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促生土著链霉菌的人工改良以增强其杀线虫活性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70007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4.微生物遗传与生物合成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cause serious crop losses worldwide and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ests. Soil microorganisms have gained broad attention as its potential to b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gents to control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Streptomyces rochei D74, isolated from the soil in western China b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exhibits prominent plant grow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effects on crops including maize, melon and konjak. Borrelidin, the macrolide secondary metabolite, was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with nematicidal activity from the fermentation broth of D74. We have already established the efficient DNA transformation and 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system for D74. Heterologous DNA can be stably integrated at the phiC31 attB site on the chromosome of D74. Because nematodes can easily obtain resistance to pesticides, using microorganisms producing multiple nematicidal compounds will facilitate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Avermectins are known to be excellent anthelmintic agents with good potency and broad spectrum of activity against a variety of nematodes and anthropod parasites and a low level of side-effects on mammals. In this project, based on our advantages in DNA recombineering, we will engineer indigenous bacteria to produce multiple nematicidal compounds by introducing the avermectins biosynthetic pathway into Streptomyces rochei D74. This will enhance the nematicidal activity of indigenous bacteria and achieve to effectively control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through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highly effective compounds in soil.
植物病原线虫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利用土壤微生物防治线虫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生物防治方法受到人们的重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我国西部土壤中分离筛选的娄彻氏链霉菌D74对玉米、魔芋和甜瓜等农作物具有显著的防病促生功能,而且D74能够产生杀线虫大环内酯类次生代谢产物-borrelidin。本课题组已经建立了D74的高效外源DNA转化技术和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能使外源DNA稳定地整合到染色体的phiC31 attB位点上。鉴于线虫很容易获得抗性,使用能够产生多种杀线虫化合物的微生物更有利于线虫病害的防治。阿维菌素是由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的高效、广谱的农畜两用生物杀虫剂,对多种植物病原线虫都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本项目基于本课题组在DNA重组工程技术上的国际领先优势,拟实现阿维菌素在D74中的异源表达,人工构建高效线虫病害防治土著微生物,实现高活性化合物在土壤中的持续释放,以达到经济有效地防治线虫的目的。

结项摘要

利用土壤微生物防治线虫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生物防治方法受到人们的重视。鉴于线虫很容易获得抗性,使用能够产生多种杀线虫化合物的微生物更有利于线虫病害的防治。娄彻氏链霉菌D74对农作物具有显著的防病促生功能。阿维菌素是由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的生物杀虫剂,对多种植物病原线虫都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本项目拟实现阿维菌素在D74中的异源表达,人工构建高效线虫病害防治土著链霉菌。首先将阿维菌素原始基因簇导入D74中实现了异源表达。为了提高阿维菌素产量,将阿维链霉菌的四个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基因克隆到D74中,结果使阿维菌素杀线虫活性最高组分B1a的产量提高了1.5倍,达到了30μg/L。为了重构阿维菌素基因簇,进一步提高其表达量,我们开发了高效DNA组装技术,能精准拼接>13个高GC含量DNA片段。成功对阿维菌素基因簇进行了重构,使所有基因均受到链霉菌强启动子的控制,但重构基因簇失去了合成阿维菌素的能力。初步分析原因可能是在重构基因簇中,聚酮合酶中最大的666 kDa AveA2蛋白基因被链霉菌启动子转录,对克隆宿主大肠杆菌产生毒性,导致大肠杆菌对其突变,使其丧失功能。接下来我们尝试利用在大肠杆菌内无活性的链霉菌强启动子来驱动聚酮合酶的表达,以期进一步提高阿维菌素在D74中的产量。由于目前阿维菌素在D74的产量太低,我们未测试工程菌杀线虫活性、工程菌抗线虫病害盆栽试验以及工程菌遗传稳定性试验。此外,我们还测试了多杀菌素高效基因簇在D74中的异源表达,结果D74重组菌株的多杀菌素产量比白色链霉菌J1074低10倍,这说明作为野生土著链霉菌D74表达表达聚酮类天然产物的能力较弱,很可能是其基因组上含有较多内源性聚酮基因簇导致的。接下来,我们计划敲除D74基因组上的聚酮基因簇,评估其作为聚酮类天然产物表达宿主的潜力。以期将娄彻氏链霉菌D74开发为阿维菌素表达的优良宿主,将其用于线虫病害防治。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Recombineering for Genetic Engineering of Natural Product Biosynthetic pathways
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基因工程的重组工程。
  • DOI:
    10.1016/j.tibtech.2019.12.018
  • 发表时间:
    2020-07-01
  • 期刊: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17.3
  • 作者:
    Abbasi, Muhammad Nazeer;Fu, Jun;Li, Aiying
  • 通讯作者:
    Li, Aiying
In vitro Assay Revealed Mismatches between Guide RNA and Target DNA can Enhance Cas9 Nuclease Activity
体外实验显示向导RNA和靶DNA之间的错配可以增强Cas9核酸酶活性
  • DOI:
    10.2174/2210298101999200907161320
  • 发表时间:
    2020-09
  • 期刊:
    Current Chinese Scienc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Ji Luan;Zhen Li;Hailong Wang;Jun Fu;Youming Zhang
  • 通讯作者:
    Youming Zhang
Enhanced Heterologous Spinosad Production from a 79-kb Synthetic Multioperon Assembly
增强 79-kb 合成多操纵子组装的异源多杀菌素产量
  • DOI:
    10.1021/acssynbio.8b00402
  • 发表时间:
    2019-01-01
  • 期刊:
    ACS SYNTHETIC BIOLOGY
  • 影响因子:
    4.7
  • 作者:
    Song, Chaoyi;Luan, Ji;Wang, Hailong
  • 通讯作者:
    Wang, Hail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CEEMDAN-小波包联合降噪的优化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爆破器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海龙;李帅;赵岩;王晟华
  • 通讯作者:
    王晟华
采动覆岩涌水溃砂灾害模拟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惟嘉;王海龙;陈绍杰;李金平
  • 通讯作者:
    李金平
面向大数据定价的委托拍卖方案
  • DOI:
    10.3969/j.issn.0372-2112.2018.05.01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电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尹鑫;田有亮;王海龙
  • 通讯作者:
    王海龙
基于改进LinkNet的寒旱区遥感图像河流识别方法
  •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22.07.022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农业机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瑜;王海龙;苑玉彬;梁丽;张泓国;王霖
  • 通讯作者:
    王霖
弯曲荷载作用对混凝土氯离子侵蚀影响
  • DOI:
    10.13905/j.cnki.dwjz.2015.06.011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低温建筑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海龙;张晓龙;俞秋佳;孙晓燕
  • 通讯作者:
    孙晓燕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