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燃料电池内部传递机理与强化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51676004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8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E0607.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
- 结题年份:2020
- 批准年份:2016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7-01-01 至2020-12-31
- 项目参与者:李艳霞; 侯俊先; 刘宁; 李丽艳; 武洪强; 周宇; 付维娜; 陈稳稳; 郑富伟;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 generate electricity by converting biomass or organic matter directly into electric energy using microorganisms, which are of extensi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biomass conversion, etc. The project aims to solve MFCs’ low power output density and poor dynamic properties by investigating their internal mass and other transport phenomena related fundamental problems. (1) Investigation of mass transfer processes within microbial films and that between microbial films and substrate solution and/or electronic mediator to establish kinetic and dynamic model for microbial film growth and in-microbial-film mass transport and enhancement theory describing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of the in-microbial film and the substrate solution mass transfer, reaction rate and electron transfer rate; (2) Establishment of unsteady-state, trans-scale, 3D physical mathematical models with the full consideration of bioprocess, electrochemistrical process, mass (substrate, oxygen, proton, ion and electron) transfer and their computational methods; (3)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high-performance anodes and new anode and cathode modification methods reducing overpotentials. These problems are not only important for MFC application, but also for establishing momentum, energy and mass transport theory for multi-physics systems.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利用微生物将生物质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MFC功率密度低、动力学性能差这一制约其应用的瓶颈问题,重点对MFC的内部传递现象展开研究:(1)研究微生物膜内部及其与溶液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建立微生物膜动力学模型及产电微生物膜动力学、质量传输与强化理论,确立液相到微生物膜及微生物膜内部传质、反应速率和电子传递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2)建立综合考虑生物过程、电化学过程、质量(底物、电子中介体、氧气、质子、离子和电子)传输过程、生物膜生长动力学过程、能够给出产电微生物膜内部特性参数时空分布的非稳态跨尺度三维数学物理模型,并建立相应的求解方法;(3)研发高性能三维电极并建立新的、有效的电极修饰方法以减小阳极的活化过电势。通过以上三个方面问题的研究,不仅为解决MFC应用的瓶颈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发展复杂多物理体系中动量、质量与能量传递理论也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利用微生物将生物质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针对MFC功率密度低、动力学性能差这一制约其应用的瓶颈问题,重点对MFC的内部传递现象按照项目《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和计划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搭建了MFC系统性能与过程测试试验台,实现了对MFC的性能和内部产电、微生物过程、传质过程的定量分析与测试;(2)对阳极生物膜内的电荷与质量传递过程及调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产电生物膜生长对电荷和传质的影响规律;(3)采用微电极探针测得了产电微生物膜内pH值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产电微生物膜的方法;(4)创新性地提出在MFC底物中添加有机可降解添加剂以改善MFC产电性能的方法。(5)建立了含生物膜的空气阴极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了生物膜及厚度增长对MFC阴极质量传递、极化过电位及产电性能的影响。(6)借助最新材料及制备技术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等表面修饰技术和3D打印技术,研究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的MFC三维电极(包括阳极和空气阴极)并建立新的、有效的电极修饰方法,减小了活化过电势,全面增强了电极的导电性、提高其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并改善了其生物相容性。.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被SCI检索的9篇,被EI检索的3篇);作为第二完成单位、以第4和第6完成人与重庆大学共同申请、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作为重要支撑材料之一的“多场耦合能质传递强化及调控理论与方法”项目获教育部2019年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负责人刘中良入选2019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培养博士2人,硕士学位研究生3人。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6)
专利数量(0)
High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chieved by depositing rGO@MnO2 composite catalysts on three-dimensional stainless steel fiber felt for preparing the energy-efficient air cathode in microbial fuel cells
在三维不锈钢纤维毡上沉积rGO@MnO2复合催化剂实现高发电,用于制备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节能空气阴极
- DOI:10.1016/j.energy.2021.119971
- 发表时间:2021-02-04
- 期刊:ENERGY
- 影响因子:9
- 作者:Chen, Wenwen;Liu, Zhongliang;Zhu, Xun
- 通讯作者:Zhu, Xun
二硫化钼纳米片用于修饰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研究
- DOI:10.16796/j.cnki.1000-3770.2020.02.010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水处理技术
- 影响因子:--
- 作者:娄晓歌;刘中良;陈稳稳;邢晓晔;廖强;朱恂
- 通讯作者:朱恂
尿液微生物燃料电池泡沫金属阳极性能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化学与生物工程
- 影响因子:--
- 作者:周宇;刘中良;李艳霞;侯俊先
- 通讯作者:侯俊先
Carbon nanotube sponge 3D anodes for urine-powered microbial fuel cell
用于尿液驱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碳纳米管海绵3D阳极
- DOI:10.1080/15567036.2017.1339220
- 发表时间:2017-07
- 期刊:Energy Sources, Part A: 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 影响因子:--
- 作者:Zhou Yu;Hou Junxian;Chen Wenwen;Liu Zhongliang
- 通讯作者:Liu Zhongliang
Modification of the anodes using MoS2 nanoflowers for improving microbial fuel cells performance
使用 MoS2 纳米花对阳极进行改性以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性能
- DOI:10.1016/j.cattod.2019.11.029
- 发表时间:2019-11
- 期刊:Catalysis Today
- 影响因子:5.3
- 作者:Xiaoge Lou;Zhongliang Liu;Junxian Hou;YuZhou
- 通讯作者:YuZho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不同有机厩肥输入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土壤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中良;宇万太;周桦;马强
- 通讯作者:马强
有限小空间内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实验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工程热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广孟;刘中良;王晨
- 通讯作者:王晨
高压扩散燃烧器在增压浸没燃烧汽化系统中的应用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宫小龙;刘中良;江瀚;张建;李清方
- 通讯作者:李清方
天然气管道泄漏速率的确定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化工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皆腾;刘中良;张建;孙晓春;罗志云
- 通讯作者:罗志云
冷表面上过冷状态的水滴冻结过程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工程热物理学报,即出,2007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皆腾;刘中良;勾昱君;张新华
- 通讯作者:张新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刘中良的其他基金
自然对流条件下深冷表面上结霜现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0
- 资助金额:58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复杂微细结构内沸腾-凝结耦合相变传热传质机理及应用研究
- 批准号:51076004
- 批准年份:2010
- 资助金额:4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多组分凝结气体超音速流动与传热传质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批准号:50676002
- 批准年份:2006
- 资助金额:28.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外电场作用下低能冷表面上凝华成霜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批准号:50376001
- 批准年份:2003
- 资助金额:25.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