物粒度敏感组分记录的区域沙尘活动历史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学前缘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翁成郁;王磊;郭胜;章陶亮
  • 通讯作者:
    章陶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翁成郁的其他基金

南海演变过程中海洋花粉沉积和南海周边地区的环境演变历史
  • 批准号:
    91028010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根据深海钻孔中的花粉重建中国东南沿海和大陆架在冰期时的植被类型和季风气候特征
  • 批准号:
    40771072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4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